前言
大家在開發中都遇到過這樣的場景,A界面進入到B界面后(B被A界面pop、modal,甚至是多級pop),在B界面進行了一些操作返回對A界面進行刷新操作.
例如:
- 訂單詳情進入付款界面后支付完成后返回對訂單狀態進行刷新.
- 對個人信息進行設置或者編輯,對硬件設備進行配置時,點擊若干個"下一步",最后點擊完成時回退若干個界面進行刷新.
- 更復雜的跨界面刷新請求
這些都是開發中非常常見的需求,用通俗的開發術語來講,就是VC間的逆向傳值
.實現逆向傳值
的方式有很多種,通常使用delegate
,block
,通知
等方式.
但是開發中,更多的時候B界面所產生的行為,并不會立即作用在A界面的變化上,而是需要在A界面顯示的時候,進行網絡請求或者界面更新,增強與用戶交互的效果.通常我們會設置一個實例變量標識是否應該刷新,在viewWillAppear
中對該值進行判斷,根據判斷結果,再進行網絡請求,或者界面的更新.不管對于任何方式的傳值而言,這樣的處理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實際開發的APP中,特別是電商一類的應用,狀態的流轉刷新非常的多,為了減少delegate
和block
方式下繁瑣的相似代碼的編寫,通知
在這種情況下成為更好的選擇.而在對通知
的接口進行了一層抽象之后,將會使得項目的接口更加簡潔統一.同時,有了AOP
之后,我們還能移除用來標識是否刷新的實例變量,和執行方法的方法名編寫,簡直是懶人之福啊??.最終我們希望調用接口的時候是這樣的:
A界面下注冊通知和設置回調:
[self subscribe:@"NotificationA" onSelector:@selector(viewWillAppear:) withOptions:YHDeferredOptionsAfter handler:^(id data){
// 接受到NotificationA ,并且在viewWillAppear:之后,會調用這個handler
// 最后別忘了在dealloc中移除觀察者
}];
B界面下發出通知:
[self publish:@"NotificationA" data:object];
本文實現的工具YHDeferredNotification
,其原理是在NSNotificationCenter
與發布者/訂閱者
之間增加一個中間者,對接受到的通知進行"緩存",然后利用AOP
,攔截訂閱者
特定的方法(例如viewcontroller
的viewWillAppear
方法),在該方法前后對"緩存''的通知內容進行調用,達到將通知的內容延遲到特定時機執行的效果.
利用AOP攔截方法
AOP
全稱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即面向切面編程
,平常我們經常使用的method swizzling
,就是AOP
的一種實踐.之所以選擇Aspects
作為實現AOP
的框架,是因為該框架的實現相對優雅,API設計也十分簡潔精煉.AOP
雖然功能非常強大并且實用,但是也會降低項目的健壯性.而Aspects
將這種弊端降到了最低,它通過動態新增一個類來將額外的業務邏輯通過關聯對象的形式綁定在新增類身上,其思路與蘋果原生的KVO
類似,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避開新增的業務邏輯對原生類的"污染".這也是Aspects
比大部分method swizzling
實踐更為優秀的地方.關于Aspect
的源碼解析這篇文章寫的比較好.
開源庫參考
- (void)subscribe:(NSString *)eventName onSelector:(SEL)selector withOptions:(YHDeferredOptions)option handler:(YHHandler)handler;
- (void)publish:(NSString *)name;
- (void)publish:(NSString *)name data:(id)data;
- (void)unsubscribe:(NSString *)eventName;
- (void)unsubscribe:(NSString *)name selector:(SEL)selector;
- (void)unsubscribeAll;
我參考了一款名為GLPubSub的開源庫,借鑒了它對接口的命名,對NSNotificationCenter
進行了一層封裝.與之不同的地方在于,我在觀察者
和通知中心
之間增加了一個中間類,將通知信息緩存
在該類身上,而不是綁定在觀察者本身.
Aspects存在的問題
談到iOS的AOP
實現,Aspects
一直是許多人的首選框架,很多朋友用它來剝離埋點代碼,或在一些原生基類中做一些全局性的布置.可以說Aspects
正如它的描述(A delightful, simple library.
)一般,讓我們完成在原有的框架體系下難以完成的一些簡單的業務.
但我在構建這個工具的時候,因為Aspects
本身的bug遇到了不少的問題.首先Aspects
的作者已經將近兩年沒有更新了,在項目的github頁面,我們可以看到有一堆的pr
和issues
.其中#91所提到的問題便是工具中遇到的問題,另外還有一個bug是通過我自己添加代碼解決的.所以說demo
中的Aspects
并不是原生的Aspects
.
雖然Aspects
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并且作者似乎已經"棄坑"了,但對于一般的簡單需求例如剝離埋點,在基類做一些簡單method swizzling
而言,這些bug并不會困擾到你.
更多細節,請看demo,歡迎提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