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學第一天,不出意外地疲憊不堪,卻有了一個小小的插曲。
下午旭哥照樣是在我辦公室寫作業,寫到七點多回家吃飯。磨磨蹭蹭就8點多了。旭哥開始做剩下的部分作業。結果剩下的作業看似容易,實際上很費時間。一個是語文課文背誦;一個是英語音標認讀。這兩項暑假里他都沒有進行預習,因此做起來有點困難。
跟著視頻學了半天的音標認讀,還是沒有掌握。眼看時間過去了大半,語文課文背誦還沒有進行,旭哥開始焦慮。放下音標,開始背課文。
此時,爺爺奶奶爸爸都已經上床了。他還在拿著課文努力背誦。在背了幾遍以后,自己感覺差不多了,讓我檢查。我一聽,內容有很多地方不準確,我一提醒,他就著急。再后來我忍著沒說,怕他再崩潰。
好不容易弄完兩個作業,我關燈上床準備睡覺。旭哥愣愣地站在床邊,也不走,也不說話。宇哥說,哥哥是個雕塑。
不一會兒,這個雕塑終于動了,掀開蚊帳就往我們床上鉆,躺在床上一聲不吭。他此時的心情應該是烏云密布,隨時都可能大雨傾盆。
我本來是想把他趕到自己房間睡的,一看不對勁,就改口到“旭哥,過來媽媽摟著。”旭哥沒吭聲,大概以為我叫錯了。宇哥倒是說話了“媽媽你叫誰?叫旭還是宇?”他以為我真的喊錯了。我肯定的說“我叫的是哥哥。”
旭哥聽到這話,一邊委屈的哼哼,一邊撲進我的懷里。我抱住他,輕聲問“背不過,很著急嗎?”旭哥哼唧了一聲,表示同意。
我說,不用著急,你暑假里沒有預習,現在背起來肯定很困難。今天背的差不多了,明天早上鞏固一下就背的很熟練了。
我又問:你知道出現今天這樣的結果的原因是什么?
旭哥說,是因為暑假里沒有預習。
那怎么辦呢?我又問。
旭哥說,下次要在暑假里提前預習。
我說,那就是明年的事了。這個學期的內容怎么辦?
旭哥沒有吭聲,他也不知道怎么辦。
我說,找時間自己提前預習呀。
安撫了半天,旭哥的心情陰轉多云。我說,回你房間睡覺去吧。旭哥爬起來,心里還是有些挫敗,小聲嘀咕著,開學第一天作業就做到十點多。
我說,開學第一天還不太適應,慢慢地就會越來越順利的。
孩子走后,我反思自己的行為。一開始因為他的情緒不穩定,我也有點生氣,但是好歹及時調整了自己的情緒。
孩子雖然因為自己作業做到太晚而焦慮,但是我知道他是一個非常認真的孩子,對自己要求比較高,老師的任務是一定會不折不扣完成的。可能完成的方法不夠好,但是標準一定很高。所以我不能再批評他了。
他做完作業,心情郁悶,肯定是希望從家長這里得到幫助的。幸好我沒有因為他想在我房間睡而隨意粗暴地把他罵走。他此時是想要從媽媽身上汲取能量來對抗自己的不良情緒。我把他摟在懷里,讓他得到充分的能量補充,不僅疏散了自己的不良情緒,而且能夠反思出現問題的原因,最后調整好情緒自覺回去睡覺。
有時候我們作為家長,真的需要靜下心來看看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他想要表達的訴求,而不是一味地指責批評。父母應該是孩子能量的源泉,而不是禁錮孩子的銅墻鐵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