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把習得性無助(無力感)轉化為樂觀積極、堅韌頑強的習得性有助、習得性上進、習得性幸福有力。
昨晚下班回家路上,又碰見樓上鄰居夫婦,第一時間激起我內心的無限反感和厭惡,我真心覺得對方就是一坨惡心無比的“垃圾”。這家人長年累月在樓上制造了無數噪音,害得我活活受了五年活罪、整天沒辦法休息好。幸虧岳父母最終同意跟我換房,才徹底解決了這個噪音難題。
今天早上醒來照例在床上靜靜躺著,做了大概半小時正念冥想。每次做正念冥想、通過深呼吸這個“錨定點”仔細覺察身體感受,我都能清晰感覺到身體在不停地害怕發抖,感覺兩條胳膊就像被困住,像石頭一樣僵硬固化,根本就抬不起來,我知道這是因為自我內心深重的習得性無助感在作祟。
這么些年,我自己一直深受內心深處習得性無助感(無力感)的困擾;表現在具體行為層面就是,我一直在瘋狂地試圖用強迫完美主義的心理防御方式與行為模式,來防御、隔離、逃避內心這種深重難受的無助感、無力感,而一旦有時防御失效,自我立刻就會掉入深重的無助感心理黑洞旋渦中痛苦焦慮、無法自拔。
平時生活中的習得性無助感
?
平時生活中,我特別害怕街上、公交車、辦公室、以及家里的門把手、桌椅、床鋪上的細菌、臟污等,很多時候我明明知道這些所謂細菌都是自己想象出來的,或者即使真有細菌、臟污一類的東西沾到身上、黏到手上也沒事,但就是控制不住地焦慮害怕,仿佛覺得一旦沾上臟污就再也洗不掉、去不掉的感覺(深重習得性無助感的表現),為此就必須通過反復洗手等強迫儀式行為來隔絕這種內心沖突與焦慮痛苦。
日本心理學家岡田尊司說過,那些深陷強迫神經癥狀的人,內心通常都有著深重的習得性無助感(無力感)。一方面他們在無意識內心深處認定自己虛弱無助、弱小無力,而另一方面在意識層面他們又無法接受自己的無助弱小,于是就只能豎起強迫完美主義的心理防御盾牌,通過不停實施強迫行為、完美主義生活習慣來防御、隔絕、逃避潛意識層面的弱小無助感受,從而造成了意識層面與潛意識層面持續不斷的激烈沖突,導致患者不停陷入痛苦焦慮泥淖中無法自拔。
二十多年來,我就一直無意識地生活在強迫完美主義的心理惡習之中,期望用這種強迫完美主義的生活方式,來隔絕弱小無助的真實內心感受;同時更渴望通過長年累月的強迫完美主義的過度努力、過度拼搏來尋求所謂人生美好幸福,顯然這只能是緣木求魚、南轅北轍。無意識地用強迫完美主義的心理盾牌及行為模式,不停隔絕、逃避真實內心,只能導致越來越嚴重的內心激烈沖突與外在生活矛盾吧。
日常工作上的習得性無助感
?
我是從2001年中專畢業就參加工作的,截止目前當打工人也快20年了,可以說是一事無成、只能勉強糊口而已。在這期間曾經歷了兩次非常嚴重的職業挫折與失敗,當然其他小的失敗那更是不計其數,而這一切的背后,都是源于自我內心深處深重的習得性無助感(無力感)在作祟。
我記得是2007年國慶節前后,經老同學介紹,我成功應聘進入一家雜志社當編輯,這份工作我非常喜歡,因為我平時就喜歡看書寫點東西之類,于是就非常上心地付出十二分心力想要把它干好。剛開始由于工作勤奮努力,我很快干出成績,獲得領導欣賞和表揚。但由于我的強迫完美主義的心理惡習,平時根本就不懂得放松休息,一門心思、一根筋地扎進工作中,白天上完班晚上還命令自己必須繼續看業務書籍數小時,周末也不放松,要么加班要么看書學習,不停努力、不停拼搏——過度努力導致的結果當然不是工作越干越好,而是越干越糟、工作狀態越來越差,我的心理壓力也越來越大。
彼時我更加不懂得應盡量放松、及時調整心態,而是愈加逼迫自己過度努力、愈加在強迫完美主義的心理逼迫下瘋狂投入心血,導致的結果就是,僅僅干了兩年我的身體就累垮了,工作更是越來越一塌糊涂。可能是出于自我保護的直覺吧,趁著2009年國慶節放假前夕,我只能主動辭職走人,我知道自己這種強迫完美主義的工作方式,最終不但無法真正干好工作,再堅持下去還會把自己逼入絕境。而我之所以一味執著堅守強迫完美主義工作習慣,不懂變通、不知休息,其根源就在于企圖通過這種完美付出、過度努力來無意識地防御內心深重的無力感與無助感。諷刺的是,我越是想要防御、逃避、隔絕真實內心,最終越是驗證了內心的無助感與無力感。
機緣巧合,2010年經親戚介紹,我又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好工作,彼時我又習慣性地陷入了強迫完美主義的心理陷阱,在工作中瘋狂努力、瘋狂用功,一周七天我恨不得都扎在辦公室,晚上不回家住在單身宿舍繼續看書學習,反正就是百分之二百地付出心血、期望把工作干到完美。剛開始我的付出確實很快就取得了工作成績,也獲得了領導認可與表揚。但僅僅經過兩年奮斗(又是兩年),我就因為領導上不同意自己的某些工作方案,而在內心感受到了非常嚴重的挫敗感。
這種挫敗感就像一根針一樣,輕易就刺破了我兩年來辛辛苦苦構建的強迫完美主義的心理盾牌,于是當時我感覺內心一下子就跌入了深重無助感與無力感的深淵,我感覺這一切工作都毫無意義,渾身充滿了無力感與倦怠感。當時我就像2009年那次工作失敗一樣,只想著趕快辭職趕緊走人。我根本就沒意識到,其實我的這次工作失敗,其內在邏輯和根本原因,與2009年那次職業失敗是一模一樣的——都是高高豎起強迫完美主義的心理盾牌和采取過度努力的工作方式,而一旦遭遇到某些工作挫折,這盾牌就會瞬間破碎,我自己內心就會瞬間跌入深重的無助感、無力感和倦怠感的心理深淵,為了盡快逃避這種內心不良感受,我就只能一味耍性子立馬辭職、尋求解脫。
社會互動與人際交往中的習得性無助感
?
我認為,不管是平常生活還是日常工作中的習得性無助感,本質上都是源于社會互動與人際交往的無助感(無力感)。我內心深處的這種不良感覺,其根源還在于童年原生家庭的養育方式,讓我從小就形成了跟人打交道時無意識層面深深的無力感與無助感。這種固著于無意識層面的無助感與無力感,讓我深深覺得自己根本無力控制自己的人際互動交往,只能聽憑他人擺布而痛苦不堪,但又無可奈何、無法擺脫。
我記得第一次深度覺察自我內心深處這種與人交往的無助與無力感的機緣是,當時我跟老婆大人剛結婚不久,我發現每次跟老婆家人尤其是她家長輩談話溝通時我內心都會非常壓抑不開心。事后細細分析并非是人家說的有啥不對,而是因為我跟長輩談話時內心就會奇怪地泛起一種深深的無力感,仿佛不由自主地覺得我一切都得聽對方的,不管我說什么意見對方都不會采納,我只能非常被動、非常被迫的屈從于對方,舍此別無他途。
這種感受恰恰就來源于小時候我跟我媽相處時的心理模式繼承吧。由此,我一下子就想通了、洞察到了自己的內心深處習得性無助感(無力感)的心理根源。再聯想到平時工作中跟領導等權威人物打交道,我也是一度戰戰兢兢,下意識地一切都只會乖乖聽領導的,即使自己在工作中有不同意見,也不敢表達。這種畏縮退讓的人際溝通習慣,本質上正源于我自己內心深處深深壓抑的習得性無助感(無力感)。小時候我媽在養育我過程中,一味強力控制我、讓我乖乖聽話,無形中壓抑了我自己的自由成長天性,從而導致自己在與人互動溝通時,也只會下意識地乖乖聽話這一種溝通方式。
但我肯定不甘心一味乖乖聽話,我內心的獨立自由意志是天生的、是無論如何也壓抑不住的,乖乖聽話與彰顯獨立自由意志之間的天然矛盾,必然引發內心激烈無盡的心理沖突,進而導致自己在與人互動時無意識層面深深的無助感與無力感,以及在工作、生活中無意識層面深深的無助感與無力感。這一切都在不停腐蝕我的人生,折磨我的心靈,讓我活得焦慮壓抑、進退失據。
那么以后該怎么辦呢?光怨恨原生家庭有啥用!其實解決方法很簡單,那就是一方面對自我內心保持正念覺察,深深覺察體味內心深處深重的習得性無助感、無力感,覺察它、接納它、擁抱它;另一方面帶著這種對內心狀態的深度覺知和正念接納,但不陷溺其中,而是手腳不停采取積極行動,用向上向善的積極行動來建立自信、積累生活工作及人際互動的成功經驗、一點點破除心中的習得性無助感與無力感。
既然控制、折磨我這么多年的內心習得性無助感(無力感),本質上都是出生后在原生家庭不良生長環境中所“習得”的,而不是天生的,那么我就有希望、有能力、更有勇氣去通過持續積極行動,去一點點破除這種“習得”的心理惡習,一點點把習得性無助(無力感)轉化為樂觀積極、堅韌頑強的習得性有助、習得性上進、習得性幸福有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