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人們總是抱怨哀嘆時運不濟,為什么發財的運氣總是光顧別人,而與自己無緣。今日拜讀了洞見(微信公眾號)的好文章《先上車,再調整姿勢》,本篇語言通俗易懂,讓人讀后茅塞頓開。
? ? “天下之事,總是困于想,而破于行。”凡事先干再說,顧慮重重,猶豫不決,往往貽誤時機。《哪吒2》的導演餃子在接受采訪的時候,主持人問道:“出來混最重要的是什么?”餃子導演答道:“最重要的是先出來。”如果沒有膽量干一場,患得患失,或者淺嘗輒止,半途而廢,那么想取得成功無異于癡人說夢。
? ? ? 秦末群雄逐鹿,最后就剩下劉邦和項羽,兩位蓋世梟雄在處事決斷時的不同表現,決定了最后天下的歸屬。《史記 .淮陰侯列傳》中記載了一件事,韓信曾在項羽麾下效力,后來轉投劉邦陣營。在談及項羽的時候,韓信說:“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項羽外表為人厚道,部下若生病了,他會流淚悲傷,甚至把自己的食物分給部下。然而要論功行賞之時,面對利益分配這種關鍵的問題,他卻猶豫不決,把官印放在手里棱角都磨平了,還是遲遲無法做出決定。
? ? ? 與項羽相反,劉邦雖然性格多疑,在很多場合上的表現堪稱潑皮無賴,但是在遇到關鍵大事上,他從來都是殺伐果斷,甚至敢于為自己造勢,沒有條件,那就創造條件。劉邦擔任亭長時,到呂公家里做客。負責收禮的人言道:“進不滿千錢,坐之堂下。”劉邦卻滿不在乎,直接在賀貼上寫上“賀錢萬”,實際上自己一分都沒帶。最后不僅喜提呂公的女兒為妻,還當上了大漢天子。
? ? ? 人生總有很多左右為難的事,如果你在做與不做之間糾結,那么,不要優柔寡斷,立即去做。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先搭上快車,姿勢什么的以后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