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澳Ironman Western Australia 大鐵比賽記
自打2016年開始誤打誤撞進入了鐵人三項運動這個深坑,我感覺就像開啟了精彩的人生下半場。說打鐵這個事情重要,倒不是因為從事這項運動能實際帶來什么物質上的滿足,我的初心在于很想知道,我人生的極限在哪。而去追尋和挑戰這個極限也從此成為了我的日常,成為了點點滴滴幸福的源泉。扯的有點兒遠了,說比賽正事。
1? 游泳賽段(3.8公里)
非常漫長的等待入水的8分鐘,比賽哨聲終于吹響。入水的那一刻,突然浮現在眼前的是我五年前摔車的那個場面。當年再次嘗試大鐵卻折在了騎行賽段,右前臂尺骨和橈骨骨折,被迫退賽。我無奈的坐在馬路邊,看著一個個選手在我面前刷刷的飛馳而過,我止不住的眼淚刷刷的往下掉。這次入水的那一刻,我覺得我應該是落淚了的,卻也分不清到底是海水還是淚水了。入水后劈頭而來的兩個海浪很快的讓我清醒過來,“不要亂想,要專注!”我對自己說。十次左右緩慢拉長調整呼吸后,我很快進入了有氧心率滑行狀態。雖然沒看手表,但明顯感覺從開賽到進入到有氧心率所需時間比三個月前Sunshine Coast 70.3要短很多。整個人的感覺就是自由,舒展和放松!“嗯,今天開賽階段不錯,Go!”今年的西澳是兩米左右的浪,說大,不算很大,但也的確不小。高低起伏的顛浪,容易產生緊張的情緒,也會耗費更多的體力。這讓我暗自慶幸,賽前三次一對一的海游課程,十多次的Coogee和Bondi浪比較大的海游訓練都是非常值得的。想當初第一次去Bondi,看著那一個接一個撲過來的浪,我只有想逃的心!幾次之后,海游慢慢上正軌了,我也習慣了有正常海浪的游泳訓練。第一圈2.2公里,很順利的游下來了。第二圈的后程500-600米明顯感到海浪變大,但依然能很順利的做動作,呼吸和滑行。這次的3.8公里的游泳賽道很順利的就拿下了。在往換項區T1奔跑的路上,我瞄了一下時間,在歷次嘗試大鐵的游泳賽段,這次在風浪最大的情況下,居然還是用時最少的了,開了個好頭,“Let’s 繼續 Go!”
2 T1換項區
前兩次嘗試大鐵,都折在了騎行賽段,這讓我進入T1后就覺得渾身的肌肉隨著變得緊張的心情不由自主的僵硬起來。在一切準備就緒,本來可以直接出換項拿車,我沒有動。靜靜地坐在椅子上,閉上眼睛,調整了5-6次左右的呼吸,“事不過三,勇者不懼!”我默默的安慰自己,慢慢的,我看到手表心率降下來了,我拍打了幾下自己的臉,雙臂抱肩,給了自己一個小抱抱,迅速的跑出了換項區。
3? 騎行賽段(180公里)
開碼表,跑步出換項,上車,上鎖鞋,調整呼吸,喝水,一切就緒,開始了180公里的騎行賽段。上車后,我很快的在腦子里過了一遍賽前我給自己制定的騎行賽段的計劃:配速25-26公里/小時,功率100-110w,踏頻85-88,每小時補充40g的能量膠,每隔15分鐘喝一口電解質水,每隔一小時吃一顆鹽丸。最重要的就是要“專注!專注!再專注!不能走神!”很快的10公里后,左拐進入了臨海騎行區域。當時試騎的時候同行的大牛告知這將進入10公里左右折返的大風路段。我從休息把上起來,觀摩著看看風力的情況,感覺一切還是很ok的,一小段路后我就又回到休息把上了。這10公里大風路段,基本上除了過小橋的那段為了保險起見,全程幾乎都在休息把上,這給了我很大的信心。那些在CP大風訓練的日子,讓我的控車能力有了不錯的提升。很快就到了騎行的70多公里階段,這段的路況很不錯,沒有什么碎石路,車速一下子就超過了30公里/小時,我一次又一次的提醒自己,不要在騎行賽段拼,要的是“穩”,沒有什么比能順利騎完這180公里更重要的事情了。于是我一次又一次的降速,把速度穩穩的控制住25-26kph的時速范圍內。原以為能很順利的把第一圈剩下的10多公里騎完,還暗自慶幸等會來到第二圈最后階段會比較容易騎,結果巨大的側風一陣陣的開始襲來,讓第一圈最后的5公里無比的痛苦,好幾次我都得從休息把上起來,牢牢把控住車把。這個時候精神高度集中,把原本該到點補給的能量膠也給推后了10多分鐘,直到這段大風妖風不斷的5公里順利完成。90公里半程結束,進入第二圈,“還差10公里就到100了,到了100,就差80了!”很快,剩余的騎行距離就只剩下兩位數了,這讓我感覺很好,狀態也一下子變得更好。第二圈的風速比第一圈還大,但我已經完全習慣了,雖不能說我在享受比賽,但卻也不覺得有多煎熬,甚至在到了最后臨結束大風的5公里,我也一直呆在休息把上,直到完成騎行賽段。在雙腳回落到土地的那一刻,我狂喊了一聲“YEAH!!!!”因為我終于過了這個坎,順利的完成了這180公里的騎行賽段。左右兩邊的觀眾也被我這聲狂喊激發了起來,拼命的跟著我一起喊,一起鼓掌,我兩眼眼眶一濕,咬了一下嘴唇,“Too early!”活生生的把眼淚給收回去了。
4 T2換項區
進入T2,我開始了狂補給階段,一根香蕉,一條能量膠,一條能量棒,1/3杯電解質水,1/2杯水。在摸防曬霜的時候,我顛了幾下腿,沒有任何不良反應,我暗自開心,和身邊的幾位女選手們互相擊掌打氣,跑出了換項。
5 跑步賽段(全程馬拉松42.2公里)
我對跑步賽段唯一的,也是后來覺得最重要的比賽策略就是,“只要還能跑,就不要走;只要還能走,就不要爬!到了最后,爬也要爬過終點!”在9個小時完成游泳和騎行賽段后,整個身體的疲憊感是可想而知了,而在這個時候才開始進入全程馬拉松跑步階段,唯一能讓我們撐下去的,絕對不止是體力,更多的是我們的精神力量,所謂的“Mental Power”。按照我訓練的經驗,大腦通常會在很早的階段就開始進入自我保護機制,不斷向我們發送“You are done! You need to stop!”這類信息,想讓我們停下來,開始走路,甚至退賽。這個時候,你要問我有啥辦法撐下去,那真實的情況我告訴你,沒有,一點辦法都沒有,唯一的出路就是堅定不移的執行比賽策略“只要還能跑,就不要走!”一步步,踏實的跑下去,最少跑到25公里。踏過25公里,我發現我居然還能跑。左腿小腿肚子雖然一直有想抽筋的感覺,但是在我一次次的調整跑姿和步頻的情況下,居然也一直沒有抽起來。而知道我離成為真正的Ironman只有17公里的距離了,我更是暗自雀躍,步伐居然也開始變得稍微有點輕松了。但很快,僅僅在2-3公里后,天完全變黑,海風開始變得更大,微微雨也開始下起來了。我開始擔心最后這10多公里要開始雨戰了,心情變得有點緊張。但轉念一想,這剩下的也就是不到3個Park Run的距離了,不算啥了。雨,下就下吧,也許這就是我最后的一個挑戰!到了第四圈,最后的10公里,真真正正的挑戰來了。我再也吃不下任何非流質的東西了,那些什么能量棒之類的東西,完全無法吞咽。很勉強,我楞吞進去了一根能量膠,靠著這最后的一點能量,開始了這可能是我這輩子跑過的最漫長的10公里。心里默念著“不能走!不能走!不能走!一走就要歇了”我上萬次的給自己打著氣,艱難的挪動著我已經不是特別能抬的起來的雙腳,告訴自己,“你今天太棒了!最后這一點點,真的就只是一點點了,沒有兩點點了,跑下去,不要走! YOU CAN DO IT!”36公里,38公里,40公里,開始進入了觀眾聚集區,我聽到了一陣陣跌宕起伏的歡呼聲,“Sabrina,go! You are almost done!” 一位觀眾看到了我號碼牌的名字,高聲大喊出了我的名字,我的淚水脫框而出,攔都攔不住。踏上了紅毯,我開始在人群里找大牛,因為他說了完賽后要來等我,看到他和Shirley的那一刻,我們緊緊相擁,互相擊掌。讓我們這兩個都經歷過摔車,骨折磨難的病友,一起慶祝這美好的過線時刻!過線那一刻,聽到主持喊著“Sabrina, you are an Ironman!”,我情不自禁的跪下,親吻著這片曾經給我帶來過磨難,卻也帶來了更多的歡樂和讓我大鐵圓夢的土地。7年了,一切都是值得的,一切都發生在了最美好的時刻。這些年,沒有奇跡,只有我努力過的軌跡;這些年,沒有運氣,只有我堅持的勇氣。所有的汗水淚水,都沒有被辜負!
6? 感謝
這些年打鐵的日子,要感謝的人太多太多,無法一一向每位致敬。以下的幾位,必須,一定要提一下的。
鳥叔,感謝你把我帶到Nero的麥港大鐵完賽雞血分享晚宴,妥妥的把我拉坑里了!
Nero & Kiki,感謝你們一直在我身邊。兩次的退賽,沒有你們的相扶相持,我打鐵的日子走不到今天。
Yanyan,感謝你一直給我打氣!一直和我說“Mini,你可以的!”
大牛,感謝這些年我們可以一直互相打氣,感謝你賽前給了我太多的好建議,感謝這次的陪伴!感謝一起圓夢!
我家的田螺小哥,無數次的陪我海游,騎車和跑步,你是最好的陪練!感謝你在最重要的時刻出現在我的生命里。希望下一場,我們能一起慶祝完賽!
最后,我要感謝ACT澳洲華人鐵三俱樂部的各位小伙伴們,在我鐵三開始的幾年,給了我太多的支持,感動和信念,讓這項運動,成為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
最最后,要感謝我自己!感謝這7年自己的堅持,兩次嘗試大鐵失敗沒有放棄!除了我自己,沒有人知道追夢的日子有多難,有多苦,但也有多美好,多幸福!期待在下一個賽場上,和自己再次相擁!大鐵完賽,僅僅是下一段旅程最美好的開始,愿我還能一直初心不改,繼續挑戰自我極限,不負韶華!
To be continu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