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十多年的生涯中,我有二十幾年一直在與胖作斗爭,從而把減肥當成了人生中必不可少的課程。有時我也如村上春樹那樣尋思:人生真是不公平啊!一些人不努力便得不到的東西,有些人卻無須努力便唾手可得。
然而,這便是每個人人生的大不同。
像我這種人,勢必要在日常的每一件事上嚴苛地要求自己,才能獲得些許的成功。但卻也因為環境的惡劣而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堅韌。
就像這次減肥,我真的成功了!
女人愛美的天性加上年齡漸長之后對于健康的渴望,讓我下定決心把體重控制下來。而今天寫下這篇文章,其目的有二:一是把成功的秘訣與大家分享;二是記錄下曾經的經歷,督促自己繼續堅持。
閑言碎語不多講,直接切入正題,我究竟是如何減肥成功的。
第一步,確定減肥的主旨。
決定減肥之初,我便給自己定下了這次減肥的主旨。那就是:以身體健康為原則,以循序漸進為主線,以堅持運動為手段,以控制飲食為目標。
之所以要先確定基本原則,是因為只有明白自己到底要追求什么樣的結果,才能知道究竟應該怎么做。到底是想迅速減肥,只要瘦,別的不管呢;還是順其自然,瘦不瘦無所謂呢;還是既要瘦,又要健康呢?對于我來說,減肥并不只是為了要獲得一個好的形體,而是希望一舉三得:體重減下來,身體更健康,精神更愉悅。
既然如此,就必須使用純天然、綠色健康的減肥方法:管住嘴、邁開腿。
那怎么才能管住嘴、邁開腿呢?
第二步,買一個靠譜的體重計。
要想減肥,我們必須能夠時刻感知到體重的變化。減則給我們動力,激勵我們繼續努力;增則當頭棒喝,讓我們警醒。單靠身體的變化來感知體重的增減是不靠譜的,因為當你真正感覺到瘦或胖的時候,一般至少得有5斤左右的變化。而對于減肥者來說,減重5斤已經需要差不多一個月的努力才能達到。
第三步,每天記錄體重的變化。
我一般會在每天早晨起床后和每天晚上睡覺前稱一下體重,并記錄下來。然后通過體重的變化,想一下今天有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通過早晨和晚上的兩次稱量,便能知道這一天中到底應該多吃還是少吃,從而管住嘴,控制食物的攝入量。
三個月的時間,我眼看著體重逐漸減掉了十五斤。每當看到體重計上的數字在不斷減少的時候,內心的激動真的是無以言表。(當然,這種激動是胖子的專利,瘦人肯定無法感知,也無法理解。)
第四步,每天鍛煉一小時。
體育鍛煉會讓我們在身體上感受到疲勞的同時,讓我們的精神徹底得到放松。心理壓力大是我們的通病,而運動恰好可以治療這一病癥。當你在暮色沉沉的夜晚,一邊聽歌,一邊沿著綠樹環繞的園中小路健步如飛時,所有的不快都會如汗珠一般被甩在身后,消失得無影無蹤。同時,當我們的身體十分疲憊的時候,睡眠質量通常會變得更好,而這也會讓我們的身體變得更加健康。
當然,當今社會,每個人都像陀螺一樣轉不停。要想拿出一個小時的時間來鍛煉,絕對是十分困難的事情。但再困難的事情,只要你想做,就能夠做到。
有位帶著三個孩子的媽媽,是位瑜珈狂人,她邊帶孩子邊練瑜珈,把照顧孩子的動作都融入到了瑜珈之中。現在人家依然是少女身材。我們為了身體的健康,身材的苗條,這點覺悟還是要有的。
第五步,控制飲食。
每一個胖子都絕對是一位“美食家”。雖然有些人嚷著“喝涼水都長肉”,但沒有哪一個胖子肯只喝涼水度日。
其實人長胖無非是攝入得多,消耗得少。就像一個水池,如果每天注進去5升水,只排出1升水。那很顯然,這個水池里的水肯定會越來越多。當我們看到什么都兩眼放光,然后毫無節制,一飽口福,咱不胖誰胖?
現在的食物,大多熱量過大,油脂過多,加上我們基本不做重體力活,很難消耗掉攝入的能量。因此,胖早已成為大多數人的必然。
那么,如何控制飲食呢?
一是早飯吃好,午飯八成飽,晚飯基本不吃。
在這三個多月里,我通常把最想吃的東西放在早晨吃。因為上午的時候,人的精力旺盛,體能消耗大,多吃一點沒有多大關系。而中午開始就要控制攝入量了。即使中午可以吃得多一點,也不能吃得太飽。晚上只要吃一個蘋果或是黃瓜就好。即使饑腸轆轆,也必須忍著。
古人說:“過午不食”。人時常感覺到餓是一件好事,經常吃撐才會疾病纏身。
二是盡量不吃煎炸類食物。
油炸類食物排空時間長,不容易消化,且含有較多致癌物質。所以還是敬而遠之的好。
記得有一次回老家,母親知道我喜歡吃烙槐花,便為我準備了好多。結果,我沒有控制住,吃了很多。回家后雖然盡量少吃,但此后兩天體重都是不降反增。
三是肉菜均衡搭配。
有的人減肥時,只吃蔬菜,最后弄得一臉菜色。其實,適當地吃些肉,不僅不會防礙減肥,而且,還會有助于增強身體活力,助力減肥。當然,肉肯定不能多吃,能塞住牙縫也就可以了。
同時,有些人聽說吃菜不能長胖,就每天都猛吃菜不吃饅頭。其實,這也是錯誤的。我們炒菜時都會放上不少的油,不然不香。所以,吃很多的菜實際上也等于吃了很多油。
四是零食絕對不吃。
現在的零食基本是糖、鹽、及各種添加物過量,吃了之后,只會長胖,有百害而無一利。實在想吃的時候,還是吃點水果來代替吧。
五是剩菜剩飯還是不吃了吧。
以前我有個毛病,家人剩下的一點飯菜,總覺得浪費了可惜。于是,硬塞進肚子里。其實,進了肚子里仍然是浪費了,而且還得再減肥,真是一舉兩失啊。
剩下的食物,如果能夠保存,就放到明天再吃;不能保存就扔了吧,多吃無益,還有害。咱這是何苦呢?
減肥是一項需要從長計議、路漫漫其修遠兮的大業,需要我們從開始就要保持必勝的決心、決不放棄的恒心、過好每一天的平常心。
易胖體質對于一個人來說,也許是一種不幸,但又何嘗不是一種幸運?它能鍛煉我們的耐心、提高我們面對困難時的能力。也許,用村上春樹的一段話來概括更為確切,因為據說,他也是易胖體質,也曾經胖過。
村上春樹
不過細想起來,這種生來容易發胖的體質或許是一種幸運。比如說,我這種人為了不增加體重,每天得劇烈地運動,留意飲食,有所節制。何等費勁的人生啊!但倘若從不偷懶,堅持努力,代謝便可以維持在高水平,身體愈來愈健康強壯,老化恐怕也會減緩。什么都不做也不發胖的人無須留意運動和飲食。并無必要卻去尋這種麻煩事兒做的人肯定不會太多,因此這種體質的人,體力每每隨著年齡增長日漸衰退。不著意鍛煉的話,肌肉自然而然便會松馳,骨質便會疏松。什么才是公平,還得以長遠的眼光來看才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