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積累行善的家庭,一定有很多吉祥如意的事不斷延續下去。
? ? ? 《了凡四訓》第三部分講積善之方,第一部分講的是“立命之學”,第二部分講的是“改過之法”。第三部分先用了十個故事,說明行善的好處,同時也提出行善有真的,也有假的;有直的,也有曲的;有陰的,也有陽的;有對的,也有錯的;有偏的,也有正的;有大的,也有小的;有難的,也有容易的;都應當仔細辨別。
? ? ? ? 當我們做善事而不去推究做善事的道理,自己以為自己在做好事,很可能反而是在造孽,枉費一番苦心,卻沒有任何益處。
? ? ? 我從中選取一二,在此略做示現。
關于真和假
? ? ? 原文講到:佛家講究善惡報應,如同影子跟隨身體,但是現今某某做了不少善事,他的子孫卻并不興旺,某某做了不少惡事,卻家族鼎盛。這是什么道理?
? ? ? ? 這在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我就常常被人問道:行善積德,積累福報,福報在哪里?怎么那些干壞事的人活得那么好!
? ? ? ? 我們充滿智慧的老祖宗有兩句話是這么說的:多行不義必自斃;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沒到。
? ? ? 只是世人都太著急,急著要回報。
? ? ? 文中說到:一般人限于成見或偏見,還沒有打開正知、正見得眼睛,往往會把善的當作了惡的,而把惡得當作了善的。不去責怪自己善惡不分,反而怪上天的報應不準確。
? ? ? 成見和偏見來源于我們的生活模式、思維模式、應對模式,所以人生最重要的是修習,打開自己的智慧之眼。
? ? ? 文中還說到:有利于別人的,就是善,僅有利于自己的,就是惡。如果你是利于別人,那么,罵人打人也是善。如果只是為了自己的私利,那么,禮敬別人,也未必是善。
? ? ? 發自內心的行善,就是真善,而模仿別人,做形式上的表演,就是偽善。為善而不求任何回報,就是真善,為了某種目的而行善,就是偽善。
? ? 《紅樓夢》中有副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我們唯有睜開慧眼,在每一個起心動念里覺察自己,才能辨的真假。
關于是和非
? ? ? 書中講了兩個故事:第一個魯國的法律規定,凡是本國人能從別國諸侯那里把俘虜過去的做臣妾的女子贖回來,都可以得到官服的獎勵??鬃拥膶W生子貢有一次贖了人回來卻不接受官服的獎賞。
? ? ? 這個事聽起來好像很高尚。但是,孔子聽說以后呢,很不高興,說:子貢做的不對呀。圣賢做什么事,都是為了改變不良的風俗而對老百姓產生教化的作用,并不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心理而去做事。
? ? ? ? 現在魯國富人少而窮人多,如果領了賞金就被指責為不夠清廉,那誰還愿意去贖人呢?我很擔心以后不再有人愿意向諸侯贖人了
? ? ? ? 第二個故事:子路救了一個溺水的人,那個人作為答謝,送了一頭牛給子路。子路接受了??鬃痈吲d的說:從此以后魯國就會有更多的人愿意去救掉到水里的人了。
? ? ? 世俗的看法肯定認為子貢不要賞金的行為很高尚,而子路救了人,接受酬謝有點庸俗。而孔子的看法卻和世俗相反。我們討論行善不應該只是看行為本身,還要看這個行善是否會有弊端。
? ? ? 不應該只看當前,還要看到長遠。不只要看個人的得失,還要看對天下大眾的影響。當時的行為雖好,但他的流弊足以害人,那么,雖然看起來是做好事,其實卻在做壞事。
? ? ? 當時的行為也許不是那么好,而他的影響卻會為別人帶來好處,那么雖然當時看起來不像是行善,但其實已經是了。
行善的方法
? ? ? ? 原文說順其自然的幫助別人有各種各樣的方法,大概而言有十種;第一,與人為善;第二,愛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勸人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新建大利;第七,舍財作福;第八,護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長;第十,愛惜物命。
什么叫與人為善?
? ? ? ? 從前舜在雷澤,看見打魚的人都選壇深魚多的地方,而年老體弱的人只能在水流湍急的淺灘里捕魚。舜看到后,非常不忍心。于是,自己也去打魚,見到有人爭搶有利位置,不加任何評判,好像沒有看到一樣,但見到有人謙讓有利位置,就大加宣揚并且自己馬上效法。
? ? ? ? 過了一年,大家都把壇深魚多的地方相互謙讓。當時以舜的聰明智慧,難道不能說幾句話來教導大家?但他不用言語教導,而是以身作則來轉變大家的思想行為,真是用心良苦。
? ? ? ? 我們處在社會風氣敗壞的年代,不要以自己的長處來掩蓋別人的優點,不要以自己的善行去和別人相比較,不要以自己的才能去為難別人。
? ? ? 收斂才智,虛懷若谷,就像是一個普通人一樣,見到別人的過失應當有所包涵,為他掩蓋,可以讓他有改過的機會,也能夠讓他有所顧忌,而不敢放縱。
? ? ? ? 看到別人有一點點的長處值得學習,有一點點的善行值得記錄,都應該放下成見,向他們學習,并要為他們贊嘆且廣為宣傳。
什么叫勸人為善?
? ? ? 我們和別人相處,方便的時候一定要盡力提醒對方,讓他從迷霧迷惑里看清真相,好像有人在長夜里沉睡做夢,我們讓他醒悟過來,又好像有人陷于煩惱的糾纏,我們給他一起清涼劑讓他跳出煩惱的泥潭。
? ? ? 這樣的恩惠最為博大,但這種方法在運用的時候呢,要注意兩點,第一,失人,就是有的時候我們可以和他交談,卻不去和他交談就叫失人;第二,就是有的人我們不可以和他交談卻和他交談,這叫失言。如果有了失人失言的情況,我們應該反省自己的智慧,是不是還不夠。
什么叫敬重尊長
? ? ? 原文說:家庭的父兄、國家的君長,以及一切年事高、德性高、見識高的人,我們都應該恭敬對待。在家里侍奉父母,要和顏悅色,柔聲下氣,養成習慣,以成本性。這叫和氣感通上天。
? ? ? 《論語》中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 ? ?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 ? ? ? 所以關于孝,圣人皆說光養沒有愛的心情,不是真孝,給父母臉色看,沒有敬重不是真孝,養個犬馬都會給吃,何況是父母呢?最重要的是愛敬的內心,這是孝道的第一要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