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兒童成長的土壤,自由是兒童成長的天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蒙臺梭利
今天又是十分開心的一天,天氣十分的晴朗我的心情也非常的高興,又到了和蒙臺梭利女士學(xué)習(xí)知識的時候了……
“老師您好,昨天我們學(xué)習(xí)了老師上課應(yīng)該簡單易懂,就像哥倫布磕蛋一樣,那我們今天要學(xué)習(xí)什么內(nèi)容呢?”
老師說:“我給你說個例子,一位女教師曾到我們這里來上集體課,她當(dāng)時在一所公立學(xué)校任職。上課的時候,這位教師總喜歡對那些簡單的內(nèi)容進(jìn)行過多的解釋,迫使孩子們認(rèn)真地聽她講課。
比如在一堂課上,這位教師說:孩子們,你們能不能猜猜我手里有什么東西?她知道孩子們猜不出來,只是想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然后,她會說:孩子們,我們看看外面的天空。你們以前注意過它嗎?晚上漫天的星星閃耀的時候,你們沒有注意過它嗎?我想一定沒有。
你們看我的圍裙,你們知道我的圍裙是什么顏色的嗎?它的顏色是不是和天空的顏色一樣呢?好,看看我手里的這種顏色,它和天空、圍裙的顏色是一樣的,它就是藍(lán)色。
現(xiàn)在,讓我們看看周圍,看看能否找到藍(lán)色的東西。……
孩子們,你們知道櫻桃是什么顏色的嗎?還有,壁爐里燃燒的木炭是什么顏色的?
教孩子藍(lán)色和紅色時,這位教師講了很多。這樣一來,孩子們費(fèi)了大半天勁猜了她手里有什么東西,而上完課后,他們的腦子里會出現(xiàn)一大堆復(fù)雜的概念:天空、圍裙、周圍、櫻桃,等等。
孩子很難從這些復(fù)雜的概念中分辨出哪個才是教師講的主要內(nèi)容,他們的智力水平?jīng)Q定了他們還跟不上冗長復(fù)雜的講課方式。
還有一位教師,她想教孩子認(rèn)識什么是噪聲、什么是樂音。她是這樣安排課程的:先給孩子們講一個長故事,正講著的時候,與她配合的人使勁而大聲地敲起了門。
于是,講課的教師停下來,大聲地喊道:
那是什么?出了什么事?孩子們,你們知道剛才那個敲門的人做了什么嗎?我無法再繼續(xù)講我的故事了,我只得離開了,這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
孩子們,你們聽到了什么?我們聽到的,就是噪聲。
我真想和這個小嬰孩一起玩,過了一會兒,教師又拿起一個放在桌子上的準(zhǔn)備好的曼陀鈴,是的,可愛的嬰孩,我真想和你玩。你們看見我手臂里抱著的這個小嬰孩了嗎?最后,她問孩子們。
幾個孩子笑著回答說:它不是嬰孩。另外幾個孩子說:它叫曼陀鈴。
不,它是個嬰孩。現(xiàn)在,請大家不要發(fā)出聲音,保持安靜。我好像聽到這個嬰孩正在哭呢,或者他正在說話,或許他正想叫爸爸媽媽呢。
接下來,教師撥動了一下曼陀鈴的琴弦。你們聽!你們聽到小嬰孩哭了嗎?你們聽到他的叫喊聲了嗎?
聽了教師這些話,那些孩子開始更大聲地喊叫起來:它是曼陀鈴,它不是嬰孩,是你彈響了它。
請安靜,孩子們。聽聽我下面要說什么。教師再次拿起那個曼陀鈴,并彈了幾下,她說:這就是樂音。
這位教師講的這堂課同樣復(fù)雜冗長,在這樣的課上,幼兒是很難理解噪聲和樂音的區(qū)別的。
那些孩子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這個老師只是想跟我們開個玩笑;這個老師太笨了,她一被噪聲打斷講課就亂了,她還誤把曼陀鈴當(dāng)成小嬰孩了。
還有可能的是,通過這堂課,孩子們記住了教師這個人的形象,而教師講課的目的和對象卻被他們忽略或忘記了。要把課上得簡單明了,對這些教師來說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聽起來是這樣的道理,這個老師好像是搞砸了。”
“對,這種是對簡單的東西進(jìn)行過多的解釋。”
蒙臺梭利女士走后,我又陷入了沉思。給孩子上課真的是一門很大的學(xué)問,孩子的思想很簡單,我們只需要用簡單易懂的東西教他就行了,不需要給孩子做過多的解釋。
親愛的讀者們,如果您喜歡我的分享,就點(diǎn)個贊、關(guān)注我吧,咱們一起在簡書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