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題:停車讓出行更高效
觀察:北方最近連續霧霾,政府想了很多辦法,包括單雙號限行。車不開就有個停車問題,停車太難了。
停車難的痛點首先是沒地停車,拿我來說,我在北京,家是老舊小區,幾年也沒有停車位;單位在鬧市,同樣很難停車。沒地停,只能放在路邊占路,結果就是行人、自行車、機動車都不能各行其道,增加了不安全因素。有時候一想沒地停車,不開車又影響工作效率。
有地停也有痛點,首先是費用高,我好在單位給辦了周邊小區的停車卡,我的同事路邊停車位10元1小時,一天的工資不夠停車。
三里屯堵車,很大原因是排隊進三里屯的地下停車場。幾乎所有醫院門口的堵車,很大程度是進出費時造成的。
政府不鼓勵開車、不鼓勵開車去城區,以免造成擁堵和環境問題。采用的措施包括提高城區的停車價格。我認為,妥善解決現有車輛的停車問題,也是綠色出行的前提。
解決的思路:
目前大多是遏制,不讓買車、不讓開車。從思路上,一是要充分利用現有停車資源,不讓停車位閑著,二是充分利用車,不讓車停下來。
針對充分利用停車資源,可以通過這些方法解決:
1.充分利用現有車位
>分時共享固定停車位:
例如我在單位有固定停車位,我只是上班時間停車,下班之后就空出來了。類似的情況很多,車位一半的時間空著,可以通過分時系統,大家共享這些私人停車位。
>公共場所的停車位
例如單位的停車位、商場的停車位、學校、小區等,平時或夜間、周末開放。
2.增加停車位
公共的停車樓太少了。最早的樓沒有規劃停車,后來地下幾層是停車,可以直接1-5樓全部都是停車樓,商業等從6樓往上。不高的樓層可以利用頂樓空間。
老舊城區、小區,可以多劃一些停車位,把車位劃到居民門前、路邊等,明確可以停車和禁止停車的時間。如果是商家、居民門口,可以通過結算系統給對方一些費用。
3.信息系統支撐
停車位系統,將所有空著的停車位都進系統,包括前面說的私人和單位的停車位,時實了解哪里有停車位。
進出停車場系統自動識別車牌號,取消人工開單,減少進出時間。
結算付費,可以通過系統自動扣減少;對于提供車位的收費方,也可以通過系統自動收款,對于提供分時共享的私人,結算也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