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國順油畫作品:十三將士歸玉門
今天分享一個令人血脈噴張的歷史故事——十三將士歸玉門。
公元74年,漢朝重新設立西域都護,任命耿恭和關寵為戊已校尉。
次年,北匈奴單于派兵進攻車師,殺死車師后王,轉而攻打耿恭駐地,將其圍入城中。
此時漢朝明帝剛剛駕崩,漢軍無暇西顧,車師國順勢背叛漢朝,與匈奴合兵進攻漢軍。耿恭所部僅有數百人,被數萬匈奴騎兵圍城長達300天。為了充饑,將士們被逼到煮鎧弩食其筋革的地步,為了止渴士兵們連馬糞中的糞汁都擠著喝了。即便面臨著糧盡水枯的絕境,耿恭也拒絕匈奴一切手段的招降,他甚至詐降并擊殺了前來勸降的匈奴使節,在疏勒城頭上當著匈奴單于的面把使節的尸體烤熟了分而食之,這就是“壯志饑餐胡虜肉”的典故來源。
漢章帝繼位后在朝堂上與大臣們商議是否出兵西域,經過激烈的辯論,章帝采納了司徒鮑昱的建議,出7000余人救援西域。當援兵來到疏勒城時,城中僅余26人。漢軍全力掩護這些勇士撤退,為此損兵折將數百人。
當耿恭率領13位衣衫襤褸,形容枯槁的將士最終回到玉門關的時候,距離他們被圍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年時間,玉門關守將感動得親自為他們沐浴更衣。
這就是漢朝版的拯救大兵耿恭的故事。聯想到蘇武牧羊、張騫通西域,都是在漢朝,就不難理解漢族的民族之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