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朝圣之旅(全)

對于一個從不為旅行而寫游記的人來說,這是一篇不全是游記的游記,也或許只能算是旅行隨筆或者日記。

對于人們常說的“說走就走”這四字,我總覺得有些夸張,不盡現實。作為一個世俗之人,哪能都有說走就走的時候,誰能有那么瀟灑的時候呢?即使象我這樣一個時間尚且還能算是自由的人。那還有天時,地利,人和呢?諸多因素,這一計劃就是四年有余。只能說是時機未至,所有的計劃也都是空談,世間的事大抵如此。那天也不曉得為啥,不記得由于一個什么契機,念頭一上來,多年的念想便成了現實。

“朝圣之旅”這四個字。不俗的字眼因為被人們用得太多了,成了沾染了塵俗之氣的名詞。對于是否要用這四字作為標題,對于有著嚴重精神潔癖的我來說內心無比掙扎。許久之后,對自己說罷了,罷了,再合適不過的題目了,世俗之人,俗就俗吧,以出世的心態行入世之事,何如?

第一天,出發到蘭州。

第一次乘坐空間逼仄的火車,我竟然沒看清楚車廂號就爬上了火車上鋪,爬得好辛苦,得貓著我的老腰,好不容易爬上去了,依然貓著腰,鋪好了一次性火車床上用品,然后喘口氣,拿本書看了半天。

有一個女孩上車了跟我說:“大姐,您坐錯鋪位了,您的鋪位在隔壁三號車廂”。這是什么烏龍事件,好尬哈我,是我沒戴眼鏡嗎?好像也不全是,看來也不是戴不戴眼鏡的問題,我不敢相信自己是怎么犯了這樣低級的錯誤。

車廂里充斥著方便面的味道,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有許多國人對于物質方面的追求依然停留在多年之前。嘈雜的說話聲以及許多人的咳嗽聲,因疫情帶來的恐懼并沒有完全消逝,人們依然會皺著眉頭循著聲音尋找它的源頭,但是卻也只能是一副無可奈何的模樣。

之前的八小時行程,火車經過之處并沒有令人驚艷的風景。一望無垠的沃野上長滿青黃的野草。長長的鐵軌旁常常有飛逝而過的荷塘,滿是破敗的深褐色殘荷。當然,這樣蕭瑟的景象恰恰是我這個偽文藝女性的喜歡。廢棄了的脫了節的火車靜靜臥在鐵軌旁,三三兩兩的修路工在路邊抽煙閑聊。目之所及皆是鐵路兩旁的護坡,上面爬滿了爬山虎和隨風搖曳的粗壯的蘆葦。稍往遠些便是茂密低矮的樹林間點綴著三三兩兩的房屋。

我原本只是天真地想看看西北途中的粗獷的風景就義無反顧地搭上這種逼仄的火車。可是火車里憋悶的空氣對于第一次坐火車的我來說,令人窒息且枯燥至極,于是大部分的時間我都獨自站在窗前,看著窗外飛逝而過的風景。

雖然這半程并沒有什么可預期的驚喜,也幸好還能看到遼闊的平原以及江河湖海。只是那些水的清晰度卻遠遠不能與我的居住地的海面相比美。唯一讓我有一絲絲驚喜的是,車廂里突然傳來的動人音樂,讓我突然在火車的行進中仿佛看到宮老先生動畫片里的意境,給枯燥的旅途增添一抹跳躍的色彩。美好的音樂果真是那樣的恰如其分。

車子行到南昌之后看到的便是千篇一律的高樓,有許多樓沒有人居住的痕跡,有許多樓里居住的人屈指可數,因為連片的黑暗以及星點的燈光可見一斑。我以為慢慢會有驚喜出現,但是火車上的時間似乎過得更加迅疾,好比車窗外的風景稍縱即逝。天色已近黃昏,再加上不知道是因為天氣不好還是空氣不好,窗外灰蒙蒙的。或許夜里火車會經過某些足以讓人驚喜的地方,但那時或許我已夢會周公,總之這是平淡無奇的一天,將宣告結束,迎接我的將是茫茫黑夜,那么今天的旅行日記到此就暫告一段落。

火車里的夜冗長得可怕,醒醒睡睡,睡睡醒醒的。習慣獨處的我要和多人共處一室,要習慣那份嘈雜紛擾,要習慣孩子的哭聲,吵鬧聲,人們粗重的呼吸聲,鼾聲,要習慣肢體碰撞以及各種味道混合等等,要和人們協調,要和內心的那個自己妥協和解。要時不時地對自己說人生便是如此,是修行的一部分,于是心中也就泰然。

這樣到了凌晨四點多,等到西安的旅客下了車,安靜下來的時候幾乎沒有了睡意。車廂里十分悶熱,準備好的厚衣服完全用不上,因為精神肢體緊張而引起的全身肌肉酸痛,尤其兩條手臂無處安放。即便如此之難,也是當下必經的一部分,我明白自己正在經歷此前人生未經的一切,告訴自己這也是旅行的意義之一,享受這樣的痛并快樂著。

這樣一直待到黎明,天蒙蒙亮的時候,我站到窗邊去。看到沿途出現一些淺淺的黃泥灘,我想不知不覺已經是黃河流域了,這些應該是黃河支流了。這些小小的河流周圍遍布了大大小小的村莊,為了方便人們行走,支流上方架有大大小小風格各異的橋梁。連接兩岸的小山包。河灘邊鋪滿了黑褐色的沙礫,稀疏低矮黃綠相間的水草夾雜其中。

快到天水的時候有個女孩子右下腹疼痛難忍,吐了一地叫了救護車。原本要去蘭州的三人只好在中途下車急救。所以出門千萬不要貪食,誰都想品嘗美食,太過了便生禍端,福兮禍所依,這真是慘痛的教訓。

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大人尚且如此,孩子更應如此。做父母的千萬別吝嗇給孩子游歷的機會,人在旅途能增長許多能力,學到許多做人的道理,對突發事件應變以及處理的能力,與人溝通協調的能力,能獲得更多的勇氣與力量,能促進一個人的成長,以及各方面綜合能力。歪了,歪了,言歸正傳。

隴西過后,低洼處可看到許多深淺不一,溝壑縱橫的河谷。谷底覆蓋著濃密厚厚的綠色植被,仿佛蓋著一塊厚厚的墨綠色絨毯。我在心里無數遍想象桑田滄海之后至今,它曾經的模樣。

河谷兩旁的則是無邊綿延的梯田。除此之外便是一覽無余的平原了,其間草葉青黃,田壟縱橫,別有一番況味。這一路目之所及皆是丘陵、沙地、河谷、鹽堿地、黃泥淺灘,我想這是否就是西北地質的基本概況了。也就意味著快到此行的目的地——蘭州了吧。

天氣尚好,漸漸地看到許多工廠,許多工業設備,簡易工棚,高大的煙囪冒著白色濃煙。蘭州馬上就到了。

到了蘭州入住的是漢庭連鎖酒店,在蘭州西關解放門立交橋。每到一處,干凈衛生,地點中心,交通便利是我的首選。當然裝修風格各異,可以洗衣晾曬的客棧是我的最愛,其次才是酒店,除了全季就是漢庭。也只是住兩三天的情況下,超過三天一定要選擇客棧,因為會有換洗晾曬的需求,客棧有太多這方面的優勢。

這個酒店周邊餐館林立,尤其是蘭州拉面,旁邊就有一家“馬有布”。先來碗拉面吧,想想都流口水。品嘗各地具有代表性的美食,也是旅行的意義之一。八元一碗,具體如圖。

吃完拉面便迫不及待地奔黃河邊而去。蘭州市政府在黃河邊打造了黃河風景線。沿途風景十分優美,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山鐵橋。它有“天下黃河第一橋”的美譽,因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得名。它橫跨黃河兩岸,十分宏偉壯觀。世間美景大都相似,走過了便是尋常。高度長度廣度,大家都能百度得到,這里就不多此一舉了。最重要的是我終于來到了黃河邊上,領略了母親河的大氣磅礴。

其實我有許多次都有機會走進她的身旁,只是因為天時地利等諸多因素,一次次地錯過,今日終于圓夢,也就不虛此行了。

之后因為時間尚早,就又去參觀了水車園,那是我平生見過的最大的水車了,當然它的意義不在于它的龐大,而在于它轉動的水是黃河水。逛完黃河風景線剛好六點,到了用晚餐時間,在家的時候因為沒有什么運動不吃晚飯。今天還真是有些餓了,正好趁此機會到當地的美食街走走,看到許多人排著長長的隊伍,一個老人家胡子長長地在忙碌,原來是有名的牛奶雞蛋醪糟。果然名不虛傳,不太甜也不膩,正合我的口味。喝完了一大碗,好滿足啊,慢慢踱步回酒店。今天的行程至此圓滿結束,期待明天的甘肅省博物館之行。

昨晚睡得很香,醒來的時候,太陽已經升得老高。這是出門三天睡得最好的一次,門口的公交車可以直達甘肅省博物館,而且沒有幾站路,所以不用著急。

現在我國各省的博物館只要出示各自的身份證就可以免費領票進去參觀了,這對國人來說真是莫大福報。當然非常時期還是要出示各地的健康碼和行程碼的,事先在手機上下好,入場時讓工作人員看過就行。進去之后在自助機上押金一百到兩百不等領一臺導覽器和耳機,租金二十會自動在押金里扣除。然后邊參觀邊聽講解就好,現在的導覽器已經很先進了跟手機一般,用法也跟手機相似,沒聽清楚的參觀者自己可以自行點擊選擇重新再聽一遍。

今天我是奔著馬踏飛燕去的,自從多年前在一本畫冊上看到它的圖片,我就想著有一天我一定要近距離看看它,今天機會終于來了。盡管見到它的時候象是久違的老朋友,但見到它時依然異乎尋常的驚喜。

它是一尊青銅奔馬,不愧為甘肅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馬蹄上踏著一只飛燕,全身的著力點只在一只腳上,另外三只懸空飛騰,馬尾鬃毛隨風飛揚。我想象它或許是在恣意奔跑的時候,因為過于迅疾不小心踏到一只飛鳥,當那只飛鳥驚恐地回頭,卻已經太晚,一切都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是力與速度美的體現。它通體青綠色,完好無損。我不知道要怎樣形容,只能說是精美絕倫,巧奪天工。它所有動作表情看起來自由奔放而又萌萌的,十分可愛討喜。它的后面還有好大一支陣仗,還有九十九只奔馬和馬車跟在它的后面,每一只青銅馬都非常精美完好。它們是東漢時期的雕塑作品,出土于甘肅武威的一座東漢漢墓,據考察它的主人應該是東漢時期一個社會地位極高的貴族,因為一般的人是不可能擁有這樣高的隨葬規格的。

看完了馬踏飛燕,最喜歡的還有一幅郵驛圖,它畫在一塊四千多年前的磚頭上面,是魏晉時期的彩繪磚。畫中一個郵遞員騎著一匹快馬,衣袂飄飄,風塵仆仆,雖然隔了四千多年,卻依然色彩艷麗,線條明晰,美麗非常。最特別的地方在于郵遞員的臉上眼睛眉毛鼻子線條清晰,卻沒有畫上嘴巴。據說這件藝術作品之所以沒畫上嘴巴是為了體現這個職業的保密性。它對于考古領域研究古代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的郵政史有著十分深遠的意義。館里的藏品數不勝數,每一件都是十分珍稀的寶貝。網上都可以看到,這里就不班門弄斧了一 一描述 。總之,這青銅奔馬馬踏飛燕是我此行要達到的第二個心愿也已經完成。

明天就要進藏了,不敢玩得太累,因為許多人把高反說得相當可怕夸張,我不知道自己身體的極限到底在哪,還是小心一些些的好,明天是此行的終極目標,希望一切順利。

今天,正在去西藏的路上。

一個女人只身去往西藏,坐火車時站在三號車廂十八鋪前怔忡了足足幾十秒。一間六個鋪位,五位男士。他們看到我時也驚呆了,我們彼此對峙了幾十秒,他們才反應過來,紛紛展示了紳士風度,爭著過來拿行李往上鋪行李架上放。我感動的同時更多的是有些尷尬,咋回事,是一種怎樣的感覺有些說不上來。

過道里男性居多,偶爾也有女人,也是人家的家屬。原本執著于下鋪的我很慶幸臨時換了上鋪,否則眾目睽睽之下要怎么睡覺。因為休息的時候好歹只有一個男士在對面鋪,我還能從容些。其實火車的票價并不比機票便宜多少,選擇它只是單純地想看看路上的風景。我想西藏之后再也不會選擇火車了,因為實在太麻煩了。

后來大家混得熟了,有一個男士對我說:據他們一致推斷,我是個單身女人,沒有老公。我問他們為什么會這樣覺得,他說一個敢只身去西藏的女人,要男人做什么 。 哈哈。才一會兒功夫,那幾位男士就四仰八叉地呼呼睡去了。

火車緩緩西行,蘭州往西不久。鐵軌兩旁的護坡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格桑花以及白色大朵大朵的蒲公英,風吹過,它們就飄飄蕩蕩的,美極了。

看見一些房子上寫著“青海”字樣,應該是到了青海地界了。

先是看到一些矮矮的小山包,可以看得出來都是沙土堆,山上長著矮矮的不知名的植被。路旁樹木的顏色卻逐漸豐富起來,有許多金黃色樹葉的樹,不知道它的名字,形狀與銀杏相似,卻是瘦弱的很,許是這兒的土地貧瘠的原故(后來才知道是還沒長壯實的胡楊林)。但是因為它們成片成片的金黃,所以看起來很美,有著季秋的韻味。

這次西行因為事先聯系了西藏的朋友,想著省點心把自己交給他們就好,也就沒有做攻略,等回家了一定補上。

繼續西行,漸漸地看到一些打理好的深褐色草垛,有許多奶牛,黑牦牛悠閑地臥在草垛間,遠遠看著象一顆顆黑豆。還有許多綿羊,駿馬在吃草。羊群其實沒有我們平常在圖片上看到的那么白,它們大都臟臟的灰白色,有些純白色的也被牧民們染上各種顏色,大概是為了方便辨認自家的羊群。但是此時此刻,無論什么顏色的羊兒在我眼里都是蠢萌可愛的。第一次見到這么多馬牛羊的人驚詫極了,也興奮極了。

火車到了西寧之后換了特快專列,它快樂地一路“哐當”“哐當”呼嘯著向前。車廂里還播放音樂,是老韓的“天路”,心情忽然變得很好很好起來,仿佛就要到了西藏一般。

遠遠地看到一汪長長的碧藍的飄帶,站在窗邊的大家都驚呼起來:快看快看,青海湖!一眼望不到邊的青海湖啊,仿佛就在天的盡頭,一直延伸延伸至很遠,火車仿佛是遠遠地繞了湖一周,經過了很久很久它才消失不見。再看遠處綿延的沙漠仿佛在天的盡頭。天空格外格外地藍,云朵很少很少,這樣的景象遠遠看去,猶如海市蜃樓一般夢幻極了。我抑制不住激蕩的心情,不知道遠方還有多少這樣的驚喜。

隨著海拔逐漸升高,車廂外面的景物,以及顏色也變得不同起來。不記得車開了幾小時到了格爾木,停了一會兒,再往前就是傳說中的可可西里了。

于是看到大片大片的鹽堿灘。周邊長著紫色的植被,再過去便是連綿起伏的丘陵。一路上沒有房子,沒有人煙,沒有樹,只有茫茫的戈壁,沼澤地,鹽堿灘,連綿的丘陵天然形成的線條是那樣的流暢,夕陽勾勒出它整個的溫暖的輪廓,讓整個荒漠都變得暖洋洋起來,夕陽中的可可西里透出一種說不出的美。世間的景物真是奇妙,即使在這樣的不毛之地,也讓人不由地自心靈深處產生一種獨特的無法形容的說不出來的敬畏。接近天黑的時候我看到了一只藏羚羊,它孤孤單單地站在那里,四處張望,遺世而獨立。因為火車開得很快,我的手機鏡頭沒有捕捉到它,有些遺憾。據說有許多人進出西藏好多趟,甚至不惜進入可可西里,就為了能見到它,如今我竟然與它偶遇,看來我的運氣還是很好的。

今天是到達西藏的第一天。出站的時候,天空很藍,很高,車站廣場上旅客出奇地少,也沒怎么看到工作人員,只看到一面國旗在飄了飄的。直到出站的旅客都到了廣場上,才看到工作人員走過來維持秩序,引導大家很外走,一切井然有序。

我來時是新歷的九月份,天稍微有些涼意,卻沒有想象中的冷,第一個念頭:衣服帶多了。

司機師傅接到酒店安頓好的時候感覺頭部有些異樣,知道是高原氧氣稀薄的原故,沒有太在意。

想著這幾天一直吃面,好渴望有碗米飯,正好是午飯時間,也正好隔壁是家餐館,想也沒想就走進去了。點了一份青菜一份豆腐一碗米飯。不曾想端上來一看,好家伙,人家真是實在,滿滿的兩大份,可想而知,撐到了。在家不吃晚飯的人在這里居然撐到了,這是什么烏龍事件。

一路上那叫一個難受,五臟六腑都還沒轉過彎來,咋就吃撐了呢,幸好后面在逛布達拉宮廣場的時候喝了一瓶葡萄糖注射液才好多了。

想想有些害怕,趕緊乖乖地回酒店睡覺。怪不得朋友們都說不能吃太飽呢,人有時候真不能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到酒店剛躺下的時候心臟跳得很快,慢慢地緩和下來,這一覺居然從傍晚五點一直睡到夜里十一點才醒過來,真是個神奇的地方,倒時差的感覺,醒來時精神超級好。嗯,我知道明天出門應該不成問題了

我是那種隨遇而安,適應性特別強的那一類人,我的身體也一樣。在行前一周停止運動,保持正常作息正常的生活狀態。特別強調一點,行前千萬千萬不要服用紅景天,否則到時腿軟爬不上布達拉宮。

我也是聽了人家的建議服用了一星期的紅景天,到達西藏的時候感覺腿酸,我正納悶呢,怎么回事呢,按我的體質不可能啊,后來聽解說的導游說了是吃了紅景天的原因。所以千萬不要隨便采用它人的建議。前車之鑒。幸好我把布宮排在了后面輕輕松松地上去了,這是后話,暫且不表。

最好用的是葡萄糖注射液,巧克力,普通糖果。然后就是不要吃太飽,這是頂頂重要的,因為太飽會讓身體需要更多的氧氣,而高原本就氧氣稀薄。還有一個也是很重要的,落地之后,無論身體是否有高反,都不要立刻行動,先要在酒店好好休息,好好睡覺。緩慢走路,說話,心平靜氣,讓身體慢慢適應高原氣候之后,等到第二天再行動。

實在不行也可以從低海拔走起,比如可以直接飛到林芝,林芝海拔低,氧氣充足,等你吸足了氧再到拉薩來,據說這是最好的進藏方式。當然如果免疫力不是太好的朋友也可以帶些感冒藥,頭疼藥,在高原地區是絕對不能感冒的,否則容易肺氣腫啥的可不好,有隱疾也容易發作,危及生命

至于去的時間最好的是五月份,雪還沒完全融化,又是春天,氧氣也多些,人會感覺舒服,景色也美,當然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對于我來說比較喜歡秋天,冬天。

要帶的衣物,中午薄,早晚厚,拉薩稱“日光城”,中午都陽光普照,陽光下很暖和,但是走到樹蔭下就很涼。若是到拉薩之外,海拔再高些的地方,氣溫又要低許多,所以還是要帶一兩件厚的,即使有時候也不一定用得上。但為了預防感冒,俗話說有備無患。。。

到達西藏之后,經過一個晚上的休息,身體很快適應了高原氣候。

第二天我們去的是“巴松措”。西藏有許多這措那措的,其實“措”指的是“湖”的意思。西藏的湖都好美好美,因為聚集了雪山經年融化的水,經過沙石的層層過濾又富含礦物質,又都在人跡罕至,與世隔絕,少有污染的地方,所以湖水特別干凈,特別美。

巴松措”又名“措高湖”,在藏語中是“綠色的水”的意思。它藏在林芝工布江達縣巴河上游的高山深谷里。集雪山,湖泊,森林,瀑布,牧場,文物古跡,名勝古剎于一體,還有各類野生珍稀植物匯集。假如你到了那里,你就能發現它美如人間天堂。名符其實,“巴松措”的湖水如玉石一般清透碧綠,雖然它已經是一方成熟的景點,卻絲毫讓你感覺不到浮世的喧囂,它仿佛一塊未被開鑿的美玉,安安靜靜地呆在那兒,處子一般。又如一處絕美的仙境,讓置身其中的人們層層剝離,洗凈塵埃,脫胎換骨。林芝因為海拔較低,所以樹木繁茂,氣候和南國差不多,含氧量高,說是“天然氧吧”一點兒都不過分。以至我久久漫步在湖畔的木棧道不忍離去。

進藏的第三天,我們又去了魯朗林海,雅尼國家濕地公園,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對于我來說最喜歡的是雅尼國家濕地公園。

因為雅江和尼洋河在此處相遇,于是天地造化便化生出一幅水天相映,波瀾壯闊,天然秀美的水墨長卷。從這里開始,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拉開美麗的序幕,它孕育的這片曲線蜿蜒,連綿不絕的高原濕地,于雅江與尼洋河交界處跨越林芝,米林兩縣,近七千公頃的水域,樹木茂盛,水草豐美,鳥類成群,于高處俯瞰,只見金色的陽光灑落在蜿蜒九曲的水面上,波光粼粼,尼洋河的涼風輕柔拂面,心曠神怡。此情此景除了驚嘆之外,無以言表。我想我此前見過的風光或許都無法與它的大氣磅礴相媲美。世間的美景千千萬,遇見了便是一場難得的緣分。譬如還有那天遇見的神山“南迦巴瓦”。何其有幸呢,我們平凡的生命。

“南迦巴瓦”四字在藏語里一指“雷電如火燃燒”,二指“刺向天空的長矛”。只要聽聽這名字就足以讓心潮澎湃難平了,多么霸氣凜冽的字眼。據說“南迦巴瓦”出現的時間一年里只有四十多次,大部分的時間它都隱在云里,只有有緣的人才能看到它。因此人們也叫它羞女峰。南迦巴瓦神山是一座雪山,海拔7782米,四千多米以上終年積雪,她位于喜馬拉雅山脈,念青唐古拉山山脈以及橫斷山脈的交會處,被譽為“最美的山峰”,是西藏林芝地區最高的山,是“眾山之父”。

對于“南迦巴瓦”久聞其名卻因為山高路遠一直無緣得見。對于許多事都很豁達的人在未見到南迦巴瓦之前竟然患得患失了許久,蒼天不負有心人,當我們到達的時候,南迦巴瓦漸漸揭開她神秘的面紗,當她的山峰才露出一點點,大部分的山體還在云里的時候,是彩色的,猶如藏地神圣的五色經幡,慢慢地神山越露越多,就變成了閃亮耀眼的銀白色,看著無比的殊勝莊嚴。無論是誰在她的面前都禁不住默默雙手合十,懾于她的神秘莊嚴,想要得到她的庇佑與守護。我請了兩塊護身符,寫上家人的名字,雙手合十搖動鈴鐺,希望風聲能傳送給神山我虔誠的祝福,希望她護佑我的家人我的母親我的女兒永遠平安健康快樂。

原本還有《朝圣七》,《朝圣八》想寫,因為還有卡定溝,羊卓雍錯,扎基寺,大昭寺,清朝駐藏衙門,八廓街啥的。后來想想具體在網上都能查到。所以也就不一一贅述了。

大家有生之年一定走進西藏去看一看,沒有什么比身臨其境更深刻的了。造物的神奇,人類用相機和文字很難體現其一二,若僅是這一二就已然讓大家驚嘆不已,那風物必然是人間的極品了。

然而世間再美的風景走過了也就尋常,相比于那些宛如仙境般純凈的風景,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藏民們對于宗教的虔誠,我覺得和藏民們比起來,我們都很慚愧,我們都不能算是有信仰的人。

那天是西行的最后一天,因為預約了早上九點進入布達拉宮,需提前一個小時,因為到時會有許多人排隊。所以早上七點就起床了,在酒店用過早餐,因為與大家預約的時間不同,所以司機師傅把我載到廣場扔下就走了,我一個人樂得個自在清凈。

由于我剛到拉薩時就已經逛過了布宮的廣場,所以就直接入場。

因為時間充足,通過了安檢,我就跟著早上朝圣的藏民沿著轉經筒一邊轉一邊走。朝圣的人們絡繹不絕。他們左手向下持著手串,右手舉著轉經筒,邊走邊誦經,聲音十分動聽并且莊嚴。走過了這么多的城市只有西藏這個地方最是特別,它讓我覺得連空氣都充滿著神秘的宗教氣氛。

其間伴隨著磕長頭的藏民腳上的木屐在地上摩擦的聲響。我看到他們膝蓋磨破了,額頭也磕破了,滿面灰塵,滿臉疲憊,可是他們依然堅持著。家人們坐在街邊,路過的人會給他們少至一元多至幾元的捐助,因為他們許多人變賣了家中的所有,從青海以及很遠的地方千里萬里的來,要走很遠很遠的路,要花一年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風餐露宿,風雨無阻。有些年老體弱的老人在磕長頭的路上故去。

聽說藏民的一生至少要磕一萬個等身長頭。他們五體投地,身體匍匐向前,每伏地一次,便用手劃地為號,再以此地開始,這樣周而復始,一遍又一遍,遇山轉山,遇水轉水,遇河的時候,要在河岸磕足河寬才能過河。許多沒有信仰的人不能理解他們的行為,呲之以鼻,覺得很是癡傻。我們雖也信奉佛教,但我們做不到那樣的堅定那樣的虔誠,因此我打心里對他們只有尊敬和佩服。

一路上還看到一些藏民帶著孩子們在布宮的外墻邊磕,小小的孩子們也跟著大人有板有眼地磕著。聽說他們磕到了拉薩以后還要在布宮外面磕足兩千個長頭才能功德圓滿。

這樣跟著人們走了一路,到了廣場中央有兩根黃色柱子的地方便是布宮的入口。看到入口處有許多外地人在換零票,一百元換七十五。我因為把零票都給了路上磕長頭的人,所以兜里沒有零票,可是我又看不慣這種賺錢的方式,所以也就沒有錢捐給功德箱,我想佛陀有靈,總是能明白的。

布達拉宮坐落于西藏自治區的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瑪布日山上,是世界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于一體的宏偉建筑,也是西藏最完整最龐大的古代宮堡建筑群。它依山壘砌,群樓重疊,是藏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是第五套人民幣五十元紙幣背面的風景圖案,主體分為白宮和紅宮兩部分。主樓高一百一十七米,外觀十三層,內為九層。布宮前面的廣場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廣場。

布宮最初為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興建。清順治二年后成為歷代達賴喇嘛冬宮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儀式舉辦地。也是供奉歷世達賴喇嘛靈塔之地,舊時與駐藏大臣衙門共為統治中心。后來又再次大規模修繕。(以上根據網上資料整理)

百聞不如一見,終于看到傳說中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宮殿,震撼和激動的心情就不用說了。

這樣一座宏偉巍峨的梯式建筑,據說它的整體高度相當于四十層樓高,看著它的時候莫名心虛,能爬得上去嗎?可是目標在前,豈有退縮之理。泰山都登上去了,不就是氧氣有些稀薄嗎?不管了,怎樣都得把它拿下。沒想到自己的體力還行,許多人走了兩層就氣喘噓噓,不停咳嗽,而我開始懷疑人們是否夸大了它的難度?這大概只有親歷者自己知道了。

和國內所有的景點一樣,許多人在邊上招攬生意,問需不需要導游。原本我是需要的,可是看看他們,我這精神潔癖又開始作祟,莫名反感于是斷然拒絕了。

正在那時候,我聽到了一種緩慢的十分溫和優雅的男中音在侃侃而談,他的解說非常專業,十分詳細入微。我的腳步不由地被他吸引了過去,一路跟著。

他的身邊只有一名游客,而且在不停提問,而他每問必答,幾乎沒有什么問題能夠難到他,我聽得著迷,一路輕輕跟著,不知不覺就到了頂上,一點兒也沒累著。導游這個職業自有他的迷人之處,俗話說術業有專攻,一個專業的導游,特別是解說,他們對于專業知識的淵博是十分讓人敬佩的,對于我這樣一個木訥的人來說尤其羨慕和敬重的。

話說西藏寺廟里的佛陀真是多啊,我在內地的寺廟里從來沒看到過這么多的佛陀。特別是在大昭寺里,我這個以往路過寺廟從來不拜的人也跟著入鄉隨俗。拜了布宮里的五世達賴喇嘛的靈塔。五世達賴喇嘛的靈塔是布宮里最大的靈塔。近四噸的黃金,一萬八千多顆綠松石,寶石,紅珊瑚造就,頂上還鑲有一顆全世界最大的明珠。五世達賴喇嘛是歷史上成就最高貢獻最大并且最得藏民敬重的達賴喇嘛。“達賴”一詞是指一個人的知識如同大海一般廣博的意思。而五世達賴喇嘛就是這樣一個充滿智慧的偉大的宗教領袖。我另外拜的一位菩薩是大昭寺里的“釋迦摩尼”十二歲等身像,藏民們經常給他刷金身,刷得十二歲的等身像都變成了大人的模樣。

導游在解說的間隙提到了西藏的殯葬風俗。關于天葬,水葬,樹葬,土葬。原來是為了維持生態平衡。藏民們認為人們生前以大地上的生物,植物,動物為食,死后也應該把自己還給大地。譬如天葬,人身故后,天葬師把人的身體分解成一百零八塊,扔給禿鷲分食,分食得越干凈越好,這樣身后便可以進入輪回。而我們漢人原先施行的土葬,在西藏是最下等的方式,是給那些壞人,罪犯,小偷或者身上得了壞病、怪病的人用的,因為這樣的人是入不了輪回的。了解了以后對于這種原本覺得太過于殘忍的殯葬方式竟肅然起敬了。

聽說藏民們到了老了的時候會把家里大部分的財產變賣成綠松石,天珠,紅珊瑚供到寺廟里去,以求獲得重生。而西藏寺廟里所有的長明燈的燈油都是由每一戶藏民自愿提供的。比起藏民來,平常看到一串上好的綠松石,看到一顆上好的天珠便兩眼放光的人們是怎樣一個“俗”字了得呀,原來人們眼里的財寶在藏民的眼里都只是用來供養佛陀,為家人甚至國人祈求平安的法物啊!

據說西藏的十幾世“達賴喇嘛”的身體里居住著同一個靈魂。他們一世世地飛升后再乘愿而來。我選擇相信,相信這世間有許多我們未知的神秘是用世間法無法解釋的。

在我將要離開西藏的那天凌晨,似醒非醒時,在我住的酒店的房門外有一個十七八歲男孩的聲音用藏語呼喚我,而我聽見自己很清晰地問了一聲“誰”后,就在這一呼一應間,一切瞬間歸于沉寂。醒了沒來由流淌了許久的眼淚,冰冰涼如卡定溝的山泉水,也不能解釋是為什么,或許是佛陀在提醒我,我曾在這里有未盡的緣份,或許是我轉身之際,曾經歷了桑田滄海,淡忘了前緣?不知道今生今世的自己是否能有緣洞察個中緣由。

這次的朝圣之旅就寫到這了,原本還準備了關于六世達賴喇嘛羅桑仁欽倉央嘉措一生的傳奇,因為網上有許多的版本,我想我的文筆并不會比他們好,所以也就放棄。

后話:人們總是說旅行是很累很累的,玩得累了便會說下次再也不來了,可是人們忘了人是最善忘的,并且是有選擇性記憶的,日子久了,人們便只記住了美好的的事情,美好的風景,不好的便會淡忘,于是人們又開始重蹈覆轍,旅游這件事尤其。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通過簡信或評論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882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208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746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66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77評論 6 40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60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47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200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726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617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807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327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4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25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74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32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69評論 2 372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