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電視臺熱播電視劇《那些年,我們正年輕》時,我偶爾看到了劇中設計師畫的圖紙,便令我想到了自己也曾手握筆桿畫出過自己的“設計圖”。
上世紀九一年九月份,我初中畢業踏入了聊城工業學校的大門,當時學的專業是《機械制造》,應該屬于設計專業。還記得,第一次制圖老師測驗六視圖我考了滿分。那時由于剛剛涉及六視圖的學習,老師建議同學們買來橡皮泥,先捏成課本上模型的樣子,然后看著實物去畫其六視圖。而我沒有去買橡皮泥,完全憑著自己的想象畫出物體的六視圖,而且基本上畫的全對;還記得,第一次政治考試,用了不到半小時的時間,刷刷的就總腦海里提取出了全部答案。這些,都是因為那時我十六歲,正年輕!
我的這些中專同學,從意義上來講是我青春期一塊成長的同伴,而且那四年我們正值最好年華。四年的時光很快,但它足以讓我們都彼此嵌入了對方的生命;四年的時光很短,但它是我們褪去青澀走向成熟的重要階段;四年的時光對于我們來說是最寶貴的,因為它不僅讓我們學到了豐富的知識,還讓我們的身體逐漸成熟;四年的時光,給予了我們深厚的友誼和人生之路心靈上的相伴相知。
九十年代初,可以說還是資源匱乏信息閉塞的時代。剛入學時饅頭八分錢一個,開水一分錢一壺,早餐就是咸菜配饅頭和白粥。可那時候的我們,心靈是單純的,友誼是純真的,共同在一起可以無拘無束,開開心心的聊和笑。曾記得,每年的愚人節,同學們之間都會開一些玩笑,比如下課后在樓下對著四樓教室前的走廊大聲喊“某某,下邊有你的信”(我們那時候來了信會放到教學樓一樓的窗臺上),聽到喊她的同學就會信以為真,匆匆跑下來查看。而跑下樓后看到沒有,才想起原來是愚人節闖的禍。但并不會因為被愚弄去生氣,反而和開玩笑的同學又打又鬧笑到了一起,因為那時我們正年輕!
現如今,我們已是人到中年。正值中年的我們,在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得承擔起家庭的所有重擔;在單位,我們有的已是單位的負責人需要日理萬機,有的是單位的中流砥柱,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紐帶作用;當然,也有的是像我這樣的普通員工,但也會盡好自己的微薄之力做好份內的工作。
人生的路有長有短,有人活得精彩也有人活得平凡,但我們都曾年輕過。但只要是年輕時努力過,我們就可以說有一個無悔的青春。
最后,我想送給這些我們一起度過青春的同學們一句話:“歲月冰凍了河流,凍結不了惦記;距離丈量了遠近,情意永遠零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