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翻譯】
孔子說:“當他父親活著時,要看他本人的志向;他父親去世以后,就要考察他本人的具體行為了。如果他長期堅持父親生前那些正確原則,就可以說是盡孝了。”
【解讀】
為人子女者,必須盡孝,對于父母的優點應盡量多學習,應當有選擇地學習和遵從父親的指導,不能一味順從,那是盲從。
為人父者,也不一定事事皆對,做子女的也要懂得擇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才是真正的孝。
真正的孝子,不論父母生前還是死后,他們對父母的恭敬和教誨都不會忘記。
因為父母活在他們的心中,他們對父母的孝順是從心底發出來的,從不敢忘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