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過一生,就要學會計劃和執行計劃,
但是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自控力不足常常使我們倒在誘惑腳下,
不知不覺脫離了目標。
如何能夠成為自控力的主人?怎樣才能讓自己的自控力提升呢?
什么是自控力?
自控力就是控制自己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的能力。
自控力強的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喜悲。
提高自控力的最有效途徑在于,弄清自己如何失控、為何失控。
為什么會失控?
我們在提升自控力的時候首先應該認識自我,即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為什么要這么做”
但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忽視一個問題,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選擇行為,
而是無意識的去選擇,比如說:中午吃什么?跑步先用哪只腳?這些日常瑣事都是無意識的。
所以我們應該去認清楚自己,認識到自己什么時候需要自控力,認識到自己正在做出選擇,
認識到自己的沖動(比如罵人的沖動,暴飲暴食的沖動等等)。
因為認識自己是自控力的第一法則。
同時我們也應該很清楚的知道自控力的本質就是要去駕馭和平衡“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這三種能力。
1.我要做:你想做的,做了之后對生活有幫助的事。
2.我不要做:對生活中的一些不好的習慣或者自己想做的事堅決說“不”
3.我想做:來自于你內心的聲音,它不需要你去逼迫它, 是你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如何提高自控力?
了解自控力之后,其實我們最想知道的,自控力差的人怎么自救。
《自控力》書中也給出了非常有指導性的建議。
1.運動:
鍛煉身體能改善自控力的生理基礎。
15分鐘的跑步鍛煉就能降低巧克力對節食者、香煙對戒煙者的誘惑。
每天安排時間運動一下吧。這個運動可以是跑步,散步,瑜伽,
也可以是任何你可以堅持做的事情,哪怕只是從坐的狀態站起來。
2.充足的睡眠。
自控力突然變差,看看自己是不是最近睡眠不足呢?
長期睡眠不足讓你更容易感到壓力,屈服于誘惑。
因為睡眠不足會讓大腦受到暫時的損害,前額皮質與大腦其他部分出現了能量不足。
所以想要提高自控力就要在辛勤的工作時候保證充足的睡眠,
即使晚上沒有睡好覺,第二天也要記得去打盹把覺補回來,
讓前額皮質與大腦其他部分能量充足。
3.5分鐘冥想。
冥想的力量非常的大,相信很多人都知道。
那如何才能真正有效的去冥想呢?
①:原地不動得做好。
②閉上眼睛,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
③感受呼吸,開始走神的時候,重新集中注意力,并找出自己走神的原因。
可能現在你已經懂得了如何去提升自控力,但常常會還有一些讓你防不勝防的心理陷阱讓你的自控力失效。
了解這些也非常有必要。看透它,你才可以避免它。
1.道德許可效應
所謂道德效應就是當你去健身房的時候覺得自己很好,沒有去健身房的時候覺得自己很壞。
那么你有可能就是早上取得進步,下午就懶散。因為這類對補償的渴望常常使我們墮落,
因為我們會很容易地認為,縱容自己就是對美德最好的獎勵。
2.“恐懼管理”,
即不去想不可避免的死亡,不屈服于這種讓我們心生恐懼的力量,
或者是學會正視恐懼,正視操縱這種恐懼的力量。
改變我們能理解的動機,而不是改變我們看不到的影響,
這會讓我們做出更理性的選擇。
3.“那又如何”效應,
說到底是自己從放縱到后悔再到繼續放縱的惡性循環,
是對自己的自暴自棄。
面對“那又如何效應”最好的應對方法是學會自我諒解,
打破“那又如何”的循環,
同時打破由于對自己過度苛責、盲目設定目標、貪圖一時之快導致的惡性循環。
正確的方式是:當我們失敗時,試著去原諒自己,告訴自己下次會做的更好。
這樣自己心中的那個消極小人才不會壯大,才不會破罐子破摔。
4.“延遲折扣”
所謂延遲折扣指有時候,我們會為了眼前的幸福,而放棄未來的獎勵。
即等待的時間和等待的價值成反比,時間越長,獎勵對我們來說就越貶值。
從反面看,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產生抵制誘惑的可能性,及通過創造距離,
嘗試把及時獎勵變成未來獎勵。同時,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
嘗試讓我們的未來變得清晰可見,變得不那么模糊,讓我們的夢想變得更加堅定。
總結:我們要忠于我們的內心感受,敢于面對自身的欲望,學會與沖動與欲望相處。我們要用沖動來抵抗誘惑,而不是屈服它。我們應該像海浪一樣駕馭它。這樣,你的自控力才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