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解憂雜貨店》
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本文參與書香瀾夢第126期“和”專題活動。
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在微信讀書被評為“神作”,好評率93.1%,中文版出版于2020年。故事將一個叫做“浪矢雜貨店”的為大家提供問題答疑的雜貨店為紐帶,串聯起跨越時空的人物命運,寫法新鮮高明。不過我想出了小說寫法的高明之處使之成為“神作”之外,更重要的是小說里提到的幾個來信者的故事,他們的問題,浪矢爺爺(包括后來的三個小偷)的回信以及最終他們如何解決自己的問題。這些問題看起來很私人,仔細回想,不同的讀者卻都能得到自己的共鳴。
幾個故事可以從不同的方面解讀,我想從“和解”這個角度去看看小說里的幾個咨詢者的故事。
與夢想和解
第一個咨詢者月兔因為男友患癌癥而陷入是該“陪伴男友走完最后的人生”還是該“堅持奧運夢想”的困惑中。一開始的通信中,月兔更多地市在說自己如何想陪伴男友,而男友是如何地希望她為了男友的夢想而堅持奧運訓練。三個小偷和月兔來來回回溝通了好幾次,甚至毫不留情地“罵”了月兔,要她“如果真愛你的男友,就該留下來好好陪他。”月兔最后的回信中,才終于對自己坦誠,承認自己更多是因為想要逃避訓練的“瓶頸”才想以陪伴男友為借口結束訓練,但奧運又是自己的夢想,不是“只是一場運動而已”。承認了這些,她才真正接受自己,“我的想法遠沒有那么純粹,而是狡猾得多,丑陋得多,也卑微得多”,也才有勇氣去與男友坦誠,并有勇氣去接受不完美的結局:男友去世,自己竭盡全力訓練,卻因外力而未能參加奧運;但也正因為她已竭盡全力,才可以對男友對自己都問心無愧。
與原生家庭的和解
第四位咨詢者浩介因為父母計劃畏罪潛逃而不知道自己是否該同行。浩介與父母的和解并沒有一開始就因為浪矢爺爺的回信兒獲得。浪矢爺爺勸他與父母一起,因為一家人在一起同舟共濟就有可能回到正路,而浩介最終沒有聽從他的勸告,離開了父母,并以為自己的選擇很正確,然而這里沒有與父母的和解。直到從酒吧媽媽桑那里聽說了父母自殺的事,浩介才重新理解了浪矢爺爺的回信,原來因為他的獨自逃離,父母為了保護他,選擇了自殺,并在記錄上也把他“殺”了,至此,浩介才實現了與父母的和解,也正因如此,他實現了與自己的和解:父母,由其是父親,對他的愛是真的,真情是存在的。
與現實的和解
第五位咨詢者晴美的問題是,是否辭職做陪酒女以快速積累財富。晴美有她自己的殘酷現實,年幼失去雙親 成為孤兒,養父母年邁生病,她要盡快回報他們,所以要盡快積累財富,實現經濟獨立。
小偷三人組用幾封信讓她看清現實,并為她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晴美也終于承認了她的懷疑和擔心:不是不知道有危險,而是不愿意想如果她所懷疑的成了真的,她如何實現財富的快速積累? 承認了這一點,她也才能接受小偷三人組的建議,去學習應該學習的知識,用知識來加快財富的積累。
而晴美與現實的和解,最后是通過浪矢爺爺對小偷三人的“空白咨詢信件”的回復達成了閉環。小偷三人組作為孤兒,因為不公正的待遇而淪落為小偷,設計抓住了晴美,在知道晴美與孤兒院的關系后,決定去自首。顯然,他們的未來令人擔憂。
浪矢爺爺的回信說:你的地圖是一張白紙,所以即使想決定目的地,也不知道路在哪里……可以隨心所欲地描繪地圖。一切全在你自己……我衷心祈禱你可以相信自己,無悔地燃燒自己的人生。
現實有很多無奈,我們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但不管怎么樣,只要有勇氣接受它,接受自己的無奈,然后有勇氣去行動,去改變,有勇氣去承擔任何結果,我們便能與現實達成和解,平和地生活。
正如書中所說,“最終的所謂命運,還是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即使是失敗作,也絕對不要輕視自己”,“愿你所得過少時,不會終日憤憤;愿你所得過多時,不必終日惶恐”。這大概就是小說的溫暖之處,接納自己,接納現實,正視自己的內心與現實的限制,與不完美和解,接受結果的不完美并承擔一切的結果,才能收獲一個淡定從容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