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暗下決心節食減肥,但是只要看到賣甜點的小推車一過來,我們的決心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我們有時候興致勃勃地去購物,買回來一大堆東西,卻放在家里用不上。
頭痛的時候,我們花5美分買的阿司匹林吃了不見效,可是花50美分買的阿司匹林卻能立竿見影。
會員試用結束后原本不打算買會員的你,卻可能直接買了一年的。
有一道高價但性價比不是很高的菜,明明知道被點到的概率極低,幾乎趨近于0,,卻偏偏出現在菜單里呢?
這些類似的行為你都有過嗎?你有糾結過嗎?你有懊惱過嗎?你有過百思不得其解嗎?你有告訴過自己注意防備卻還是被商家套路了嗎?
如果你有過這樣的思考,那就來閱讀《怪誕行為學》吧!與作者一起碰撞思維火花,或許你會清晰的發出這樣的感慨:“哦,原來是這樣被套路的啊,那我以后可要注意避讓啦!”
作者用實驗的方法解釋了各種我們司空見慣而又不能解釋的現象,讀起來妙趣橫生。讀完之后,你會覺得自己對人類行為的理解進入了一個認知的新領域。
1、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非理性行為呢?
因為你至少有中招以下其中一個或者幾個:
羊群效應
自我羊群效應
任意一致
行為相對論
稟賦效應
社會規范與市場規范
錨點效應
攀比效應
。。。。。。
笛卡爾說過:“我思,故我在。”
但如果我們只不過是自己最初無知的任意行為的集合物,那會怎么樣?難道就真的沒救了嗎?
這些理論就真的只會帶給我負面的東西嗎?NO!我們還可以用這些理論做出很成功的銷售策劃案哦!因為銷售本身就是人與人的心理戰術嘛!
2、我們要如何做才能規避更多的非理性行為呢?
這些問題確實難以解答,并且確實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很多困擾,那么當我們遇到即將掉入被套路的深淵時,我們該怎么做才能積極改進自己的非理性行為呢?
首先,我們要相信自己時完全有能力改變自己的。
如果我們真的決定改變,這樣的意念和心理暗示是真的就會激發我們潛在的能量!注意,我說的是真的決定!!!
其次,我們可以從認識自己的脆弱開始。
比如你打算買一個超薄手機(帶300萬像素、8倍變焦的數碼攝像頭),或者是每天一杯4美元的極品咖啡。
質疑這種習慣:反問自己它是怎么開始的?你能從中獲取多大的快感?這一快感真的就如同你預期的那么大?你能不能把預算壓低一點,更好地把省下的錢用在別處?如果我再等等,是不是還是想要這樣做呢?
在手機問題上,你能否從超薄型后退一步,減少點花費,把一部分錢用在別的地方?說到咖啡——不要問今天你想喝哪種極品混合咖啡,自問一下,你真的應該養成動輒來杯高價咖啡的習慣嗎?
就我個人而言,如果我一見鐘情了一件價格超出預算的衣服,我就會給自己三秒轉身,然后告訴自己:我給你3天時間,如果你還是非常想要那就去買,可如果去了衣服被賣掉了,那就說明與之無緣。這樣我就會避免沖動行為!
再次,我們還應該特別關注我們所作的首次決定。
我們的第一次決定會在日后形成一長串的其他決定(關于衣服、食品等)。它表面上看來只是個一次性的決定,對后來不會有多大影響;但是事實上首次決定的威力可能如此巨大,它的長期效應會滲透到未來我們所作的很多決定里。
蘇格拉底說,不經審視的生活不值得過。
或許現在到了清點一下我們生活中的印記和錨的時候了。即使它們在某一時間是完全合理的,現在仍然合理嗎?一旦對舊的選擇作了重新考慮,我們就向新的決定、新的一天、新的機會敞開大門。
或許你會說干嘛活得那么清楚啊,糊涂一點不好嗎?我想說此糊涂非彼糊涂呀!
如果你也希望讓自己的生活更加清晰,讓自己可以更好的掌控自己的生活,那就與我一起翻開這本《怪誕行為學》吧,一定會讓你對自己的生活有一個全新的認知,一起了解非理性行為背后的真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