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東北大米這么好吃

撰文 |?蒲黃魚

出品 | 網易浪潮工作室


在很多人眼中,水稻一直是一種南方農作物,準確地說是淮河以南。溫和濕潤的氣候,確實適宜種植水稻,但東北黑土地上長出的大米卻不得不讓許多中國南方人嘆服:中國大米靠東北,東北大米靠五常。

為什么在中國最北邊的寒風冰雪下,卻能培育出了全中國最好吃的大米?

朝鮮人種起的東北大米

在中國東北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區,一眼望去沒有山脈,平原的每寸土地都密集地種植著水稻,大型塑料大棚里是新鮮的蔬菜,農場里棕黃色皮膚的牛一看就是韓國來的品種。事實上,朝鮮族在中國發展至今不到200年。

1951年3月朝鮮戰爭期間穿過鴨綠江到滿洲里的朝鮮難民 / TIME

從1860年代開始,到1910年間,朝鮮人完成了他們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遷徙。為了躲避當時統治階級的暴政,饑荒以及貧困,高麗農民和工人跨過了鴨綠江、圖們江,逃難到了中國延邊、俄羅斯遠東荒地。

彼時被鴉片戰爭撬開國門的清政權正風雨飄搖,國庫空虛,還欠了一屁股外債,與其把朝鮮人拒之門外,不如招徠這些農民來搞農業生產,一起納稅,減輕國家負擔。

逃難來的朝鮮人得以駐扎了下來,靠血緣關系集合成了一個個小型的社區部落,內部非常團結,與外族通婚的人數屈指可數。跟隨朝鮮人一同來到中國的,還有他們擅長的水稻種植。

盡管東北黑土肥沃,但多旱地,寒冷干燥,跟朝鮮難民的家鄉——溫和濕潤的朝鮮半島比起來,東北的氣候條件實際上并不適合種水稻。東北土著居民主要的經濟作物就是玉米、土豆和小麥,便搶占了旱地,把不愿意耕種的草甸地、澇洼地租給朝鮮農民。

因此,從最早有記錄的1845年開始,朝鮮農民在東北種植水稻一直不太成功。最開始他們在鴨綠江山有對岸混江流域周邊種,再沿著混江,一路種到更北端的桓仁、通化一帶。

1957年8月,吉林省延邊朝鮮族姑娘正在做傳統的打米糕 / 馬乃輝《民族畫報》

直到1875年,遼寧省桓仁縣的洼泥甸子村一位金姓朝鮮移民試種成功了,至今洼泥甸子村前仍鑄著一塊石碑,石碑上刻著“東北水稻第一村”。

洼泥甸子村的朝鮮農民最初種植的水稻種子還是從自己家鄉帶過來的。清宣統元年(1909年)刻印的《岫巖州鄉土志》中記載:“稻,大米。谷分粳、糯二種。糯米性粘,味甘;粳米味甘,性平。岫屬所種粳曰水粳,種自朝鮮來?!钡@種朝鮮粳稻在東北氣候寒冷、無霜期短的條件下,雖然生長起來了,但產量很低。

2007年6月19日,朝鮮族丹敖節,朝鮮族姑娘身著節日盛裝,在秀麗的水稻灌區旁邊,載歌載舞 / CFP

而且據記載,朝鮮農民開始沒有開發出規?;墓喔认到y,只能沿河或者靠山間水源種?!氨藭r耕種水田者,幾盡為韓人,其用水之來源及灌溉方法,悉賴山間溪水,自然流入田中,規模之小,可想而知?!睘榱朔N水稻,朝鮮人只聚居在中朝接壤的延吉、通化、安東等地。

直到20世紀初,一位叫做申友景的朝鮮移民帶回了日本北海道的“赤毛”稻種,打開了東北水稻種植的新世界。

東北大米原是日本人的種子

日本北海道的稻種地帶,年平均氣溫8 oC以上,屬于溫寒帶氣候。與中國東北相似,北海道是日本氣溫最低、積雪時間最長的地區。

成功移植東北的北海道“赤毛”稻種,正是由札幌郡的中山九藏氏自明治6年(1873年)苦心培育出的品種。

日本開拓團在租賃的東北荒地上開墾 / 滿洲寫真館

北海道“赤毛”水稻早熟、耐寒,而且高產。盡管作為經濟栽培,水稻在北海道的發展僅有不到百年的歷史,但靠“赤毛”稻,成功翻身為日本水稻最高產的地區之一。1976年至1982年間,日本平均糙米產量為4580公斤/公頃,同期北海道平均為4570公斤/公頃。而后來陸續發展出的“雪光”、“越光”等粳米稻種更是讓日本大米享譽國際。

但東北地區稻種真正開始規模化種植,是在日俄戰爭之后,原由沙俄修建的中東鐵路長春至旅順段被轉讓給日本,日本人開設的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帶來了資金、農場和稻種,從偽滿洲政府手中高價租來土地,逐步推進東北農田水利設施和品種改良,才慢慢實現的。

遼寧營口熊岳城試驗農田,日本農民在起秧苗 / 滿洲寫真館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時的東北經濟以農業為主,“南滿”專門成立了農作物獎勵委員會,把各個下屬的試驗場研究出來的新品種獎勵給周邊的日本、朝鮮以及中國農民。

從1913年就開始農事試驗,發現當時的滿洲里南部地區更適合栽種同樣來自日本東北地區的“早生大野”和“龜尾”兩種粳稻,在此基礎上依靠純系分離技術,培育出了更適合中國氣候的“大原”和“萬年”兩種水稻。下屬日本農林省的農事試驗場陸羽分場培育的“陸羽123號”和“紅糯”也共同作為獎勵品種,派發給滿洲里的農戶。1929年,滿鐵在遼寧營口熊岳城的試驗分場靠人工配種,為滿洲里中部和北部培育出了“北?!薄ⅰ疤锾薄ⅰ扒嗍ⅰ钡榷鄠€品種。

俯瞰遼寧營口熊岳城試驗農田,附近有一處溫泉,非常適宜水稻和果樹栽培。試驗場的工作人員在反復培育后,將種植的農業知識普及給周邊的滿族農民 / 滿洲寫真館

從1918年到1935年間,“滿鐵”分發的水稻原種生產量超過500噸,水稻種子的發放量約480噸,接受者超過一千人。

除了水稻,為了適應滿洲的氣候和水土,日本人經過長期的試驗,栽培出了新品種的黃煙、洋棉和甜菜,還帶來了化學肥料、農業藥劑使用的技術。

日本人帶來的高效率脫粒機 / 滿洲寫真館 ? ? ? ? ? ? ? ? ? ? ? ? ? ? ? ? ? ? ? ? ? ?

與日本人搞農業發展的強烈愿望截然相反,當地的中國農民最初對日本人的這些新興玩意兒并不感興趣,只擔心這些新產品會壓低自己農作物的價格。在日本農場的強制要求下,才逐漸掌握起如何使用噴灑農藥的噴霧器。

而小農思想作祟,日本人想要推廣的機械化農具也被本地農民擱置一旁,在九一八事變之前,僅在日本農場和朝鮮移民的農田里得到廣泛使用。日本生產的畜力耕耘機、播種機、腳踩脫粒機等,不僅操作簡便效率高,而且像脫粒機還能防止泥砂混入,提高谷粒質量。直到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才有當地的滿人農家才是接納這些機械農具。

來自美國卡特·彼勒公司的機械農具出現在滿洲里的農田上 / 滿洲寫真館

在日本商人和農場主的經營下,滿洲里的水稻耕種面積從1932年的6.3萬畝,到1940年一躍增加到32萬畝。產量也從32年的11萬噸,逐年增加至40年的83萬噸。

到20世紀20年代時,朝鮮農民的稻田產量甚至更高,農業價值也更高于滿族、漢族農民的旱地,他們的生活水準比當地的其他少數民族,甚至漢族人都要高。1941年,在滿洲里的朝鮮人仍有70%從事農業。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80年中國改革開放之前。

五常大米好吃的秘密

日據時代,東北大米完全是日本人研發出來的新品種,規模化種植,也主要是日本和朝鮮農民苦心經營的結果。而如今中國愛吃的五常大米,在遺傳學上一路以來都是日本大米的后代。

2008年5月23日,吉林省榆樹市農民正在插秧。作為中國重點地糧食產地,著名的東北大米仍主要靠人工種植 / 東方IC

從國家水稻數據中心公開的黑龍江五常大米最新款,“五優稻4號” (即稻花香2號)的品種譜系圖上看,不難發現它的祖輩不僅有“滿鐵”時代日本開拓團留下的“陸羽123”、“龜尾”,也有日本著名“越光米”的前身“農林1號”和“農林22號”的雜交。

而在五常大米的稻種譜系中,有來自黑龍江合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的選育品種,看起來是五常大米的中國血統,但再往上追溯一代,也都來源于日本。以“五優稻4號”的前一代“五優稻1號”為例,它的父系親本“合江20號”看起來有個中國名字,但其母系親本仍是來源日本的“下北”,父系親本再往上追溯“合江12號”配種也是來自日本的“石狩白毛”、“膽振早生”和“早生坊主”。

日本“越光米”被稱作“世界上最適合做壽司的大米” / Wlodkowica

因此,問五常大米為什么這么好吃?相當于問,日本大米為什么這么好吃。

五常大米盡管是雜交水稻,但選用的品種都是日本不斷改良的粳型常規水稻。從1970年代開始,日本稻米從自給自足轉向了盈余,米價下跌,政府開始補貼農民讓他們別再種了。另一方面農田的高度機械化,也足以彌補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的流失。

大米吃不完,日本開始專心琢磨,如何讓大米更吃起來更香,光是大米食味的測定指標就包括外觀、香氣、味感、粘性、軟硬度等10余種。其中影響大米口感最主要的兩個指標就是蛋白質含量和直鏈淀粉的含量。

以日本新瀉縣的“越光米”和東北五常的“五優稻2號”為例,“越光米”蛋白含量5.84%,五常米7.33%。蛋白含量越低,大米咀嚼時的彈性越大,才能嚼出大米原本的香味,慢慢品嘗時能吃出甜味。

越光米和美國加州產的有機糙米的細節對比圖,因為水分流失,有機糙米上有一些小裂縫和白色斑點 / OurDailyBrine

其次,“越光米”的直鏈淀粉含量16.31%,五常米17.92%。直鏈淀粉的含量是大米品質的關鍵因素,含量越低食味品質越好。日本和中國北方種植的粳稻米一般含量在8.7%-17.2%之間,蒸煮出來的米飯口感柔軟,粘性大,膨脹性小,冷卻之后依然能保持柔軟質地。而中國南方普遍種植的秈稻米和雜交水稻直鏈淀粉含量普遍在20%-24%之間,吸水率高,蒸煮后膨松率高,冷卻之后質地堅硬,口感自然沒有北方大米好吃。

不僅于此,中國五常大米產量少,追溯五常大米的譜系圖不難發現,只靠中國人自己研發的大米配種出更好的大米,幾乎是不可能的。

2010年7月15日,印有“黑龍江五常香稻種植基地”等字樣的袋裝“特級稻花香”,大多是用雜牌米摻和、經拋光機打磨再添加香精后“整容”出來的 / CFP

但這么好吃的大米,全國供不應求。據黑龍江五常市五常市農業局網站資料顯示,2015年五常市僅產出優質大米71.4萬噸,銷售額僅為54.2億元,也就是說中國市面上真正的五常大米不足10%。

聰明的中國商人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真五常大米里面混著假米充數賣,大部分壓根沒吃過日本大米的中國人,也就滿足啦。


參考文獻:

[1]衣保中, 2002, 《近代朝鮮移民與東北地區水田開發史研究》, 南京農業大學博士論文.

[2]周耀群, 1988, 《日本北海道水稻優質米育種新成果》, 《種子世界》.

[3][日]滿史會, 1988, 《滿洲開發四十年史(上卷)》, 新華出版社.

[4]Charles Frederick Remer, Foreign investments in China, 1968, Howard Fertig.

[5]Setsure Tsurushima, 1979, The Effect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on the Korean Minority in Yenpien, Korean Studies.

[6]Tochikubo, 2009, You are what you eat, Economist.

[7]五優稻4號品種系譜樹, 國家水稻數據中心, (http://www.ricedata.cn/variety/varis/605740.htm?605740).

[8]包清彬, 豬谷富雄, 2006, 《日本大米食味理化學測定》 ,《食品科技》.

[9]陳麗萍, 張大千, 2009, 《淺析日本大米品質對我省大米發展前景的思考》, 《黑龍江科技信息》.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702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143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553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20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16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40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24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70評論 0 287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709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97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84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91評論 5 35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2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07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63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03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46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