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接到我媽的電話,她告訴我弟弟被網絡詐騙了十幾萬,剛聽到這個事情,我很是氣憤。忍不住想要罵人,但是聽到電話那頭母親著急、氣憤又無奈的語氣,只能暫時壓下心中的怒火,好好的勸她事情就這樣發生了,日子還是要好好過下去。
01 高收益背后的套路
我弟說那段時間他的手頭特別拮據,工資又常常不能按時發放,再加上父母想要給他買房子,他覺得自己特別沒用,想要盡自己的一點努力,但是又沒有錢。于是他就是開始想一些辦法,能夠快速弄到錢。
只能說現在的大數據真的很懂你,你缺什么,系統就會給你推送什么。而當我弟看到一條賺錢的廣告,投100賺200,投的多賺的多。但凡有點常識的人,看到這條廣告,都會覺得這是騙人的。可是對于這個急劇缺錢想要賺到錢的我弟來說,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于是他把自己的500塊錢按照上面所說的投了進去,第二天就給他返回雙倍的錢。同時對方告訴我弟可以多投一些,投的多賺的就越多,這下徹底把我弟心里的疑慮給打消了。接下來他就按照對方的要求不斷加大投入,直到他把從同學那里借來的幾萬塊錢投進去沒有約定的時間返還之后,他才意識到自己被詐騙了。
你看這就是高收益背后的套路,利用人們的貪心,先給點甜頭,然后就一步步套路。
有獨無偶,我的一個朋友小張想要快速租到房子被騙半年的房租,事后回想整個過程,只要在每個環節,多問一個為什么,就會避免詐騙。
其實她在收到對方發過來的房屋視頻的時候,問一下什么時候可以實地考察,在對方以其他人也看中了為由要她盡快做決定,就應該懷疑一下,為什么不讓我實地考察? 在對方說要把鑰匙寄給來的時候,她并沒有思考寄來的真的是鑰匙么?而且遲遲見不到快遞員,對方多次催促讓她轉款,為什么沒有收到鑰匙,沒有見到房子就要轉賬?等她轉賬完之后,她才忽然意識到這就是個騙局。
02,我們為什么會受騙
現在,回頭看整件事情,漏洞百出,為何那么多人屢屢中招。
當面對一些外界的誘惑的時候,我們會自動的忽略到一些帶有風險的信息,只關注當對自己有切身利益的信息,這樣很容易就會做出錯誤的判斷。
就像我弟這件事,當他面對金錢緊缺時,心里、腦子里想到的都是如何能夠賺到更多的錢,只要能夠賺到錢,就能解決他面臨的所有問題,自動的屏蔽掉那些風險的因素。
而小張因為著急要找到合適的房子,在看到對方發過來的房子視頻,瞬間覺得這就是我想要的,再加上對方引導她房子的稀缺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她要租下房子的決心,忽視了常識性的錯誤,默認對方是真實的,默認對方會遵守承諾。
由此可見:人性是有很多弱點的,比如貪婪、嫉妒、優柔寡斷,容易受別人忽悠,被別人左右。
其實我弟在收到第一次返還信息時,疑慮就開始在他的心目中有所動搖,但當他三次都收到返還時,那么疑慮就徹底被打消了。這個時候他想要的利息,收益,而別人盯住是他的本金。所以才會一步一步落入別人設計好的圈套中,當別人拉黑他時,才恍然大悟。
再比如說小張如果自始至終就堅持實地考察之后再做決定,那么她被騙得幾率將會大大降低。正是因為對方見她看到視頻之后很是滿意,接著拋出其他人也想要租賃的信息,增加了租賃的競爭力與好房源的稀缺性,左右她盡快做出決定。而且為了打消她的疑慮,還派出假快遞員,這個第三方與她聯系,在一定程度上了增加了真實性,這也是最關鍵的一步。而這時候小張覺得鑰匙既然是在快遞員手里,把租金轉給對方也沒有關系,所以按照對方的要求進行了轉賬。
當然最后的結果鑰匙沒有拿到,房子沒有看到,房款卻轉到了對方的賬戶里。這就是因為人們太急于做決定,而害怕損失所跳入的誤區。
03 受騙的核心原因,是受固定行為模式的影響
按照我們的常識,沒有看到房子,拿到鑰匙,怎么就這么容易相信對方?那是因為騙子掌握了我們脆弱的本性,利用多種手段一步一步引君入甕,當你猶豫時,他會拋出一個誘餌引導你做出決定,左右你的想法。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克服脆弱,而是要了解脆弱的本性、認識脆弱本性,只有這樣,才能在面對繁華時,時刻保持冷靜的頭腦,不被被人所左右。
生活中,我們很多決定都是不假思索的,那是固定行為模式在起作用。
拿我弟來說,如果在做出決定之前,從多個方面思考一下的話,就很容易得出這不能的結論,如果賺錢都那么容易,豈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成為百萬富翁。所以千萬不要認為在周圍都是普通人的時候,只有自己很幸運和聰明。只要仔細想想就是個謊言。而往往固定行為模式就會開啟,先試試看看是真假,對方正是掌握了這一點——“三次能夠返還的話,就是真的”。
再拿小張來說,如果他在最后轉賬之前,如果能夠綜合之前的情況,從多個角度進行考慮的話,就不會做出錯誤的決定。
比如說為什么接到了快遞員的電話,卻遲遲不能拿不到快遞,為什么這個時候對方要讓我轉租金?為什么讓我等著拿快遞的旁邊剛好就有一個ATM機?為什么要求看房,對方卻一再推辭說在外地?
你看這幾個為什么思考下來,就很容易分辨出對方就是有意騙之。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說過:凡事都應當盡可能地簡單,而不是較為簡單。
所以我們一定要小心自己的固定行為模式,它會讓我們陷入思維懶惰,面對自己的不假思索,不妨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一下,是否符合常識,是否符合我們的內心,是否真正的有益于我們自己,而不是把事情想的較為簡單,忽略掉一些重要的思考。如果錯過事情本來的樣子,只能讓自己陷入不必要的風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