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歲月的便車,不知不覺中就走到了人生的這個站臺牌一一不惑之年。
回首往事,展望未來,似乎所有的跡象都在宣告一個不爭的事實~~我的人生就將要以這樣平庸的格局草草收場。盡管偶爾也想為不甘的靈魂尋找一張重新定義的表格,然而冥冥之中似乎早已回天無術。
人生不能乘坐返程車重來一次,也無法得知在下一個路口,可否會有某處轉彎的風景。只能在某個獨處的時光里,思索這前半生于我的意義------
我對父母是有意義的,一個電話、一份禮物、一次探望,都能給他們帶來無限的慰籍;我對丈夫是有意義的,一個眼神、一個依靠、一個微笑,都是他無窮的原動力;我對子女是有意義的,是他們的天空、護翼和港灣;我對周圍的人也是有意義的,給了他們無窮的快樂和力所能及的幫助……
對我自己呢?我是誰,我想要什么,我又賦予了自己什么樣的意義?
我知道我很普通,猶如山澗的一棵小樹,春天吐芽,秋天落葉,盡自己的能力汲取朝露與陽光;我也知道我很平凡,猶如宇宙間的一顆塵埃,我的存在與否不會改寫某天的新聞頭條。我只是浩浩蕩蕩的打工隊伍里最普通的一員,為了生存,在這個超速發展的城市里乞討生活。
我一路懵懵懂懂走來,又跌跌撞撞成長。在功名顯赫、家底富足的同齡人面前,我已經變得沒有勇氣討論愛好、理想及人生的價值了;在如我一樣普通的人群中,也不敢賣弄與吆喝我的小成績。但心中的渴望如同窮人壓箱底的稀缺珍寶,不敢拿出來顯擺,卻時時在心底糾結和牽掛。
我曾苛刻過我自己。我吝嗇過我的時間,為了有所學識,雖然沒有直接“懸梁錐骨”,但也無數次秉燭夜讀;我節制過我的生活,為了有所物質,我曾像守財奴管理過我的財物,盡量細水長流,量入為出;我更像成功人士的經典故事去操作過,但我至今仍只是平庸的大多數,只能按部就班。
我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我沒有足夠的執行力。在聽不到支持的聲音里,我疏忽了她們;在找不到解決方案的迷團里,我怠慢了她們;在各種所謂的借口里,我放棄了她們,當然她們也毫不留情地拋棄了我這個凡夫俗子。
40歲了,前有古人,后有來者,我已經再不是多愁善感的少婦,更不是天真無知的少女。明白了不管是登大雅之堂的牡丹,還是無人問津的田邊小草,都一樣只爭取生存的朝夕,到最后又一樣歸入塵土;明白了瑣碎的生活,才是生活的常態。
于是,在歲月的沉淀里,我不再迷失富貴與貧賤;在成長的矛盾中、我不再看重恩寵與得失,慢慢學會了淡定與坦然。
每個人的人生軌跡不同,是因為每個人追求的價值有差異,而不同的價值觀又會導致品味的迵異,自然平時的習慣也不一樣。我可以普通,但不能粗俗;我亦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再窮也要有自己的姿態,再忙也要有自己的方式。
在物欲橫流的社會里,我沒有成為貪心的購物狂;在平淡的生活里,我沒有淪為戾氣沖天的怨婦。精致的生活,離不開細心的呵護,我很感謝這么多年來一直堅持的一些好習慣。
我會在心情好的時候,從同事那里學來幾樣菜譜,或者從網上搜索幾招花樣小吃,在節假日做給家人和朋友們品嘗。既使在尋常的日子里烙個燒餅,我也忘不了放上瘦肉末和蒜末;做碗面粉疙嗒,我也忘不了煎個荷包蛋,并放上芝麻油。
閱讀 ,我巳把它當成我的人生伴侶,因為優質的書籍是作者的智慧之花,深度的學習解決了我生活中和思想上難以克服的難題。文學書籍拓寬了我的視野,靜化了我的心靈;學以致用的生活百科全書,更是為生活排憂解難的好幫手。
做手工是我平淡生活的另一個愛好,用針線編織的成品,絕不遜色于作家用文字寫出作品那樣的快樂和成就感。穿著親手鉤織的鏤空毛衣,引來無數的贊嘆,幸福的感覺溢于言表;親手制作的小布偶,無論掛在家里的哪個角落都能妙趣橫生。它們雖然不是花錢買來的高檔衣服或名牌娃娃,但給我浮躁的心靈帶來無盡的平靜與真實。
養花亦是我簡單生活的點綴。清新簡單的盆栽里,每吐一片新葉,每綻放一朵小花,都給我帶來無窮的驚喜與歡樂。
除了跟大家一樣的要工作賺錢養家外,這些就是我的生活,平淡的生活,有滋有味的生活,跟年齡無關,跟貧富無關。
有人說,現在不要再拿年齡說事兒,只要心中有夢想,再老也不遲。我似乎又可以恬不知恥的忘卻皺紋與年齡這回事,心早巳如小鳥般雀躍起來,立馬拾起兒時的夢想,開始編織起我的后半生來……
這就是我的不惑之年,人生中的又一個站臺牌!仍有夢,只是沒有了以前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