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三件事不能忍,“咳嗽、打噴嚏、摘面具”。
剛上初中的兒子現在經常找我要自由,想要可以保護隱私的空間。那個曾經天真無邪的孩童,成長為了少年。
當人開始要隱私,有想要保護的事物時,面具就會在潛移默化中戴上了而不自知,長此以往,面具融入到我們的習慣里,滲入到血液中,再難摘掉。
強行為之,會痛。
我的面具是“我很忙”。
從職場上下來,陪孩子開始,總是找不到自己的價值。
于是送完孩子去跑步,來回6公里;
回來趕緊收拾屋子,將138平方的房子收拾的一塵不染;
一切收拾妥當后,趕緊做飯接孩子回家;
強行讓他睡會午覺,趕緊送他上學;
下午要么追劇,要么和朋友們出去逛街或美容;
孩子放學,迅速準備飯菜;吃完得趕課外班的列車;
家庭作業急忙做,睡覺時間不能缺。
(我用了3個“趕緊”,1個“迅速”,1個“急忙”,周而復始的忙碌,就是之前我的日常。)
當夜已黑,萬物歸于平靜,一天也就結束了,才知道自己的每一天都好忙啊,太忙了。看似有條不穩的生活還經常像打仗……
都說夜是隱藏面具的最佳時間,但我舍不得睡啊,想尋找屬于自己的心之所向,刷劇也好,看書也好,學習也罷,總之是舍不得睡下。于是讓忙碌歸于平靜,變成了熬夜成癡的“夜貓子”。
這樣的忙碌,并沒有讓內情平靜多少,反而增加了更多的焦燥和不確定,就像水中浮萍無根一般,走不進河水的心里呀。
但面具就這樣帶上了,王先生怕我在家無聊,我說我每天忙得像個陀螺,他安心的笑了,這就好,我就希望將你保護的好好的,安心照顧家,照顧孩子。
遠方的媽媽打來電話,問孩子上學了,你都忙些什么呀?我將我一天的所做告訴媽媽,他欣慰說:“有事可忙就好,別讓書白讀了就行……”
職場上的朋友知道我的忙碌后,說:“我最羨慕的日子就是你這種一眼能望到頭的日子。”
我說:“好吧,我們就像那圍城里的人,你想進來,我想出去。”
……
我托了托我的面具,將它帶的更端正些。
面具就這樣融入我的血液,讓我欣慰,讓我享受。卻讓我心無定所,依然無根無涯。
我這么忙?也不能讓我知足,安定我心?
你們說:心是不是個奇怪的事物,面具走不進心里。
直到我開始自由書寫,解開了心結,我敢于摘下面具了。不痛,還很舒爽,我的忙碌變成了真正的忙碌,內心的充實讓心飛翔。這種感覺,真好……
我如夢初醒,勇敢的摘下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