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機學習002:即插即用的利潤單元
今天去見了麥子熟了的收入負責人楊老師,聊到這個概念。
麥子熟了10個人的團隊,300萬0~5歲的垂直職場人粉絲,一年的收入至少是兩千萬,年人效比兩百萬。
而且,這是我見過價值觀最正的一個公號團隊。
聊到以下幾點:
一、取舍
找到商業平衡點是取舍,堅守價值觀是取舍,明知道有一個課的數據表現能非常好, 但就是不去做,更是需要魄力。
“我們的課賣的不好,但每一個課都要我們自己買過單,認真學習過一遍,有收獲之后,才會推薦給用戶。”
夢帆也是如此,因為學霸課和情緒管理課程質量差強人意,但是因為自己的文案,讓更多人為此買單,然后看到齊刷刷的差評的時候,就會感到“業障難除”。這可能是她轉到產品的其中一個緣由。
價值觀“守正”的人,更容易受人尊重。
二、利潤單元
“我們要做一個即插即用的利潤單元”“因此,紅杉,微影這些頭部資本都想投資,但都拒絕了。”
守好自己的流量池,服務好自己的用戶,成為一個即插即用的利潤單元。
這個概念我第一次聽到,但是比起之前的超級個體,會更吸引現在的我。
因為,我未來半年想做的,就是成為組織里的“利潤單元”之所以說利潤,是因為我是給組織帶來營收的,之所以說單元,是因為將來肯定不是我一個人。
而我也一定,要成為一個有價值觀的MCN。把最優質的內容,匹配給最適合的平臺,用自己的能力去滿足對方的真實需求,如果一直盯著對方的口袋,動作就會變形。
三、個人魅力的秘密
有故事的人,令人敬佩。
說來也巧,在見到楊老師的第一眼,他正坐在輪椅上和Kyle聊天。我一眼就認出了Kyle,很佩服的一位90后創業者。沒想到的是,在半年之前以十點課堂小兵的身份和Kyle吃了頓飯而已,他也直接喊出了我的名字。
Kyle在吃飯的時候講了他的創業經歷:大學的時候就賺到了第一個50萬,畢業后去國企拿5K,一邊開始自己寫公眾號,自己現在的合伙人放棄了美國的博士學位,回來做公號內容負責人,17年起步,到現在矩陣粉絲過千萬...
楊老師更傳奇:84年生人,03年就開始在新浪工作,經歷了互聯網浪潮最輝煌的第一個十年,因為自己特別喜歡美食,辭職自己開餐廳,過程中腿受了很重的傷,坐了5年的輪椅,但是似乎絲毫不影響他的心態和工作。
前后為3家創業公司擬定商業變現方案,前兩家都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麥子是第三家。
故事,是一切打動人的秘密,學會講自己的故事,就學會了個人品牌。
就容易吸引到你想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