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我告訴一個求知欲很強的朋友,《前世今生》給我很多收獲,輪回理論解了我很多的迷茫。這位朋友便問我:那你是不是可以面對一切,再也沒有困惑了?
? 朋友問我這話時,眼里閃爍著急切的期待,可我一句‘‘怎么可能呢’’就讓她的眼神驀然黯淡,后面我再說什么她似乎都聽不太進,只拖了一聲長長的滿是失望的‘‘哦’’來應付我,我聽到了她的心聲:‘‘既然這書讀了也還是有困惑,那它同一般的書又有什么不同?算了,看來讀了也沒多大意思。’’
? 很多時候,我感覺自己缺乏溝通能力,我不知道如何讓別人理解我內心的感受,我也無法把自己的感悟傳達給別人,可是我知道,我其實是有傾訴的欲望的,我希望和愛人、朋友熱烈地討論,希望有人理解我的話并產生共鳴,這對我來說是人生的樂趣,會讓我感受到此生的意義,為此,我也希望將自己的感想不停地寫下去。
? 人生有很多的困惑,似乎永遠也解決不完,《十萬個為什么》答不盡所有的問題,《百科全書》隔些年代便要重新編輯,因為人們在解決困惑的過程中又總結了新的知識。人類存在一天,問題便也存在一天,我現在可以確定,我不會再抱讀一本書便能解決所有困惑的希望,也不再渴望遇到一個能完全教導我怎么做的人,雖然有時會‘‘聽君一席言,勝讀十年書’’,但書是一輩子也讀不完的,而且既定的知識也是要更新的,所以我們除了要讀更多的書,交往更多的人,經歷更多的事,還要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尋找才行。
? ?近來,我經常在微信看到朋友們轉發一些“心若簡單,人就快樂”的心靈雞湯,我看了,也認為說得是極好的,但是,我又發現身邊有些朋友把它理解得有些片面了,他們很表淺地認為人不能想太多,生活、做人都要盡量簡單些才好。
? ?生活是只要自己感覺舒適就行,不必太繁瑣太奢侈,繁瑣自己受累,奢侈必定占用他人資源,所以人們常說浪費也是犯罪;而做人,確實不必太精明,我們都知道,“人算不如天算”,《紅樓夢》中評論王熙鳳“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說的也正是這個道理。但是,一個人若是整天什么都不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那樣消極的態度肯定也是不好的,正如輪回理論中說的那樣,人生是帶著功課的,若是這輩子在這個問題上被絆住,下輩子還得面對同樣的問題,總之,做人,由不得你什么都不想,你必須通過思考才能解決問題,通過解決問題才能一步步前進來到更高的靈魂層次。我們的靈魂站得越高,風景必然也是越好,所以,古人早就說了,“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因此,雞湯提倡的心之簡單,我認為并不是指不要思考,而是指少些權衡和算計。
? 人大凡要作決定時,都要對利弊進行權衡,這本無可厚非,但若權衡再三難下決定,那不管是主觀原因還是客觀原因,都不是好事;要是權衡之后,發現需要算計別人才可獲利,然后費盡心機,挖坑埋雷,那個更是要命,搞不好就炸了自己。所以過份權衡和精明算計是要不得的,但思考卻萬萬不能停止。
? 《論語》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因此就有了“一日三省”的成語。一個人每天多次地進行自我反省肯定是有好處的,我們可以隨時總結,看看哪些事情做得接近完美,自己高興還皆大歡喜;哪些事情是因為失誤,還是觀念問題,或者是技巧問題辦得讓自己窩心,甚至還影響了別人。如果人人真的都能如此做,我相信不僅個人能獲得成長與進步,社會必定也能前進一大步。所以我現在基本上每天都要想想自己的所作所為。
? ?比如我和老公的相處,人人都說我老公性子慢,脾氣好,肯讓我,說我是嫁了個好老公。這確實也是他的一個優點,但他的缺點是不喜歡看書,不喜歡思考,也不喜歡一切新事物。最夸張的是我們剛結婚那會,我想讓他幫我在畚箕上釘一根木桿,這樣畚垃圾時就不用彎下身了。二十多年前,物資沒現在這么豐富,畚箕都是那種不帶把的鐵皮的,老公沒見過帶把的畚箕,就埋怨我年輕輕的連彎個腰都懶,他堅決不愿意干這個活,認為鐵皮畚箕配個木頭桿子,那是不倫不類。我非常生氣,又說不服他,于是就大吵大鬧,認為他不夠愛我,連這樣的小事都不肯為我做,傷心得一塌糊涂。老公脾氣確實是好,罵不還口,打不還手,旁人看我為一件小事鬧這么厲害,當然也都要認為我脾氣不好,性子急,有這樣的老公還身在福中不知福。
? 二十多年來,我和老公的相處其實就一直卡在類似的事件上了。畚箕的事件是以老公后來在朋友家看到了一個釘著木柄的畚箕回來后也心甘情愿釘上而告終的,但是其它的事情,我找不到我需要的那個樣本啊,于是我們的生活就一直固定在這個模式:爭吵-他在言語上退讓-我聽從朋友的勸解想想好脾氣老公的好處-我在事情本質上退讓-他落個脾氣好我落個脾氣差的名聲-下一次意見不同的時候繼續爭吵。
? 我兒子是個有智慧的孩子,兒子說:你什么事都要拉上爸爸做什么呢?每個人有不同的想法要相互尊重,別什么事都往他不愛你了上面扯,什么事情,誰感覺不舒服問題就在誰那兒,誰就需要改變。你想做什么事情,你自己去做就行啊,這樣你才可以活出自己。比如你老愛迷路不敢一個人出去,現在去哪都可以導航,你怕什么呢,你可以自己出去玩,先從近一點的地方試試,等你嘗試了,感覺自己什么都行,哪里還有空生爸爸的氣呢?
? 我覺得兒子說得有理,尤其是誰覺得不舒服誰就需要改變這個觀點,讓我想到獨木橋上互不相讓的兩頭牛,大家都不退,那就只有掉下去。如果有一條牛覺得老頂著不舒服,能夠想辦法朝后退了,那僵局也就解了。
? 我們吵架的時候,老公從不愿意去想想爭吵的原因,想想他所堅持的那個觀點是不是值得如此執著,想想他的觀點是不是也存在改變的可能性,對他來說,任何改變都能要了他的命一般,他總認為他不開口不讓戰爭升級就是最大的退讓,固然他這樣做對解決問題是不起作用的。而我說老公是個不愿思考的人,卻不曾想過自己犯的其實也是相同的錯誤。我總是停留在惱怒老公死不悔改而難過上,想盡了辦法要改造他,卻也沒有認真思考他為什么會這樣,我自己怎么改變才能打破這個局面。
? ?所以說人往往都是和手電筒一樣只照別人不照自己的,多年來,很可笑的,我一直罵老公:瞧瞧你這個腦袋,是花崗巖做的嗎?你怎么就那么頑固!你就不能多想一想嗎?而老公訓我的時候,用詞如出一轍:誰跟你似的腦子那么簡單,我和你說了多少次了,遇事用點腦子多想想不行嗎?你提出的這種方案,用腳趾頭想想都是不可行的!
? ?往往在同一件事情上,我們同時指責對方不用腦子,我也是直到現在才發現這個可笑的狀態的。所以說到底,我們都是不會思考的人,我們都只希望別人通過我們所謂的思考能想得和自己所想的一樣。
? 老公是那種絕不愿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我現在也可以理解他了,其實在我們這個國家是非常鼓勵這種思維模式的,從小大人就告誡我們,“槍打出頭鳥”,“出頭的椽子先爛”,老公這種根深蒂固的凡事不愿做第一個的想法,其實是很正常的,而我自己認為喜歡創新是好事,身邊的人卻視我為異類。當然,現在我也并不認為自己就是錯誤的,不過,《前世今生》告訴我,要有耐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功課要做,別人替代不得。老公固然有他需要改善的地方,但我自己的功課還沒完成,又有什么資格對他拔苗助長呢?
? ?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真正的思考則是獲得知識的必備條件。蘋果打過多少人的頭,唯有牛頓想到那么多。我們的靈魂要更上一層樓,真的也離不開思索。如果我們能養成善于思索的習慣,(自己思索,而不是讓別人去想想)我們會發現,真理其實特簡單,它就在我們身邊,一花一木,日月雨露,風吹草動,云卷云舒,自然界的任何事物和變化,其實都是上帝通過它們展示給我們的真理。
? ?早晨,當我走過河邊時,發現垂柳與早櫻的形狀是如此不同,可它們哪一個都是如此之美,當它們間隔種在河邊的時候,一紅一綠,紅綠相間,更是美。轉頭看看另一邊黃的油菜花,黑的蠶豆花,包括那些叫不出名字的雜草,都是那么美麗,而大煞風景的是那些扔在草叢中的垃圾。
? 于是,我聽到上帝在對我說:人與人是大不相同的,唯不同,才更美。每個人都是美好的,而偏執、對不同的恐懼與排斥,正是那扔在草叢中的垃圾,就是它,破壞了我們的心情,也破壞了人間的美景。
?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我希望自己,也希望親人們及所有的靈魂都能上到更高的階層,我愿通過不停的思考來提升自己,也愿把我的心得分享給每一個人。
以上寫于2017年4月5日。以后不再寫專門的讀后感,但輪回理念已深入我心,我想,我以后寫的每一篇文章,也許都可以算作是對輪回學說的繼續探討和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