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選擇》的作者是史蒂芬·柯維,他的成名作《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影響了全球大量成功人士。
這本書是柯維去世前寫的最后一本書,他把之前的7個習慣濃縮成一件事,那就是隨時隨地能夠做出第3選擇。你可以把第3選擇當做一種人生信仰,也可以僅僅當做一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柯維受孔子影響很大,所以《第3選擇》可以被看做是他老人家“吾道一以貫之”的集大成作。
什么是“第3選擇”?
面對任何問題,普通人都會產生兩種選擇:
打或者逃;
我贏或者你贏;
反抗或者忍受;
成功或者失敗;
支持或者反對……
這兩種選擇的思維為這個世界帶來了大量的紛爭和成本,我們每天都在忙于說服別人,打敗別人,討好別人或者教育別人。
為什么不試試“第3選擇”?
我們協同,一起達成另一個更好的結局。
比如:一位母親聽說孩子的音樂課取消了,她怒氣沖沖地找到老師想知道為什么。老師說原因是政府要求提高閱讀和數學的時間。她本想抨擊政府,但突然問了一個問題:“肯定有辦法讓孩子們同時學習音樂和基礎課。”老師眨了眨眼睛說:“當然,音樂包含著數學思維。”于是,愛好音樂的家長和一個愿意研究的老師合作開發出了一系列通過音樂講授基礎課的課程。
這就是一個“第3選擇”。
尋求協同思維模式
思維模式一:我看到自己。將自己看做一個有獨立判斷力和行為能力的獨一無二的個體。聽起來很容易,但事實上我們常常只看到自己的身份和所代表的派別,常常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身不由己的。所以,遇到難題就會告訴自己“沒辦法,只能這樣了”。這樣輕易放棄自己選擇的權利,你是無法看到自己的。
(未完待續)
? 截選于樊登速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