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 ? ? ? ? ? ? ? 蘇幕遮·懷舊

? ? ? ? ? ? ? ? ? ? ? ?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注釋]

⑴蘇幕遮:原唐教坊曲名,來自西域,后用作詞牌名。又名“云霧斂”“鬢云松令”。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⑵“波上”句:江波之上籠罩著一層翠色的寒煙。煙本呈白色,因其上連碧天,下接綠波,遠望即與碧天同色,正所謂“秋水共長天一色”。

⑶“芳草”二句:意思是,草地綿延到天涯,似乎比斜陽更遙遠。“芳草”常暗指故鄉,因此,這兩句有感嘆故鄉遙遠之意。

⑷黯鄉魂:因思念家鄉而黯然傷神。黯,形容心情憂郁。鄉魂,即思鄉的情思。語出江淹 《別賦》:“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⑸追旅思(sì):撇不開羈旅的愁思。追,追隨,這里有纏住不放的意思。旅思,旅居在外的愁思。思,心緒,情懷。

? 意譯

? ? ? 青碧的天空中,白云飄蕩;廣闊的大地上,落葉一片金黃;這秋色鋪天蓋地,一直延伸到水面上,與水波一起綿延蕩漾;水波上的水霧朦朧氤氳,青翠中透著一股寒氣。夕陽映照著遠山,倒映在水中,秋水與長天相接;可惱的是那綿綿青草,鋪展到夕陽之外的遠方,那遠方有我的家鄉啊!

? ? ? 思鄉使我黯然神傷,旅途的愁思也纏繞不休。如何才能排遣我思鄉的愁苦啊,除非是每天夜里多做一會兒關于家鄉的美夢。夢不成之時,夢醒之后,明月之夜,不要一個人登上高樓,憑欄遙望故鄉,那會更加增添惆悵;不如舉起酒杯來澆滅思戀的愁苦吧,哪知道,酒一入腸,每一點一滴都化作了思念家鄉的眼淚。

? 賞析

? ? ? 這首詞的題目有三種,《蘇幕遮·碧云天》《蘇幕遮·恨別》《蘇幕遮·懷舊》。我認同第三個題目,“舊”,據考證,應該是詞人1040—1043,西北戍邊防西夏的這一時段。在這一時段,他還寫了著名詞作《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那么“懷”是什么時候“懷”呢?董平在《西湖波上寒煙翠》一文中,從景物地理特征、敘事字里行間、思想感情三個角度分析認為,應該是皇祐二年(1050)在杭州所做。這個是否是定論,還需要考證,但由此可以推知,詞人的“追旅思”的感情是及其復雜的。

? ? ? 上闋寫景:境界擴大,色彩秾麗。作者選取六個意象,碧云、黃葉、秋波、寒煙、斜陽、芳草。寫景由上而下,由近及遠,由景而情。看似平常之秋景,普通的詞句,經詞人巧妙組合——頭頂是碧藍、高遠的天空,腳下是金黃、廣闊的大地,眼前水波上翠色的寒煙氤氳,遠處夕陽的金輝映照著山,水,又與天相接,這秋色真是際天極地,色彩鮮明。更妙的是結句,詞人化用李煜《清平樂》中“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之句。放飛想象,抱怨“芳草”鋪展到遠方,惹起了詞人的思鄉之情——我的家鄉也已入秋,我卻不能欣賞到家鄉的秋景;有游子回鄉了吧,家鄉的親人在盼望著我回家吧……使這句既成為上闋寫景的點睛之筆,又是下闋抒情的引子,并且使詞所描繪的空間無限擴大。

? ? ? 秋天,“碧云天”,顯得更高,更遼遠;“黃葉地”,由于草木開始凋零而顯得更空曠,更廣闊。立于這樣的天地間,曾經被西夏稱為“胸中有數萬甲兵”的軍將,作為參與慶歷新政“奮不顧身”于天下的官員的詞人,也不會不頓生巨大的蒼涼感吧;加上水汽中透出的寒意,以及詞人此時被貶謫的身份,回想曾經的雄心壯志,一定會思潮起伏吧。所以我覺得,上闋擴大、秾麗的景,已經為下闕的抒情蓄足了勢,“芳草”句不過是詞人有節制地巧妙地開的一個閘門而已。

? ? 下闋抒情:真摯、濃烈,愁腸百轉。首句直抒胸臆,“黯鄉魂”,一個“黯”字,重濁中,傳達出強烈的思念之情,“鄉魂”,感覺思鄉之情深入骨髓;“追旅思”一個“追”字,把旅途中的愁思擬人化,它一直糾纏著詞人,無休無止,甚至像毒蛇一樣盤踞心里,嚙噬心靈。這愁思不像《塞下秋來風景異》中的那么純粹——思鄉與建功立業之矛盾,能很快做出抉擇:“燕然未勒歸無計”,即使是“將軍白發征夫淚”也會毫不猶豫地堅持。而現在,慶歷新政失敗,自己是被貶之人。回鄉,不能;建功立業,只能是煎熬自己的美好愿望,所以詞人才會如此惆悵。接下來“夜夜除非”,從反面入筆,達到更強烈的藝術效果——愁思很難成眠。那這日復一日的漫漫長夜如何熬過呢?“明月樓高休獨倚”——盡管自然景象如許誘人,卻因獨自一人形單影只,不能獨倚高樓而愈增悵惘之情。詞人不知道有過多少次的嘗試,多少次的苦悶,多少次的痛楚,才會對自己發出這樣的警告。無可奈何之下,唯有寄希望于酒杯,希望能在酒醉中得到暫時的麻醉與排遣。哪知道,酒入愁腸,每一點每一滴,都化成了相思的滴滴眼淚。最后一句“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比“舉杯澆愁愁更愁”更形象,使抒情達到高潮。詞人的愁思真是濃得化不開,揪心揪肺,攝人心魄。

? ? ? ? 回味全詞,詞人的感情雖不似劉禹錫那般樂觀激進——“晴空一鶴排云上,別引詩情到碧霄”;卻也不像大多數“秋思”詩詞那樣“逢秋悲寂寥”,比如,? 同樣是意象的組合,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讓人“斷腸”。而范仲淹在《蘇幕遮》中,除了濃濃的秋意之外,除了濃烈的愁思之外,我們很難產生很錐心的感傷。

? ? ? 古詩文網評價說“這首詞的主要特點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筆力抒寫低回宛轉的愁思,聲情并茂,意境宏深,與一般婉約派的詞風確乎有所不同。清人譚獻譽之為‘大筆振迅’之作(《譚評詞辨》),實屬確有見地的公允評價。”

范文正先生的詞作為什么“與一般婉約派的詞風確乎有所不同”呢?我略作了考證:

1.與作者的性格與審美情趣有關。《宋史·范仲淹傳》記載,他“性內剛外和”“每感激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他少孤刻苦自厲的成長歷程,培養起堅強、擔當、慨然天下的性格。在文學審美上,他受孟子、曹丕、陸機、劉勰等“文氣”說影響較深。孟子講“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提出“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認為“神居胸臆,而志氣充其關鍵”“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心慮言辭,神之用也。率志委和,則理融而情暢”。他的經歷、性格培養起他特定的“氣質”,這種特定的精神氣質,表現在作品中,多有境界開闊,遣詞爽利,文氣暢達、情感真切自然之感,少受花間詞的影響。不管是讀他的詩,如《江上漁者》,還是詞《漁家傲·秋思》《蘇幕遮·懷舊》,還是文《岳陽樓記》,都有這種自然真切,柔情中有豪邁,豪邁中有溫情的審美感。

2.與作者的政治胸懷有關。作為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樣憂樂天下情懷的士子,作為被西夏稱為“胸中有數萬甲兵”的軍將,作為參與慶歷新政“奮不顧身”于天下的官員,范仲淹的情懷不是淺吟低唱,不是哀婉纏綿,也就是他不屬于小我的“小時代”,而是屬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大時代”。所以,他的思鄉情,也掩蓋不住慷慨悲壯。

人云,知人而論文,知時而論文。結合范仲淹的成長經歷、性格特點、審美趣味、胸中抱負,我們發現,范先生《蘇幕遮》中的寸斷的思鄉情,不只是個人的,還有著“何以家為”的家國情,所以這種情,與其說是悲苦不如說是悲壯。這種情,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而是真切之說。唯其“真”與“壯”才有了這首詞獨特的歷史位置與獨特的審美感受。

? ? ? ? 我,作為一個小老百姓。詞人那種糾纏不休的家國情,體會得不多也不深。但立于廣闊天地間,頓覺自己渺小如蟻;頓覺自稱“萬物靈長”的人類,面對天地,無能為力處還太多太多,我是有很多次體會的。下面是我今夏游青海后寫的一些文字:

? ? ? ? ……我們的行程是坐飛機到蘭州,轉乘汽車到西寧。飛機一進入甘肅省,腳下的蒼涼便令我心潮澎湃。先是出現一邊光禿一邊綠的“陰陽”山,接著是莽莽蒼蒼的禿嶺,只有偶爾山谷有水的地方,才會有一些綠帶,有幾戶人家。黃河,在這一帶,也不過是一條黃水溝。我不禁想起人類上天、入海的壯舉。這禿嶺,恐怕暫時是我們人類無能為力的了。

? 坐汽車前往西寧,那禿嶺就看得更真切了。它高大兀立,綿延不絕,卻幾乎寸草不生。并且,它不是黃土高原上那種粘度高、堅固的黃土,而是灰色的沙土。真是“一盤散沙”,沒有任何用處。令我想起了《星河艦隊》的背景,這樣的地方還有一個用處——拍奇幻的電影。

? ? ? ? 青海的荒山,還不止一種模樣。從西寧去祁連縣,出西寧城不遠,又是嶙峋的石峰荒原......

……我更感謝青海,讓我回頭敬仰中華民族先人的大智慧——敬畏天,敬畏地,做好人的本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797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179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628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42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44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48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40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85評論 0 287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717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602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94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316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45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18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71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14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50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