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戶為中心”是互聯網產品的共識,而如何了解用戶需求,往往傳統的方法非常管用。“用戶深訪”,用大白話說就是找典型目標用戶聊天,是與用戶建立聯系、了解需求的最直接方式。
本文將帶你走進用戶深度訪問的大門,幫你解決你所有的困惑。
一、什么是用戶深訪?
用戶深訪是一種無結構的、直接的、一對一的訪問形式。訪問過程中,由掌握高級訪談技巧的調查員對調查對象進行深入的訪問,用以揭示對某一問題的潛在動機、態度、情感以及行為目的的行為。
二、為什么要進行用戶深訪?
1.通過深入了解用戶的真實需求,驗證產品初步方案的可行性,確認初步方案的優缺點,避免主觀臆斷;
2.挖掘用戶潛在需求;
3.更好地確認用戶需求、用戶痛點、目標用戶、產品定位,以提升產品、以及活動方案的可行性。
三、如何能讓每一次用戶深訪成本更低?價值更大?效率更高?
這是本文的重點以及難點,下面將一一的來說明。
(1)明確深訪的目的與需求:
針對為什么要進行此次訪談的核心目的,一定要明確清楚。當時我在做訪談之前,我和我的小伙伴采取先做加法,后做減法,將我們本次需要了解的點,一條條整理明確出來。
我們當時是在做一個口語的項目,可以參考的維度:學習興趣、時長、愛好、承擔的學習費用區間、希望的學習模式等等,需要直擊你與用戶共同的需求點。
(2)具有代表性的訪問用戶篩選:
每一款產品,都擁有萬以上的用戶,我們不可能對每一個用戶進行訪問,徒加我們的成本。所以降低訪問成本,提高深訪效率就變得尤為重要。
作為一款口語視頻一對一的產品,我們當時定位的用戶群體在18周歲到30周歲之間,雖然僅僅隔了12年頭,卻有你無法想象的不同,所以必須要進行代表性的維度細分,再此列舉一下當時主要參考的幾個維度,進行篩選:
(3)進行訪談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1. 充足的準備。關于本次訪談的大綱了如指掌;你是否對訪問用戶的背景、年齡、興趣愛好了解。
2. 所談內容的順序可以視情況進行前后調整,切不可認為用戶在回答一個問題有涉略另一個問題,就將其他問題忽略。
3. 控制時間,糾正跑題,一次高質量的訪談盡量控制在30分鐘左右。
深度訪談鼓勵自由發揮,所以容易跑題,發現被訪者跑題,要將他誘導回來,切不可直接打斷拉回。
4. 得出的答案要有明確性。這一點類似于問卷調查的開放題,對所有問題一定要得出具體的信息點、具體的傾向性。
5. 營造一種輕松、愉快、友好的氣氛,使被訪者感到舒適沒有拘束,暢所欲言。針對一些敏感性的問題,設計好提問方式。
6. 注意到用戶的肢體語言。訪談遇到過這樣的一個用戶,18歲,男性,高三的學生。從訪談之初說話就很少,對我問題回答也只是簡單的應付,基本沒有跟我進行深度談話的意思。我想生澀可能是這個年齡的人對社會的一種表現,他交抱于胸前的雙臂也反映了他的某種心理狀態。這種身體語言可以解讀為封閉的心理。
人類學家雷·博威斯特(Ray Birdwhistell)針對人與人之間發生的非語言交流,曾經發現:在一次面對面的交流中,語言所傳遞的信息量在總信息量中所占的份額還不到35%,剩下的超過65%的信息都是通過非語言交流方式,即肢體語言完成的。所以,在與用戶交流過程中,對身體語言的觀察是深入了解用戶的非常重要的手段。面對18歲高三學生的表現,應該想辦法讓他放松起來,才有助于在談話中得到更多的信息。
(4)提問的技巧:
提問的重要作用在于:引起被訪問者的注意,為被訪問者的思考提供既定的方向可以獲得自已希望得到的信息,和不了解的內容,可以傳達自己的感受,引起對方思考,可以控制訪談方向,使話題僅靠主題。
1. 提問的類型:
封閉式提問:在一定范圍內引出肯定或者否定的答復提問。
這種提問,可獲得特定的資料,而一般情況下被訪者也不需要太多的思考過程和時間即可答復,當然,提問時會產生一定的壓力。
開放式提問:在廣泛領域能引出廣泛的提問。這類提問通常是無法用“是”或“否”等簡單的字句回答。
例如:請問,您對我公司的印象如何?
由于開放式的問題不限定答復范圍素以被訪問者可以場所語言,提問者也可以得到廣泛的信息。
婉轉式提問:在一些敏感性的問題上,采用婉轉的語氣或者詞句進行的提問,這樣既可以避免難堪,又同時可以達到你的目的(例如兩性用品類的產品)。
澄清式訪問:針對對方答復重復措辭,使對方能夠證實或者補充原先答復的一種提問。
例如:您剛才說您,以前在使用51talk,那請問您現在是否在使用呢?
引導式訪問:具有強烈的暗示性的訪問,主要是為了引導用戶一步步走上問題。此提問適合跑題之后,將用戶引導回正題。
2.提問的時機
a.在被訪問者發言之后提問,在被訪問者發言的時候,哪怕有一些跑題,也不要打斷他,因為打斷別人說話是不禮貌的,容易引起反感。在被訪問者發言時,我們要認真做好筆記,切不可認為有些語言自以為了解和能記住,就忽略掉。
b.在被訪問者發言停頓或者間歇時進行提問。主要是針對跑題或者發言過于瑣碎時,及時糾正。
3.提問的其他注意事項:
a.注意提問的速度,提問時不要語速過快,也不要語速過慢。保持和領導匯報工作時的語速剛剛好。
b.注意被訪者的心境變化,針對不同的問題,按被訪者當時心態變化提出,重點的問題事宜安排的談話興奮期提出。
c.提問后給出回答的時間。盡量保持問題的連續性,照顧問題之間的邏輯關系。不能忽左忽右,讓被提問者無所適從。
四、用戶訪談后
訪談結束后,需要及時整理訪談紀要,輸出給需求方。如果在產品的研發設計過程中,寫訪談報告輸出給到需求方可能會比較慢,所以一次及時的用研會議溝通,反饋討論用戶的想法,是不錯的選擇。當然,如果是上線后的產品,在不是很緊急的情況下,報告還是更加正規且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