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27歲,別人用青澀二字形容我,卻覺得異常諷刺。
部門合并到其他部門,新領導與我們溝通,對我的評價用了“可愛”二字,后來斟酌,總覺得被人拿住了短處。
想到以后要與新同事相處,莫名地對昔日同事保留了足夠依賴情緒,不再覺得他很煩,所有相處畫面都被圓角柔化了,成了一種美好的回憶。甚至希望他和新領導能把薪資談妥,留下來。可是他也需要發展,我若違心說些挽留的話,心里也會不安。
新領導問我今后發展方向,覺得很難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幸虧他給出了三個選擇,所以隨便選了兩年前的職業發現方向。
選完之后,突然覺得下一秒真的無法預料,充滿變數,連愛好都這么飄忽不定。
三年前剛入培訓,大有展開拳腳,努力拼搏的架勢。過了一年以后來到這家公司,把培訓當作終身職業的心態又鞏固了下,經常氣勢高昂地在朋友圈曬,還給自己定了目標:下半年要成為講師巴拉巴拉的。
到如今,做了三年培訓,沒有任何長進,反而覺得更加蠢笨了,是真的有點疲了。或許一開始就是自己被自己趕鴨子上架的,不行偏被職業生涯規劃這么個高大上的詞所蒙蔽,以為踏入一個崗位堅持下去,結果就是好的。
但卻事與愿違。
或者就是偏狹的眼界妨礙了自己全面的考慮,處在一個部門,什么崗位重要,什么崗位自然就是部門底層人員的奮斗目標,別談其他的花樣目標,別人都是這個目標,你為何另類?!
趕鴨子上架的結局就是,別人都成功了,你還在原地踏步,別人利用自身的優勢成為了部門舉足輕重的人物,你還在自我哀憐一身技能無處施展。
早就知道結局還要抱有希望,就像暗戀一人表白失敗多次還要裝作無所謂,繼續逗逼著說還是做朋友比較合適。
或許,就是自己拖延癥害的。
也許,我現在的目標依然會在哪一天被擱置,被疲憊。我依然會是個時常覺得為了父母,為了兒子,甚至是為了老公要努力啊的拖延癥患者。
突然就覺得好難過,埋怨自己為何還有閑心浪費時間,為何不去完整地投入一場自我鍛造的訓練當中。看著別人的成功,眼饞,看著別人的工資,心動,看著別人的自信,無地自容。
所以,驀然間,回想到中學時代,自己似乎蔥中學開始,便掉入一種漩渦,每換一個環境和班主任,一開始的成績很顯著,后來就越來越普通。
來到這家公司的最初也是這樣,如果想好,就要重新開始,才能保持新鮮動力,有那么一點成績。
嗯,這似乎是一個理由,其實最主要的還是自己無法長久規劃一個美好的未來,并為其負責。
今年,我27歲了,是當初領導面試我時她的年紀,那個時候她27,我24,她是經理,我現在仍然是個專員,只不過前面加了個“高”,資深是給被熬出去的時間一個交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