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一個有十幾年學習經驗的我,回首過去的學習經歷,竟然發現學校里面學習的知識,除了小學最基本的加減乘除,別的基本上忘得干干凈凈。十幾年的學習生涯,對于我來說,只是考出一個個成績來敲開更高一級學校的大門。學習似乎是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詞,幸好遇到《學會學習》這本書,讓我對學習有了更深一層的思考。
? 看完全書,留給我的是關于學習的兩件事:學習之“道”與學習之“術”。
? ? 學習之“道”
? 學習之“道”,就是學習的理念,對待學習的態度。理念決定行動,良好的學習理念,是學習的精神支柱,特別是在學習遇到困難和瓶頸的時候,支撐自己堅持下去。學習有哪些“道”呢?
? 第一、學習有方法。很多時候,我們學不好,不是因為能力不行、智商不夠,而是沒有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法。就算你做不好,也不代表你沒有這方面的天賦,也許只是你的“方法”不對。
? 第二、學習有目的。學一樣東西,無非是以為要么有用,要么喜歡。最糟糕的是你既不“需要”,也不“喜歡”,這樣的學習,我敢保證你堅持不下去,更談不上學到什么東西。
? 第三、學習有態度。這里的態度不是說熬夜做多少題,看多少書。而是對身邊的事物,保持一個開放、接納、主動的心態,像小孩子一樣對周遭充滿好奇。千萬不要因為不了解而不感興趣,甚至主觀上采取負面評價,這樣只會切斷學習的源頭,讓你變得越來越狹隘。在不了解一件事物時,做一個積極的預設判斷要優于消極的預設判斷。
? ? 學習之“術”
? 學習之術,就是學習的方法技巧。掌握了學習的技巧方法,會讓學習事半功倍,學習的樂趣也會隨之產生。書中列舉了十六位名人的學習方法,這些學習方法是作者從名人傳記中,研究他們遇到人生的轉折點時,以什么樣的契機完成一步步跨越,又找到哪些突破點幫助他們完成人生“轉變”。其實作者的這種人物傳記閱讀法,也頗為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
? 第一、命名思考法。總覺得自己抓不到重點?嘗試下給事物取個簡短精悍的名字吧。命名思考法有助于你抓住事物的本質,還能鍛煉語言歸納總結能力。
? 第二、快速回答法。學習之“道”中已經說過,要培養學習的主動積極態度。你不去主動探索求知,知識也不會白白掉進你的腦子里。快速回答法是培養學習主動性的有效方法,面對問題時,不要拖延、不要逃避,快速想出一條答案,不管這個答案好或壞,只要有答案就行了。這個習慣,可以殺掉你腦袋中的懶蟲,相信,有了一個答案后,你還會在和別人的交流過程中,冒出第二個第三個想法,你會有付諸實踐的沖動,不然怎么也對不起為此浪費的腦細胞啊!
? 第三、一氣呵成法。以學習外語為例:當你準備學習一門外語時,可以簡單學習一些基礎知識,然后對照字典通讀一篇以這門外語寫成、你所熟知的故事,重復兩到三遍,你會煥然大悟:“原來翻譯是這樣實現的啊!”。這個方法可以讓人在學習之初迅速建立自信心。
第四、重視體能鍛煉。這條雖然寫在最后,但絕對非常重要。學習不僅僅是腦力勞動,更是一種體力勞動。作家村上村樹這樣說:“你需要坐在書桌前,將注意力像激光一般集中于一點。從無到有,用現象力編織出一個完整的故事,精心挑選故事中的每一個詞,掌控故事走向,讓它不偏離正確的方向。這些工作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消耗比你想象的更多的能量。”體力好的人做事更有毅力,而學習恰恰是一件需要毅力的事。運動能夠改造大腦,讓你的思路更加敏捷活躍。
? 學習的理念和技能當然遠遠不止這些,但不管怎么樣,最重要的是找到合適自己的方法。常常回憶一下自己的學習習慣、行動模式以及思維傾向,如“用什么方法記得最快”“在什么地方注意力更集中”“在什么時候最有干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且持續不斷訓練下去,你就掌握了學習的“制勝法寶”。
【無戒365訓練營第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