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雖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要找到一條通往自己內心的道路,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大學畢業后,漸漸發現,那些不顯山不露水的同學,經得起沉淀的同學,往往在自己所在的行業開始有了立足之地,而那些總是淺嘗輒止的同學,似乎患上了“急功近利”的病,不斷的去從事陌生的行業,還美其名曰,人生在于折騰,可最后還是從事較為初級的工作,讓人驚嘆造化的神奇。
那些出社會感到迷茫,找不到自己方向的人,時常會感概受到社會浮躁氣息的感染,無法沉下心來做某件事情,這是十分危險的信號。在最年富力強的時候,靜不下心做自己向往的事情,反而沉浸在無所事事中,無法自拔,看不到希望。
反觀我們周遭的環境,無不是一個個創富神話的崛起,各種語境下都充滿了成功學的味道,這讓剛出社會的學子無所適從,給了人們一種成功觸手可及的錯覺,這種錯覺一旦在內心沉淀,我們將面對的是一個眼高手低、心比天高的自己,無法踏實的去做某件事情,經不起一點點挫折,時常懷疑自己的能力……這些負面情緒,反而助長了我們內心的浮躁氣息。
(二)
微信公眾號剛出來的時候,幾個愛好寫作的好朋友準備開通個人訂閱號,說是可以把閑時寫的文章放到上面去,希望能夠吸引粉絲。
剛開始一個個干勁十足,一天更新一篇文章,但大多文章立意不高,觀點不新,沒有經過細心打磨,沒有揣摩大眾的喜好,也沒有跟進熱點時事,除了一部分朋友關注之外,很難吸引到新的關注者。這讓他們都陷入到困境,跟當初的想法大相徑庭,一個個都像泄氣的皮球,有人打了退堂鼓,甩手不干了;有人痛定思痛,不再高頻率的更新文章,而是更加注重文章質量,漸漸的也能寫出爆款的文章,使得公號有了人氣。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無法揣測那幾個放棄的朋友,面對那堅持下來的朋友,會是怎樣的五味雜陳。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但沒人告訴你,開了頭,堅持下來更難。
大學畢業沒幾年,男同學都開始抱怨身體發了福,體重控制不下來,下班回家最舒服的是葛優躺,萬事不想,抱著手機看視頻、打游戲。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而體重卻是衡量健康最為重要的指標。縱然內心有千萬種健身的念頭,也有千萬種理由讓我們無法開始行動。好幾個朋友打電話來說,叫我周末陪他們去買運動裝備,這本身是值得慶賀的事情,不管怎么說,邁出第一步總是好的。
買好裝備,大家都堅持了一周,每天一個小時左右。但一個月后,堅持下來的寥寥無幾,裝備躺在了衣柜。其中一個朋友經常加班的緣故,一忙起來沒日沒夜的,最后倒在了工作崗位上,即使是這樣,大家還是依舊故我,不加強身體鍛煉,等著我們的,將是身體的沉珂積重難返。
(三)
我們太容易急功近利,開公眾號的千千萬,但最后成為大號的,坐擁成千上萬粉絲的,卻是寥寥無幾。一開始就想著美好的結果沒錯,錯的是還沒等美好結果出現,我們就偃旗息鼓。
我們對待自己的身體也是急功近利的,男生看著那些擁有完美腹肌的男人,巴不得下一秒就投入健身行列,希望過一周就能見到效果,這那是朝夕之功就能達到的。
自稱愛好寫作的人千千萬,但不得不說,大部分都是葉公好龍罷了。他們既無法沉淀下來思考文字的精妙,也無法面對寫文章的枯燥,一股腦兒的往簡書、豆瓣、知乎涌,隨意的寫幾篇文章,寫幾篇影評,回答幾個問題,藉此希望獲得大家的認同,獲得大量同行者的關注,這樣的想法太小兒科了,成為大V之路那有那么容易。
不得不說,大部分人都是熱鬧的旁觀者,沒有深度參與其中,究其原因,不過是太急功近利,太急于求成,任何想要有所成就的人,一旦中了急功近利的蠱,便遙遙無期。
(四)
辯證法告訴我們,從量變到質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孟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蘇軾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急功近利是病,得治,而最好的解藥就是認準方向,持續不斷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