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的配音通常是非常講究的,由于涉及深厚的歷史、文化,配音演員本身也應具備豐富的學識和積淀,他的聲音才能足以打動人心。
《中國》是湖南衛視拍攝的一部紀錄片,里面有一篇專門講孔子的,第一次我聽的是女聲版的,聲音較沉著和成熟,但最近閻力軍老師發給我的他自己朗讀的版本,卻深深地讓我種草了。
這段文字是:
“周游列國十四年后,孔子終于回到魯國,回到屬于他的杏壇。當年跟隨他出游的弟子,多已學成出仕,孔子在家鄉繼續開課授徒。相傳,他一生弟子三千,有賢人七十二。
但這些都難以安慰暮年的孤獨,悲傷的事情一件件接踵而至。他最心愛的弟子顏回突然病死,陪伴他最久的子路死于戰亂,唯一的兒子也先他而去。
生命的最后幾年里,孔子沉迷于《易》。他翻來覆去反復研讀,以至于編聯竹簡的皮繩斷了多次。他似乎從中看到了超越個體人生的、更加復雜的宇宙和自然。
這部四十多年前在老子的圖書館里一掃而過的著作,現在,他終于能體會到其中玄妙,他也終于懂得了老子。
公元前479年,病重已久的孔子等來了弟子子貢。他從病榻上慢慢起身,迎上前去,用盡最后一絲力氣,遠遠地沖子貢喊道:你為何來得這樣遲啊?
這一年,孔子73歲。七日后,孔子去世。”
這段文字,我想是非常打動閻老師的,以致于他在朗讀的時候,儼然已經是二千年前的孔子。我在旁邊聽著,也早已成了孔子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