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人人都能用英語》豁然開朗,原來 學好英語的前提是要學好母語。
從來都沒有美麗的語言這一說法,只能說有美麗的思想。
因為語言最終是用來表達思想的。
事情是這樣的,最近讀《The leadership pipline》第二遍,發現很多時候對于文意的理解一知半解,所以決定好好學英語。
這一次采用了最笨的方法:一字一句的翻譯,無論對錯,先按自己的理解翻譯一遍,再對著漢譯版對比總結。
進行到第五章的時候已經被自已蹩足的英語驚呆了,不敢貿然繼續,對于大段絡的句子,真的力不從心。
正如書中所描繪:就算知道每個單詞的意思,也未必能理解整個句子。其實就是欠缺語法、概念等方面的知識。
想起了《人人都能用英語》,決定花點時間把語法弄清楚,我原本以為書中作者會用他那一貫的簡潔樸素的語言把英語中的語法告訴我們。事實證明我想多了,文中的觀點是讓我們先用起來,在使用過程中自已查字典、查語法、查百科。
作者從6個方面給我們分享了學好英語的訣竅:
口語
語音
朗讀
詞典
語法
精讀
一、口語
理解這樣一個概念:很多人以為自己的問題是 “不知道怎么說”(HOW)。實際上他們面臨的問題是 “沒什么話可說”(WHAT)!
聰明的人往往思維復雜,而復雜的思維需要借助復雜的表達才能得以傳遞。任何時候想要表達都應該將內容提前寫出來。
套用鐘道隆先生的見解:“我發現我說不出沒準備過的話”。其實,連母語也要提前寫出來,才能正確表達清楚。
在使用口語的過程中,做好以下方面:
創作自己的口語書。
將你想要表達的內容用中文記錄在本子上,然后再花時間用英語表達出來;
如不知道怎樣用英語表達:管它對不對,地道不地道,先想辦法表達出來;
換一種表達方式將思想內容表達出來;
使用平實的、樸素的、沒有修辭的中文;
切記不一定非得使用英語思維;
注意收集“不直觀的對應;
最最重要的是要提前寫出來!
不要指望外教或老師。
給自己改作文;
幫別人改作文。
將寫出來的東西進行自我修改,創建自我檢查列表。
單詞拼寫錯誤:未按照單詞的正確拼寫方式書寫單詞,但不包括由于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差異所帶來的單詞拼寫差異。
名詞單復數形式錯誤:錯誤地使用了名詞的數,包括:使用了不可數名詞的“復數”形式,使用了集合名詞的“復數”形式,在應該使用復數的地方使用了單數名詞(或反之)等。
單數可數名詞未受限定:句子中出現的單數可數名詞之前沒有使用限定詞,包括冠詞、不定代詞、指示代詞、名詞或代詞所有格、數詞與某些形容詞性的物主代詞。
詞性錯誤:在選擇詞匯的過程中忽略了英文詞性的特性,僅按照含義來使用詞匯,從而發生了詞性使用錯誤的現象。
修飾關系錯誤:違反了詞匯修飾的規則,采用了不恰當的修飾關系。包括用* 形容詞修飾動詞、形容詞修飾形容詞,副詞修飾名詞等。
搭配錯誤:句子中出現了不合適的詞匯修飾、限制、說明現象,或者錯誤地使用了固有的詞匯搭配形式。
詞序錯誤:未使用正確的、符合習慣的表述語序來對內容進行陳述。其中包括修飾詞順序錯誤,該倒裝時沒有倒裝等。
非謂語動詞使用錯誤:錯誤地使用了現在分詞、過去分詞、或動詞的不定式。其中包括:
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誤用:作者沒有保證邏輯主語與分詞的一致性,即當邏輯主語發出動作時使用了過去分詞,而在承受動作或狀態時使用了現在分詞。
不定式與動名詞誤用:動名詞表達的是“狀態,性質,心境,抽象,經常性,已發生的”;不定式表達的是“目的,結果,原因,具體,一次性,將發生的”。
介詞誤用:錯誤地使用了介詞。
連詞誤用:錯誤地使用了連詞。
關系代詞誤用:在定語從句中錯誤地使用了關系代詞。
冠詞誤用:沒有分清楚定冠詞和不定冠詞的區別,或對兩個不定冠詞的用法不清楚而錯誤的使用了冠詞。
代詞誤用或指代不明:作者使用的代詞的數或者性與名詞不匹配,或者讀者無法直接判斷作者使用的代詞所指代的對象。
句子不完整:句子中某成分,尤其是構成句子的主干成分殘缺。
主謂不一致:句子的主語和謂語在”數”上不滿足一致關系。
違反主句專一原則:當一個句子由多個分句組成非簡單句時,作者沒有確保有且僅有一個主句,即所有從句必須有連詞、關系代詞或者分號等引導或隔離,但必須保證有唯一的主句。犯此類錯誤的句子叫做”流水句(run-on sentences)”或”逗號拼湊句(comma splice)”。
比較句錯誤:包括作者在比較句中的比較主體不一致,即在一個比較句中,作者所引入的兩個比較對象不具備同樣的本質和屬性,即”不可比”,或比較級使用錯誤等。
并列主體不一致:在并列成分中,作者沒有做到并列雙方在結構、功能、性質方面完全對等。
時態錯誤:句子謂語動詞所使用的時態與句子所在的上下文環境不一致。
語態錯誤:句子謂語動詞所使用的語態(主動/被動)與主語不一致。
語氣錯誤:句子沒有根據上下文采用正確的實語氣或虛擬語氣。
學會正確的思考,語言最終是用來表達思想的。
三本關于文風(Style)的書籍:
A Plain English Handbook (1998), from Security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Prefaced by Warren E. Buffett (http://www.plainlanguage.gov)
On Writing: A Memoir of The Craft by Stephen King (with audiobook) Style: Toward Clarity and Grace by Joseph M. Williams
TTC (The Teaching Company)的視頻教程,是我所見過最好的寫作課程:Building Great Sentences。
培養思考方式;
復述,是簡單、廉價、往往并不直接但卻真正有效的學習手段。練習練習再練習!
啞巴英語其實沒想象中那么壞。現實是大多數人都沒有機會跟外國人聊天、交流,更多的只是需要熟練閱讀!
二、語音
認清這樣一個概念:發音很重要,但顯然不是最重要的!
克服障礙,不要害怕被嘲弄,試問有哪一個中國人會嘲弄講中文不標準的老外?甚至就連80%的中國人自己講普通話都帶有地方音。美國、英國也會有人講地方方言的英語。
溝通是否良好,語音的作用只占其中的很小一部分
掌握以下技巧,可以幫助我們重塑語音:每一次練習都不可要求過低,否則就是浪費生命。
多聽。大幅度提高聽覺輸入量。剛初生的嬰兒在學會講話之前首先是聽覺的輸入。
不必過分追求“標準”。標準是建立在規則的基礎之上,短期目標不能太高,一旦失敗便會有極強的挫折感。反復練習一段時間后,再去理解發音原理和各種規則,慢慢糾錯,練得足夠多,最終會變得足夠好!
放慢語速。很多人在聽老外講英語的時候普遍感覺他們的語速非常快。反過來想,其實并不是他們的語速快,而是我們理解不了才覺得語速太快。同理,我們剛開始講英語,也不可求快,盡量放慢語速,吐詞清楚(元音該長的就要長,而雙元音要盡量飽滿),練習時間長了,自然就正常了。
停頓比連讀更重要。熟練了自然就連起來了。與人交流核心目的就是使對方理解你想表達的思想,起初講英語的時候,注意停頓,表達清楚,慢慢熟練。
學會英標、音節。很重要,不解釋。
強讀與弱讀;濁化、失爆/t/、/d/和/s/;輔音/l/;同化;聲調;
元音/?/和/?/;雙元音。
其它輔音/θ/、/e/、/v/、/?/
三、朗讀
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朗讀是語文教育的最古老、最普及、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訓練方式。
所以,不必刻意練習聽力,朗讀就夠了。
朗讀的作用如下:
有助于提高文字理解能力;
有助于提高閱讀理解速度;
有助于提高語言文字記憶能力;
有助于提高表達能力;
有助于提高語言文字模式識別能力。
四、詞典
學習需 細心 和耐心。
詞匯量只是最初級的,更深入的其實是概念量,大腦中的概念量多了,自然能理解各種句子。
各種詞典的優點:
金山詞霸:詞組自動識別;
MS Word 2007:
“鼠標取詞”功能
“詞典面板”
“同近義辭典”(Thesaurus)
“英語助手”
設置單詞朗讀功能
為自己定制閱讀文章詞匯列表
韋氏(Webster)詞典:最經典是2.5版本。具有權威性。
Collins Cobuild – Lexicon on CD-ROM:柯林斯(Collins)英語詞典是英語學習者必備詞典。
Oxford Collocation Dictionary:
《牛津高級詞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牛津搭配詞典》(Oxford Collocation Dictionary for Students of English)
WordNet:英語詞匯數據庫(English lexical database)
英英詞典、英漢詞典或英漢雙解詞典應搭配使用。
五、語法
認清這樣一個事實:一直以來認為學英語不用學語法的觀念根本就是錯誤的。
很多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曾經都那么刻苦的學習語法知識 :林肯、希特勒。
不要認為自己從未好好學習中文語法,也一樣把中文使用得很好。從小學至初中,我們至少學了6年的中文語法呀。周圍人們的環境也會潛移默化的將語法知識傳授點給你吧。
學好語法,首先要了解語法結構和查詢方法。
3個步驟教會你查語法書:
鎖定功能詞,
檢索索引,
逐一翻閱相應內容,看看能否找到合適的解答。
如果一本語法書中沒有找到滿意的答案,那就再換一本語法書,最終總能找到答案。有時就算在一本語法書中找到了答案,也可以再翻翻另外一本語法書,因為這么做總是可以找到一些補充的信息。
再次,必須給自己買至少一本以上的語法書,以下語法書可供參考:
《朗文英語語法》和《朗文高級英語語法參考及練習》
《劍橋中級英語語法》
《Collins COBUILD英語語法大全》(《Collins COBUILD English Grammar》)
《新編英語閱讀手冊》
建議學生通讀語法書的方法如下:
逐頁瀏覽;
仔細閱讀每一個例句(而那些語法概念能不能完全理解,能不能一次就記住倒在其次);
判斷這個例句的英文表達與中文表達是否相當地“非一一對應”?如果是,則做出標記(要是有“呀,讓我用英語表達這個意思,可能說出來的就不是這樣了!”的念頭的話,就應該做標記了);
積累到一定數量,就把這類句子摘錄出來,做成替換練習模板,反復造句并朗讀,直至熟練;
繼續瀏覽;
通讀一遍之后,如此這般再反復幾次……
有了語法書,就要反復讀至少一本語法書,不是要背下來,而是要把整本書瀏覽一遍以上,以后在使用中就要反復查詢瀏覽,遍數多了,自然就吸收了。
六、精讀
閱讀沒有速度快慢之說,只能是理解速度的快與慢。理解速度快了,閱讀速度相對會提升。
囫圇吞棗式閱讀是浪費生命,因此,閱讀任何一本值得讀完的書籍都應該精讀。
切記,只有母語水平提高的同時,才能更好的理解英語并運用。
所以,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種一棵讀書的種子吧,書讀多了,概念自然全面了,理解速度會越來越快。
總之,本書教會我們,學習需要細心,但凡不細心沒有耐心的學習都是浪費時間和生命。不細心,學習不見成效,沒有耐心,半途而廢,之前的功夫全白費了。再者,不要總想著等到學得差不多了再使用,現在就開始用吧,邊用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