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味甘,性平;歸脾、胃經;富含蛋白質和氨基酸,具有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消水腫等功效。牛腩是指帶有筋、肉、油花的肉塊,肉易爛,適合紅燒、清燉。
小妮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她奶奶總要叮囑我多做點好吃的,讓她長點肉。我覺得長肉是其次,營養跟上了,身體強壯了,女孩子苗條點也無妨啊。
所以我們一周兩次牛肉是少不了的。一般是牛肉絲炒青椒,或者牛骨、牛腱燉湯。自從上次做了番茄牛腩,這父女倆就喜歡上了這酸甜的味道,湯汁泡飯,多吃了一碗米飯。
圖片發自簡書App
材料準備:新鮮牛腩約一斤,番茄兩個,小土豆三或四個,姜片,蔥段,花椒,鹽,糖,雞精,料酒。
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一步,番茄、土豆切塊(土豆塊泡在水里),牛腩切成麻將塊大小。冷水,加點花椒粒、料酒,加牛肉,煮開。這步是去血水、除腥、去肉的雜質。煮開后牛肉在冷水下沖洗干凈,備用。
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二步,熱鍋,倒油,倒入姜片和蔥段。煸出香味后,取出扔掉。倒入番茄,不斷翻炒,直到番茄變沙。倒入牛肉一起翻炒,稍微炒下后加水,需要足夠多的水。煮開后,把番茄皮挑出來,倒入砂鍋繼續煮。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大概砂鍋煮了一個小時,要注意一次性水加足,盡量中途不加水。大小火可以轉換。這時候番茄已經煮成泥了,開蓋,瞬間一股番茄混著牛肉的酸香撲鼻而來。加入土豆、鹽,少許糖、少許雞精,繼續煮了有大概二十分鐘。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時,牛腩已經煮爛,湯汁變紅(今天的番茄沒那么紅,加上沒放番茄醬,色澤沒這么鮮艷)。牛肉和土豆已經吸足了番茄的汁味,出鍋裝盤,撒上蔥花,完美滴上桌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做了兩次番茄牛腩,每次父女倆連湯都不會放過,酸酸甜甜的,特別下飯。兩個番茄的維C,這個美白營養也是不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