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非英專工科已畢業,目前英語還在學習中,希望有一天能過二筆一筆~
不過證書都是虛的,腳踏實地提高英語水平才是正事。
那為什么要考證?
有反饋的學習才是高效率的學習,不停做題和對照譯文修改,這就是一個很有效的反饋。
而準備考試,是在強迫我們輸出知識,這個過程很大程度上加深了我們的記憶,強化了學習效果。
相信我,就算你考過了還是覺得自己啥都不會,也已經比那些眼高手低的人高出了一大截~
=======================
最近給大家一個福利,免費贈送精心整理的備考資料包。
關注公眾號:做夢才是正經事,后臺回復:三筆,即可獲取百度網盤鏈接噢(? ??_??)?
為剛考完的二筆攢人品啊啊啊啊啊啊!!!
==========原文==========
等了好久成績終于出來了,CATTI英語筆譯三級綜合71,實務67,好歹還是飄過了。
雖然是飄過,我不想說什么我是裸考或者臨考復習,以表示我聰明過人高人一等。我只想說我也是付出了很大努力的,而像我一樣自命不凡其實普通至極的你想要“過”,也是需要走同樣的路的。
在網上受到過很多人的幫助(指經驗貼、分享鏈接等),受益匪淺,不想只做伸手黨,想淺談一下考三級的經歷,算是對前路的整理和總結,或許還能幫助到一些需要的人。
準備材料:
《番茄工作法圖解》
《12天突破英漢翻譯(筆譯篇)》
《文法俱樂部》(旋元佑新版和舊稿)
三級筆譯實務歷年真題
韓剛歷年真題講解視頻
近年政府報告、白皮書等中英版(適量即可,如一兩份)
2本考試詞典(陸谷孫版英漢大詞典和惠宇版新世紀漢英大詞典)
以下材料非必需:
三級筆譯綜合能力歷年真題
英語筆譯常用詞語應試手冊
英語筆譯實務3和英語筆譯綜合能力3官方教材
首先我假設你已經有了考證的決心,可能你準備花三個月準備,半年準備或者是一個月準備,筆譯的學習可能會是一個相當枯燥的過程(像所有其他學習一樣),我們都是拖延癥患者,時間管理是很重要的一塊,磨刀不誤砍柴工,開始前先花1-2小時把《番茄工作法圖解》
看了,并開始實踐。也就是以25分鐘為一個番茄鐘,每天制定任務并以番茄鐘數分配時間。我相信我們都有一個習慣,比如告訴自己玩到8點開始學習,哎呀一不小心到8:05分了,要不從8:30開始學習好了。有了番茄鐘,隨時都可以拿手機設個25分鐘倒計時,作為一整塊時間,說開始就開始,完美抵御拖延癥。
好了,備戰正式開始。
========================
實務篇
實務一共180分鐘,一篇英漢600字左右50分,一篇漢英400字左右50分。
首先把《12天突破英漢翻譯(筆譯篇)》啃了,兩個星期左右。作者翻譯教育事業經驗蠻豐富(請百度),書中寫的觀點和總結相當誠懇和有益,作為筆譯入門是很不錯的參考,建議做一做每章之后的習題,利于鞏固翻譯要點,并且在看完本書之后的翻譯過程中反復回憶和實踐書中提到的筆譯要點,對提高水平相當重要。
語法很重要,語法很重要,語法很重要。只要是學英語,你就得學語法。以前看過的語法都千篇一律,每本語法書都是一套理論,各種背背背。《文法俱樂部》(舊稿名英文文法書)(奶爸強推)很火,但看過的人不多。這本書里面的理論挺新奇的,跟薄冰張道真什么的都不一樣,感覺是作者成大牛之后自己總結出的一套語法規律,更加本質和深入地來總結英語的構成。書一點都不枯燥,作者一直強調英語語法沒有需要讓你背的特例(其他語法書都是列出一條語法規則,再列出一大堆特例說這些單詞不符合這條規則),只是你沒有搞懂英語的本質。這本書有新版和舊稿,都可以看看。當然我覺得作者想法很好,也很膩害,但是還是稍顯單薄,有些語法點并未提到,如果你時間富余(我指備考期間),可以多看看別的語法書,有益無害。
實務的學習,當然首選做真題。真題需要自己上網搜索(貼吧論壇等),官方是沒有給出真題答案的。盧敏有一本真題解析書,但只有三套,而且年代久遠。原題稍微好找一些,但是答案多半是網絡版,也就是網友寫的或者某些英語網站給的,參考性很差。比較靠譜的是韓剛給的答案,有03-12年的大多數真題,并且配有視頻講解,我找到之后相見恨晚,每天都在做真題然后聽韓剛講課,醍醐灌頂。韓剛老師很好玩啊,我一邊看視頻一邊笑,而且有些東西自己悶著做題還真是領悟不出來的,多看看各位翻譯大神的視頻實在是很有用。特別喜歡韓剛老師的那句:“你怎么中國話都不會說呢!”除了真題講解,還有些其他模擬段落的講解,如果能把這些真題加模擬題做完,把韓剛這個視頻看完,進步會非常大。(時間原因我只完成了約1/3)
每年的筆譯漢譯英基本都是政治性段落(政府報告、領導人講話諸如此類),只想說今年5月份就沒考,不知該哭該笑了。不過不管是為了備戰考試還是以后的翻譯事業,熟悉政治性言論是必經之路。請找到時間最近的一份政府報告,打印出來每天拿出半小時、一小時等時間來看一看讀一讀背一背,你會發現生詞特別多,覆蓋面特別廣,中文好多詞都看不懂還一個勁百度,想放棄的心都有了。不過堅持堅持再堅持啊,讀到后面就好多了,好多套話是通用的,好多詞組的構成是類似的,多背背就找到規律了。對于《英語筆譯常用詞語應試手冊》,不建議初學者一開始就背,因為背了就忘又背又忘浪費時間,太多了太枯燥了,滿腦子都是這些中文到底什么意思?好想撕書。這些政治性詞組你通過做真題模擬題和看政府報告,完全能慢慢理解吸收,就跟背單詞一個意思,你背單詞書有啥用,還不如多看看英語文章記單詞來得快。備戰三級,我沒有背應試手冊,考后也發現就算背了也作用很小。但我的意思是在我不長的備戰時間里,花費時間來背應試手冊是不明智的,但是我不否定它的價值,當你考完三級,大概了解了政治領域的翻譯,再來背應試手冊也不遲,因為你已經體會過了政治詞匯構詞方法和套路,背起來不會那么想死,里面包括了政治經濟文化工業外交科技藝術等等翻譯會涉及到的重要領域,對于提高你的知識面和翻譯速度是很有用的。
關于三筆實務的官方教材,我買了,但是沒怎么做。教材很厚,很繁雜,相比于考試難度偏大,并且題量大,只給答案沒有講解,對悟性要求極高,想鍛煉鍛煉和已經有底子的同學可以嘗試。
最后關于實務我想說說翻譯速度。我平時、尤其在后期基本上是一整套一整套地做題,按照考試規程使用詞典,訓練在180分鐘內做完一套真題。基本英譯漢時間2小時,漢譯英1小時左右。每次都是基本剛好踩點完成,每次完成一套題還挺開心的。當我真正考試的時候我才覺得慘啊,當你在考試這么緊張的時刻,踩點完成試卷是多么慘烈的一個過程,英漢花費時間太長,導致漢英時間急又慌張,還好今年沒考政府報告,算是難度偏低,沒時間查單詞,只有硬著頭皮憑語感會不會都直接寫,終于在打鈴前完成試卷松了一口氣。所以平時的速度鍛煉是很重要的,平時都踩點完成,考試也會一樣。熟能生巧,只能練練練,還有積累單詞,查詞只查專業詞,會大大提高速度的。
綜合能力篇
綜合一共120分鐘,60道單選60分,30道閱讀30分,20道完形10分。(包括完形,全部為選擇題)
找幾篇綜合的歷年真題是必要的,畢竟可以體會體會題型和難度,但是你找到的多半都是往年的(09年之前)。做過幾篇真題和模擬題,單選和閱讀的難度都是飄忽不定,但是總體偏簡單,尤其是閱讀。單選很考單詞量,也就是你認識那個單詞就會做,不認識就只能猜。閱讀很簡單,六級的難度都達不到。完形近年改革,以前都是填詞,簡單多了,現在成了選擇題,單詞量不夠就覺得好難,猜了一個又一個。
所以,也就是說,綜合能力這一塊,單詞很重要!我沒有背單詞書,但是平時做題的時候,包括實務和綜合,只要不認識或者是覺得重要、出現頻率高的單詞和短語我都會記到筆記本上背,每天翻翻看看,做過的題也會定期復習。因此考綜合的時候覺得相當開心啊,因為好多選項里面的單詞都是我在實務題里背過的,感覺做得順利多了。單詞量當然是越多越好,除了我上面說的,還可以利用百詞斬等軟件來背單詞,時間不宜多,每天半小時左右,然后考做題來重遇你背過的單詞達到鞏固和真正理解的作用。
關于綜合能力教材,難度預計是真題的三倍及以上,題目角度之刁鉆,有興趣的可以研究一下。
=========================
寫在后面
考CATTI到底有沒有用?
作為一個畢業狗找工作之際偶然點開了豆瓣招聘,偶然看到一個音樂編輯的職位,職位要求寫著CATTI三級及以上。我并不想去豆瓣工作,因為它在帝都,而四川重慶人對于去他鄉工作是非常反感的。但是我好奇就去查了CATTI,了解到是全國的英語翻譯證,而正好我喜歡英語,正好我有時間,就考了。對于英語的學習,沒有目標是很難繼續的,如果你目標是考某個證書,哪怕是為了應試你也有個學習的方向,而“為了應試”是并不可恥的。我們從小到大都在為了應試,而除了考卷上的那點東西,我們學習的還有自我管理,時間管理,耐性,理解力等等。奶爸的學習方法(參考《把你的英語用起來》和豆瓣奶爸的英語教師小站)叫應試黨滾粗,因為他的目標是真正走進英語,說英語話讀英文書,聽起來很美好,但是需要長期的時間(兩三年至終身),所以并不適合短期應試者。
這個證書只是一個入門,特別是三級,讓你了解翻譯,在考驗自己能力的同時也可以判斷自己是否適合這個方向。
關于三級的通過率有人說5%,有人說15%。CATTI的承認度還是很高的,畢竟是全國的,比上海高口好些,現在看到好多職位也會把CATTI作為應聘加分項,好欣慰~
三級過去了,二級路更長。
仍需努力,共勉。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