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針對我近階段接的一個翻譯Case,談談賺錢的技巧。
前篇文章中提到某國際高端汽車品牌的發家史翻譯,它是我接下來一周除照顧寶寶之外的活兒。
這個項目自帶貴族屬性,因此客戶也愿意多花些銀兩換得優質譯文,與原文稿的豪氣匹配。由于該活兒的翻譯單價尚可,量也不少,我稱之為“可以大賺錢的項目”。
諸如此類“可以大賺錢的項目”一般具有以下特點,甚至兼具所有:
. 生詞量大、專業術語多;
. 長難句不少;
. 語言要求高;
. 格式處理難。
同學們只要攻克了上述四個難點,把翻譯的質量和效率都提上去,客戶自然愿意掏腰包,讓錢順溜溜地滑進你的口袋。
針對:生詞量大、專業術語多
我關注的微信公眾號@惡魔奶爸Sam之前分享過擴充歐路詞典的文章,《如何迅速積累兩萬詞匯量并流暢閱讀經濟學人》、《讀完《哈利波特全套》,詞匯量會有多大》、《美劇《老友記》中一共包含多少個單詞》、《美劇The Good Wife/好媳婦中共有多少詞匯》。我把他分享的詞匯資源按照《如何迅速積累兩萬詞匯量并流暢閱讀經濟學人》中分解的步驟導入歐路詞典,翻譯時遇到生詞都先在里面查。由于擴充后的詞典包含《經濟學人》、《哈利波特》、《老友記》、《傲骨賢妻》等比較權威的英語學習資源,因此搜出來的詞義也比較精準。
鑒于詞匯資源是奶爸的作品,此處為表尊重知識產權,就不把詞匯的鏈接貼出來了,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精準定位他的公眾號,翻閱歷史信息查找(時間坐標:2016年4月)。
盡管擴充后的詞典詞匯量很大,但依然無法涵蓋翻譯過程碰到的所有單詞或詞組,此時,我會通過wikipedia、the freedictionary、牛津在線詞典等查出個大概,然后結合上下文推斷,放到Google中驗證。
至于專業術語,很多時候客戶會提供。所以,翻譯時先查術語表。實在查不到的再按照前面解說的方法查。
針對:長難句不少
碰到長難句時,我通常采用結構分析法。簡言之,就是抓出句子的主體結構,分辨哪些是修飾對象,哪些屬于修飾成分。
There are two principal influences that shape the terrain: constructive processes such as uplift, which create new landscape features, and destructive forces such as erosion, which gradually wear away exposed landforms.
1) 該句的主體結構:
There are ... influences...
2) 修飾對象和修飾成分:
influences that shape ...
constructive processes ... which...
destructive forces ... which ...
這樣劃分之后,整句話的結構就明朗起來,句子意思也就不難把握了:
[主要有兩種因素會影響地形:一是建設性的過程,如產生新的地表特征的地殼隆起;二是破壞性的力量,如緩慢清除突出地貌的地表侵蝕。]
針對:語言要求高
不同類型的稿件,行文氣質也不同。比如,法律文書要求法言法語,簡練嚴肅,文宣類要求語言華麗,娓娓道來。
這點的話,更多與積累和實踐有關。建議平時多擠點時間讀書,勤做讀書筆記;翻譯之后多做總結。
針對:格式處理難
文學類的稿件,為了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通常圖文并茂。可是,對譯員來說,這并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因為圖文混排,排版格式復雜,采用CAT軟件并不好處理,“空手”翻的話,后期處理格式,簡直要中內傷。
我最惡心的就是PPT了,文字大小不一,很多時候,編輯文字時還會牽扯到圖片。
如果是公司譯員,通常不用頭疼排版的問題,因為翻譯公司為了發揮翻譯人員的最大生產力,一般都會把這些工作拋給專門的排版人員。
像我這樣的住家筆譯,客戶通常要求一站式外包。說白了,就是從翻譯到排版再到校對,都是你來。反正,這么久以來,我都習慣成乖順的羔羊了(不過話說回來,翻譯和校對本來就是譯員的責任和義務)。對付排版難這個問題,我目前還沒有什么利器可供分享。歡迎廣大同學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