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28-胡朋會
下午和南子,米米,小喬,麗凡,Candy,Amy聚會的時候,南子來了句她帶有繪本,問我們誰要實踐原創,這么多優秀的同學都在,當然要向大家學習了,看了2遍后,我就來實踐了。
一開始我讀給大家聽,心里還是有些緊張的。慢慢平靜下來,“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繪本是《安的種子》,封面上有個小男孩拿這一顆種子,打開扉頁上面有一片的樹林,和一些腳印,卻沒有人,那故事發生在哪里那?”
老師父分給本,靜,安每人一顆古老的蓮花種子。
“這是幾千年前的蓮花種子,非常珍貴,你們去把它種出來吧。”
拿到種子后。。。
我要第一個把它種出來,本想。
怎樣才能把它種出來呢?靜想。
我有一顆種子了。安想。
本跑出去尋找鋤頭。
靜想要挑出最好的花盆。
安把種子放在小布袋里,掛在胸前。
等了很久,本的種子也沒有發芽。
等不到種子發芽的本,憤怒地刨掉了地摔斷了鋤頭,不再干了。
我一定會種出千年蓮花的。靜想。
雪下大了,我先去把廟門外的雪掃一下吧。安想。
靜將選好的金花盆搬出來,放在最溫暖的房間。
安接著清掃寺院中的積雪。
靜用了最名貴的藥水和花土,小心地種下了種子。
安和以前一樣做著齋飯。
靜的種子發芽了,靜把它當成寶貝,用金罩子罩住它。
清晨,安又早早的去挑水了。
靜的小幼芽因為得不到陽光和氧氣,沒過幾天就枯死了。
晚課后,安像往常一樣去散步。
春天來了,安在池塘的一角,種下了種子。
不久,安的種子發芽了,安欣喜地看著眼前的綠葉。
盛夏的清晨,在溫暖的陽光下,古老的千年蓮花靜靜地盛開了。
---
讀繪本的時候遇到安的表述我特別注意把語氣放緩,就是心平氣和那種時候說話的狀態,我覺得安給我的印象是這樣不急不緩,盡職盡責。讀完我先分享這本書的感受,我自己覺得這本書于生活工作的意義在于,如果你專注自己的工作,盡心盡責,終會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我那刻又突然覺得本,靜,安好像三種不同類型的家長,一種只想快快,拔高生長,一種看很多書籍,照著書來,而不結合實際規律,安就像那些愿意給孩子時間的家長。
Candy問,本,靜都是拿到種子就去種植了,安為什么要等到春天才去種?這個問題藏在書中的一個細節,安去集市給寺廟采買的時候和一個賣蓮藕的人聊天,安知道是蓮花的種子,所以去問一個賣蓮藕的人如何種植,應該是他問對了人。Amy說有蓮花,應該和佛教也有關系,大家在發表意見,南子就給我們分享了一遍她對這個繪本的感受,我覺得學到了不少東西。
南子說她之前聽過繪本作者和繪者分享過這本書的創作過程,繪者還專門去寺廟去過多次,去看僧侶們的日常生活,所以繪本很寫實。一開始南子先把封面和封底放到一起,封面的種子,封底的蓮花,是不是可以引導孩子猜想這顆種子發生了什么故事?故事結束的時候,也可以問孩子書中有三個人物,他們是如何對待種子的?你愿意和誰做朋友等等來引發孩子的思考。
接下來南子就扉頁的色彩貼近寺廟原來顏色,留下的一連串腳印埋下伏筆,引導孩子觀察。特別她還注意到了樹枝光禿禿的,解釋了為什么樹葉會落。
本拿到種子想第一個種出來,趕快跑去找鋤頭,靜想如何才能種出來,他去挑最好的花盆,安想他有顆種子了,所以相當珍惜,把它放在胸前的布袋里。每個人拿到種子時候的不同態度和做法,就像三種不同家長,有的家長想給孩子最快的,想他最快有成績,有的家長想給孩子最好的,還有的想著如何才能給最合適的。
本把種子種在雪地里,靜去查找如何種蓮花的書籍,說明靜也很用心的學習了,安拿到了種子,去市集問了賣蓮藕的人,說明安懂得觀察。本等不到種子發芽就憤怒的拋開了土地,摔斷了鋤頭不干了,靜給了種子最好的花盆,最名貴的藥水和花土,靜的種子發芽了,他拿它是寶貝,用金罩子罩著,離開了陽光和空氣的幼苗很快就枯死了,靜很失落,垂頭喪氣。這部分南子分享她的感覺覺得其實靜是用心的,他付出了努力這點要給肯定。
對,這期間關于雪花的變化,一開始鵝毛大學到雪下的更密更稠,天氣更冷到腳印的出現顯示冬天就要過去,這些細節南子都有發現到。
春天來了,安種下了種子,樹葉更綠更茂密的季節千年蓮花輕輕地盛開了。此刻特別喜歡“輕輕”這個詞,無需刻意無需費神就這么靜靜地遵循這大自然的規律。
我盡量去還原南子的講解,但還可能有遺漏。有機會還是當面聽她講吧。聽南子講這個繪本,聯想上次聽林靜老師讀《不可思議的朋友》我越發覺得同一個繪本不同的人講解,理解層次不同,傳遞的感情不同,繪本發揮的作用不同。好的講者一定是在背后下了功夫,做了功課的。繪本要想講的好也需要磨課,絕不是表面的拿過來念一念這么簡單。而我只是剛剛開始,要學習的還很多,一定要努力提升自己。
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觀察孩子了解孩子,按照他的生長規律來,滿懷希望,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