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夏九九
你一定見過這樣的主管,每天忙得不可開交,凡事親力親為。他不是不想給下屬更多工作,而是下屬要么不聽話不好管,要么能力差做不好。又或者你在下屬眼里也是這樣的主管?
無論主管,還是經理或高層領導,不懂帶人你就自己做到死!如果你整天大小事情都包攬,又哪有時間去做更大的事圖更大的發展呢?無數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能夠培養人才的人,才能夠成為真正的領導者。
但事實是,無論生活中還是職場,你都沒辦法改變別人的態度和個性。但幸運的是,你可以改變他的行為。行為科學將理解、記憶和思考都歸類為“行為”。
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行為,而不是心。當對方做的事符合你的期待時,就想辦法讓他繼續做;如果不是,就想辦法讓他做對。當你在教別人做某件事時,請務必記住這句話:引導對方做出你希望他做的行為。既然情緒容易激動或感到焦慮,只要聚焦于“行為”。
這是日本行為科學第一人石田淳教你《帶人的技術》的第一要義。
1.作為主管,你該做什么嗎?
以前的員工會為了賺更多的錢而團結一致共同努力,但對于現在的年輕人,賺更多的錢只是眾多價值觀中的一種。在講究寬松教育的時代,無法培養出孩子競爭的精神,所以利用競爭來提升業績的管理方式行不通了。
無論小孩或大人,都希望獲得認可。如果你忠心希望下屬或新進人員有所成長,就不能只重視工作的結果,而是必須理解和認同他們工作表現(行為)的重要性。
【主管應該做的事】
01 掌握下屬的工作動機和目標,掌握下屬希望通過工作有什么樣的成長。
務必掌握和下屬對話的機會,以了解其目標和想法。
02 讓對方了解你人性化的一面。
談論自己,喜歡的事務、各種趣事
03 討論自己的失敗故事而非成功經驗。
04 了解下屬的煩惱。
必須多聽下屬說話,養成詢問的習慣,不要一開口就問工作上問題,先問些不需要思考就能夠回答的問題,先暖場營造利于談心的氣氛再詢問深入的問題。
05 在認定是行動下屬的錯之前,請先反省自己。
【主管能為下屬做的事】
01 事先把教的內容整理好,分為知識和技術。
把能夠回答的當作知識,把能夠嘗試去做的當作技術。
02 請回想一下你如何請孩子幫你跑腿。
針對下屬從來沒有做過的行為,必須像第一次請孩子幫你跑腿般逐步地教導他們。
03 徹底分解優秀員工的工作狀況。
當你指導下屬工作時,應該分解的對象就是能夠順利完成工作、創造成果的員工的行為。一開始分解大概,之后再將你認為重要的部分寫下來,等到習慣之后再進行更詳細的分解。由于工作有各種不同的做法,最理想的分解方式就是分解數名員工工作的情形。最終形成檢查清單。
04 了解下屬知道什么、能夠做什么?
絕對不要自以為是地認為他應該知道什么,或假設他應該辦得到,尤其是面對有經驗的下屬。
2.作為主管,你該怎么教?
01 在指示下屬采取行動時,把話說得越具體越好。
如果你希望下屬做某件事或學習某項工作,一定要盡可能明確且具體的表述相關的內容。
02 如何具體告知下屬應該采取的行動:MORS法則(具體性法則)。
如果無法滿足以下4項條件,就不能稱作行為。
可測量-可計算或寫成數據
可觀察-無論是誰都可以看出是什么樣子
可信賴-無論是誰都能辨識屬于同一種行為
明確的-做法是一清二楚的
03 小心使用在公司內經常說的話,要解釋成具體的行為。
04 優秀的領導者擅長翻譯。
將公司高層提出的抽象信息或指令,解釋成具體的行為,告知第一線的下屬。不要照本宣科,要將其簡單易懂地往下傳遞。
3.作為主管,你該教到哪兒?
01 將目標換成具體的行為。
參照MORS法則。設定只要努力或許可以達成的目標才是最理想的。
02 在達成長期目標的過程中,設定短期目標。
完成短期目標會成為繼續努力的力量。達成目標便給予贊美。人一旦在某個行為之后得到贊美,就會愿意繼續重復這個行為。
03 無論是教導或指示下屬,每次僅限三件事。
人無法一次記住許多事。每次最多只能提出三項具體的行為要求。
04 制作“不必做”清單。
傳遞信息時。先決定什么樣的信息“最不需要”。“劣后順序”:鎖定特別重要的兩三項工作,其他的都不做。制作與”必做“清單相反的”不必做“清單,確認下屬沒有做不必要的工作,這才是最理想的做法。
05 除了分內的工作,也要教導下屬工作的意義和全貌。
如為什么這么做?尤其是在進行團體或跨部門合作計劃時。為了讓下屬了解這件事的重要性,必須讓他們掌握即將執行的業務定位和整個計劃的意義,也就是計劃的”全貌“。清楚告知下屬工作的范圍也非常重要。
06 不要相信我懂了這句話。確認對方濕疹的理解或真的學會的方法:
請對方復述一次(在開始指導前告知最后會要求重復一次,就能讓下屬更專心)。
請下屬交報告,請下屬根據你指導的內容寫出學習心得。
讓下屬思考成功和失敗的模式。懂和能做之間有很大差距,讓下屬說明今后要如何在工作上運用所學:你認為要如何運用今日所學在你的工作上才會成功?或你認為如何使用這種方法滬會失敗嗎?表達”對成功的想象“和”不能做的事“,讓理解在某種程度上向能夠做到靠攏。
07 將理解轉變成能夠做到,這絕對需要主管的支持督促。
-利用考滿分的成功(多次考滿分帶來的持續肯定)經驗支持下屬成長。
為了教會那些不知道該怎么做事或怎么教都教不會的下屬,請給他們一份一定能夠完成的工作,幫助他們考滿分。下屬越早擁有越多成就感就會對自己越自信,之后再逐步提高工作難度即可。主管必須創造這樣的學習過程。
-培養思考能力也需要分解行為。
培養人才最重要的目的在于:讓他們理解不懂的事,學會原本不會的事。千萬不要告訴一個基本工作都還不會的新人”自己想“。如果是為了刺激下屬的”思考能力“,你必須將”思考“的過程分解成一個個的”行為“,讓他了解思考的先后順序并加以說明。但前提是先讓下屬利用基本的工作為自己加分(多次考滿分),這樣才有自己靠自己思考。
08 你的稱贊很重要!
為什么需要稱贊?人類行為原理-ABC模式(A是先決條件)。要增加下屬作出重點行為的頻率,”結果“要比”先決條件“重要。
如何強化行為?在行為之后,刻意給對方想要的結果的做法,簡單說就是贊美對方。強化行為的工具有很多,對上班族來說,最有效的就是主管的贊美與認同。
給不擅長稱贊下屬的主管的建議:
稱贊下屬的”行為“,你稱贊的重點不是下屬的人品和個性,而是他的”行為“。你不用搞清楚他們在想什么,只要把重點放在他的行為,認同他的工作成果,確實稱贊他就行了。
以上三個部分就是教給你的“帶人技術”。回顧一下“第一,作為主管你該做什么,尤其為下屬做什么?第二,你該怎么教;第三,你該教到哪里?具體的竅門如上。
祝你成為一個受人歡迎和愛戴的主管和領導。
-End-
來了求點贊??,喜歡就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