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未來是難以預測的。世界難以預測的本質是因為世界是個復雜的、非線性的、不連續的混沌系統,而人類大腦非常不擅長處理這種非線性關系。經過長時間的進化,為了快速處理突發情況以便快速響應,大腦演化成了一個擅長「近似處理」的處理器,只有這樣才能在危機四伏的環境里生存下來。并且事實證明了這樣的處理方式很有效,畢竟在一段時間內,世界確實是連續且線性的。
2 整個社會還在滾動向前、還有機會向上躍遷,也完全是因為世界的不可預測性。回看過去的十年,最大的革命性首推智能手機,催生了很多新的商業模式和機會。
3 那么在 2007、2008 年,那些大的科技公司在做什么?Oralce, IBM 等企業軟件公司日子還很滋潤,沒人意識到云計算的巨大潛力。諾基亞推的旗艦機型是帶鍵盤的 N82,并嘲笑 iPhone 的屏幕易碎和天線門。黑莓的 email 手機被追捧,對 iPhone 的理解還不夠。
4 甚至連喬布斯也有三個被打臉的預測:iPhone不需要3G網絡,因為美國到處都是Wi-Fi,3G模塊可有可無;然后他說,iPhone 不需要 App,因為 iPhone 手機第一次把瀏覽網頁的體驗變得非常好,大家直接用網頁上面的應用就行了。還有一個是喬布斯一直說的 iPhone 不需要大屏幕,因為單手能夠操控的手機是最優雅的。
就算是當代最偉大的企業家,對未來的預測也不是那么精準。所以未來十年出現的趨勢,跟現在主流媒體關心的內容是完全不一樣的。
5 那么面對無法預知的世界,我們該怎么做?一個好的方法就是《反脆弱》提到的杠鈴策略——這種測了可能面臨的損失是有下限的,但是萬一好的「黑天鵝」發生,它能帶來的回報的上限非常非常高。就是要盡可能多的做好這些「杠鈴」,然后等待「黑天鵝」的到來。
6 沒錯,就是等待。換句話說,運氣也很重要。
7 貝索斯是怎么給亞馬遜制造「杠鈴」的?他反復強調,亞馬遜要做一家完全以客戶為中心的公司,而不是每天盯著競爭對手干什么。 因為世界會發生什么很難預測,你真正的競爭對手很可能在你的視線之外。所以,把注意力放在客戶身上才是最正確的。在整個市場中,客戶是那個不變量,只要你不斷去滿足客戶,公司的大方向就不會出問題。另外一點就是不斷的鼓勵創新和試錯,不管是后來的 Marketpalce (接入第三方賣家)還是 AWS 云服務,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8 以客戶為中心,鼓勵創新和試錯,就是這么簡單的兩個策略。
9 同理這種策略也可以放到個人身上。最基本的一端就是修煉打磨原有的技能,另一端則是不斷的擴充自身的知識體系,放下偏見,使得自己有一個極為豐富的選擇空間,提高「黑天鵝」發生的概率。
10 Crossing the chasm 這個理論,可以把新技術新產品的使用者分為幾類:
- 早期發燒友 ( early innovators, 占總人數的 2-3%)
- 早期采用者 (early adopters, 占總人數的約 10-15%)
- 早期的多數 (early majority, 接近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 晚期的多數
- 和死不改悔的落伍者。
偏見和成見最可怕的一點就是處處讓你成為「死不悔改的落伍者」。就算不是新技術的發明者,我們也要盡可能讓自己成為新產品的早期發燒友或者早期采用者。由于網絡效應,早期意味著信息源,而信息是非常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