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一個我向往的城市,我向往海,向往一望無際的開闊,好有幸我能跟著有趣的人體驗有意義的事。在同去舟山的大巴上,就能感覺到一幫跟你一樣志同道合的人,他們也在奔跑,也在狂歡。
我,第一次跑馬是在家鄉,在杭州。一個生我養我的地方,我對它有著不可割舍的情誼。因為那一次的決定,我要跑馬拉松的決定,讓我成為一個活力四射的年輕人。再追溯到我練跑步,是辦了健身房的卡。我辦卡是因為自己思想的頓悟和身邊的人帶動。所以這一切都是有因果關系的。還記得第一次和廷廷聊天,就談得特別愉快,就覺得她是個有趣的人,果然幾個月后我們一起旅游,一起跑馬,一起看電影,這就是特質的吸引。
舟山,這次旅行很快樂。先是因為有志同道合的人,再是因為海邊跑步的舒適,然后是三人夜游南沙的歷險記,最后是馬拉松精神的振奮,歡聲笑語承載著我們年輕的聲音,我喜歡這樣青春的活力。
再談談馬拉松過程中的感悟。公交車上因為我們是馬拉松運動員而被投來羨慕的目光。檢錄完后,馬拉松觀眾給我們拍照。開場表演載歌載舞,有商界大佬,有政府官員,還有媒體明星,這是一場歡呼雀躍的活動。倒數計時后,馬拉松的旅程拉開序幕,我們都隨人潮涌動。旁邊甚至還有人叫喊著“83,84,步調一致”。對,我就是83,同事是84,這是對我們的鼓勵。1公里,2公里,3公里…,然而當我跑到7公里時,看到幾個黑人已折返回來,這就是馬拉松的專業運動員。我不知道他們如何練跑步的,但我知道馬拉松的獎金幾乎都被黑人包攬。12公里后,我把同事丟了,旅途的路上只剩我一個人了。跑著跑著,我突然頓悟: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當你出生的時候,總有好多人寵著你,把你當作天使。你對世界也是充滿好奇,更多的是愉悅的心情。然而到了朱家尖跨海大橋,向上的爬坡,我們都跑得好累,但依然不斷前行。這仿佛是我們20多歲的時候,第一次獨自面對社會,遇到很多挫折,但依然要前進。爬過了下坡,體驗了下坡,這就是人生的跌宕起伏。一路上,有人超越了你,有人又被你趕上。這樣不斷地超越與趕上,我們要習慣,最重要的是按著自己的步伐前進。人生也是場孤獨的旅行,我們要學會一個人奔跑,即使累了,乏了,沒事,會有水站,大口喝水后繼續前行。14,15,16,17,18公里,看到這個數字我感覺看到了希望,我對馬拉松的希望,對自己人生的希望。這時候陸續有運動員停下來,因為上坡的勞累,我毅然決然不顧膝蓋的疼痛,繼續奔跑,不放棄,不拋棄,微笑地面對生活。當“自在舟山”的獎牌掛在脖子上時,一切都有了意義。我成為了馬拉松的運動員,我成為了我生活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