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期,每天都顯得身影匆匆,忙著聽課學習,忙著寫規劃總結,午間也是分秒必爭。有時候,真覺得自己是一個陀螺,不停地轉,但是轉得有意義,這是我深信不疑的。
? ? ? ? 我們在研磨課堂。于漪老師曾言,教師的生命只有在課堂得以歌唱。是的,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很珍惜跟學生在一起的學習時光,小古文成了我和三四年級孩子的可口營養餐,快樂地誦讀,快樂地講述,快樂地演繹……最欣喜的是參與了很多年輕教師的教學成長歷程。每兩周的自主申報推門聽課已然成為習慣,區級研討展示前的團隊研磨更有能量。其實,作為師傅的老毛和我,對于每一位年輕教師的主動邀約觀課議課,總是欣然前往,并真實暢談,沒有保留,沒有客氣,有的只是那份實在。其實每次聊修改意見的時候,我總有底氣不足之感,說得比較瑣碎,因為對語文課堂的把握委實欠缺,何為好課自身也是無厘頭。而老毛的侃侃而談,年輕教師的快速領悟和給力重啟,讓我真心佩服。因為,今天的我假如要開一節公開課,那無疑是要無眠的節奏了。年輕真好!有貨才行!
? ? ? ? 我們在幸福領讀。梅子涵先生說,要做一個神圣的領讀者。咋看“領讀”一詞,我心頭一震,為孩子的人生領讀,首先要領讀教師自己。所以,每旬教師學習例會,開場都是如沐春風的閱讀分享,老姜的兒童詩點評誦讀,秦姑娘的想象另一種可能之劇本的解讀,邵倪兩位的相聲導入家庭教育叢書推薦二人轉……不同形式,不同類型,不同角度地領讀,不拘地交流,溫暖的笑意,驚喜地抽簽,綠色的小禮。領讀自己,就這樣在小小的擁擠的會議室拉開了她的面紗,希望能堅持久一些,能真正讓年輕的心豐潤有識。春暖花開的日子里,領讀者們帶領學生也紛紛綻放屬于自己的迷人書香,以詩歌朗誦、故事講演、課本劇秀場等形式,遇見最美的自己。
? ? ? ? 我們在學習思考。金明東老師主張,多點“課程意識”培養語文核心素養。參加金特工作站,出自求學不止之心,但是每一次活動總會有很多理由瑣事牽絆而無法成行。于是,我告訴自己,再不學真的要落后,上課一事需要不斷地學習和實踐。春風里,我們幾位學員相約同行,與“越”語文相遇。金特的一課《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著實讓我豁然開朗。我也上過,圍繞一個“讓”字展開教學。很多老師則是抓住“奇麗、奇特”來重點研讀。而今天,金特從聽寫四個詞語入手,通過“姹紫嫣紅、花團錦簇、莞爾一笑、應接不暇”這四個詞語的理解,走入景美,探討心美,感悟情美,這一趟尋美之旅真有如入無人之境的感覺,耐人尋味。課中,非常注重學生語言的理解、積累、運用的實踐培養,且側重了學習策略和方法的指導,思維的碰撞精彩而有效,一課一得,層層遞進,素養落地。課后的課程建設講座,為課堂教學做了有力的表達和補充,值得正視值得借鑒。樸實,幽默,深邃,睿智,為我們的學習增值。
? ? ? ? 我們在游歷感受。年輕詩人行筆,到遠方去,到遠方去,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其實,我一直認為,風景就在我們身邊,團隊即風景,眼中有隊友,心中有風景。由分工會組織教職工的春游,原想會不會只有寥寥幾人參與,因為假日因為孩子因為身體,人少活動的價值就狹隘化了。沒想到,老師們給了我很大的驚喜,龐大的隊伍出發了,去臨安青山湖散心,景一般,卻特有味,因為我們這群人,因為團隊的融融之情。吃得香,玩得嗨,笑得歡,走得樂,青山綠水,滌心養氣,真好!
? ? ? ?
? ? ? ? 走在四月的校園,我很偏愛食堂門口的這片杏林,嫩綠的枝葉總好像在傾訴什么。今天的青杏,明天的金杏,在生長的時節,在輪回的歲月,我們在杏壇走著,走著,不停地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