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工作中的一切磨礪,都是你修行的助緣,每一天每個時刻的任何行動都可以成為成就事業的種子,我們跟隨一行禪師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平和喜樂的成就事業。
1蘇醒
清晨醒來,我們所能做的第一件事是覺知生命所施予我們的饋贈。我們擁有二十四個小時。我們可以覺知自己醒來了,覺知我們的呼吸,覺知外面的陽光天空和我們的生命,這活著的感覺讓我們心懷感恩。我們可以對自己說:
蘇醒后,我看見藍天。
雙手合十,心懷感恩。
感激自己的所有,覺知當下擁有太多快樂的條件非常重要。心中有如此的覺知是新的一天的良好開端。
2立愿
起床之后,我們不是匆忙準備上班,而是可以思考自己希望如何度過這一天。花一點時間弄清自己這一天的期望與愿心,這有助于你對發生的任何事都保持一種開放的態度,幫助你記得這是全新的一天,是一個新的開始,
你可以選擇正念而慈悲地過這一天。
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內觀自己,辨識我們內心最深的欲望與期愿。我們最深的欲望是滋養的來源,給予我們生活的動力與能量。如果我們的深愿是為世界帶來喜悅,幫助眾生減輕苦難,轉化痛苦并給他們的生活帶去平和,如此便是美善健康的滋養,將施予我們不盡的能量。如果我們的深愿是報復、殺戮和毀滅,如此便是毒物,將給自己與他人招引無盡的痛苦。
一首晨偈便可表達你的愿心。偈是一種短詩,念誦時輔以正念的呼吸以強化你的覺知。下面這一偈,可以幫助你堅定自己的信念,在接下來的一天里常守正念。
清晨醒來,微笑。
又是全新的二十四小時。
我發愿全然活在每一秒,
并以慈悲之眼觀一切有情。
我們現在擁有全新的二十四個小時。生活來到我們門前。我們可以全心全意,在正念和覺知下度過這二十四個小時。這是生命施予我們的一份非常珍貴的大禮:新的一天。我發愿持守正念度過這一天。我不浪費這一天。我不蹉跎這一天。無論在家還是工作,我知道如何善用它。無論我在哪兒、在做什么,我將竭盡自己所有的智慧與技巧從中獲利。
念誦偈子是一種方法,有助于我們安住當下,深覺自我的行為。當心念專注于偈子時,我們返回自我并對自己的一舉一動有了更清澈的覺知。
同時作為禪修和詩歌藝術的實踐方式,偈子在禪宗傳統當中占據著至為關鍵的一個角色。當你記住一首偈子時,它會在你不經意間融透到你的行動當中。你可以把這些詩偈打印出來,放在清晨一睜眼就能看見或是整日都能品讀的地方。你也可以把偈子寫在小卡片上讓你隨時都可以拿來讀。清晨,飲一杯茶,你念誦這一偈:
靜坐,微笑。
新的一天破曉。
我立愿深入正念地生活。
3著衣
穿衣服也是一次修習的機緣,修習正念下為新的一天做準備,改變我們的固有習慣并以新的方式度過繁忙的一天。通常,我們穿衣服時并未覺知到自己在做什么。一切都在按照慣例運行。我還是沙彌的時候,每次穿上僧袍我都要學著念誦這首偈頌,幫助我更好地覺知自己的行為。
披上僧袍,
我心安逸。
過著自由的生活,
生發世間的喜悅。
穿衣服這點時間也可以作為一次銘記自己愿心的機會——自己對這一天的美好期待。依上文的詩偈,我寫下另一個版本,使之不僅專用于僧袍,也適用于任何其他種類的服飾。
身著衣服,心懷感恩。
感謝制作這些衣服的工人。
感謝制作這些衣服的材料。
愿人人有衣可穿。
即便你不是比丘或比丘尼,也不穿僧袍,你也可以把自己的衣服看作是菩薩身上的衣服。菩薩是覺醒和開悟的有情。菩薩是具足喜悅、平和、覺醒、理解和愛的眾生。世間凡眾,凡具備這些品質的皆可稱作菩薩。清晨起來著衣這一儀式,提醒我們自己的愿心,期望可以如菩薩一般,懷著平和、愛、感恩、理解,覺知與自由度過日常生活的每一剎那。
4刷牙
你刷牙要花多長時間?至少一分鐘,或許兩分鐘。在這兩分鐘的時間里,你可以自由而喜悅地刷牙,不會因為擔心刷完牙之后的雜務而散了心神。刷牙時,不妨留意一下自己的一舉一動。比如,你可以說:“我站在這兒,刷牙。我有牙膏,還有一支牙刷。我很開心,因為我還有牙齒可以讓我刷。我的修習是真正地活著,為了獲得自由,以及享受刷牙這一過程?!毙牟蝗巫跃锌`于過去,也不因將來的憂慮而散亂了心志。不急不躁,安住刷牙這一過程。這樣一種修習是自由的修習。自由在心中,刷牙也成為大喜悅。
刷牙的時候,你可以念誦下面這首偈頌,以便提醒自己在一日的工作中使用愛語,以及培育人際間的良好交流與溝通。
刷牙漱口,
誓以純凈愛意言語。
滿口馥郁正語芳香,
心田盛開一朵鮮花。
5早餐
很多人的早上都很匆忙,沒有時間在家吃早飯。上班途中,隨便買點吃的,然后在車里,在列車上,或是上班后坐在辦公桌前就把早餐給解決了。然而早餐不僅僅是為了往肚子里填入食物,也是一次享受飲食和滋養自我,以及培育感恩與覺知之心的機會。早上空出時間,自己可以在家準備早餐,這樣做早餐的時間就能成為修習的時間。準備早餐,一切如舊,不同的是,我們在做這件事情時守持出入息的正念,隨順自己的呼吸并覺知氣流出入身體。這樣修習,廚房儼然就成了一座禪修堂。
吃早餐時,哪怕只是早上起來吃一小口,也要顯得從容自由。你可以在正念下咀嚼每一口面包,帶著喜悅與自由。這當下,不要去想接下來該干什么,這一天又有哪些事務要去完成。你的修習就是要與面包同在。早餐就在這里,你必須也在這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深入地感觸到當下的美好。當下是自我的覺知,是你依然擁有的生命;當下是你的早餐,這大地與天空的一份饋贈;當下或許還有你的朋友和家人,他們正陪坐在你的身旁享用早餐。
手里拿著一片面包,我愿意看著它,并對它微笑。這片面包是宇宙的使者,給予我們滋養與支持。深入觀察這片面包時,我看到了陽光、云朵和地球母親。沒有陽光,沒有水,沒有土地,小麥就無法生長;沒有云,就沒有雨水降落滋養小麥的成長;沒有地球母親承載萬物,一切都無法生長。因為如此,我手里的這片面包是真正的生命奇跡。這奇跡現在就在我們面前,所以我們也必須與它們同在。感恩而食。一片面包放進自己嘴里,你要咀嚼的就是這片面包,而不是你的計劃、憂慮、恐懼或憤怒。這是正念的修習。你正念地咀嚼并且知道你在咀嚼這片面包,這生命的美妙滋養。這帶給你自由與喜悅。吃每一口早餐都應當這樣,不要讓自己被拽離當下吃的體驗。
在我生活的法國西南部一處禪修中心——梅村,我們就餐前會花一些時間去觀想我們的食物。即使吃飯時間不長,這樣的默想也會讓我們的早餐變得更加美好。以下是我們所修習的五觀,如果你有意愿,也可以在餐桌前默念這五觀。
6五觀
一、食物是整個宇宙、地球、天空、無數生靈以及他們辛勤而有愛的勞作而施予我們的饋贈;
二、愿我們正念而感恩地飲食,不辜負這一份饋贈;
三、愿我們可以辨識并轉化不善的心行,尤其是我們的貪婪,并學習適量而食;
四、愿我們的飲食可以減少生靈的苦痛,保護地球并扭轉全球暖化現象,如此守護我們的慈悲之心;
五、我們受納這些食物,希望可以滋養我們的手足情誼,建立我們的僧伽,并滋養我們濟助眾生的愿心。
7出門
早上出門上班,這是覺知周圍整個世界的極好機會。你打開門,新鮮的空氣撲面而來。這是一次感觸土地、空氣和藍天的機會。跨出家門的第一步已是跨進自由的一步。你無須去往禪堂,就能夠去往禪修的世界。雙腳踏在大地上的每一步都可以帶給我們無盡的快樂、平和與自由。
呼吸也是如此。如果我們懂得正念地呼吸,覺知我們的入息和出息,每一次出入息都將帶給我們快樂。自在舒適的呼吸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哮喘患者或者是那些呼吸有困難的人對此有深刻的了解。如果你可以順暢地呼吸,那就盡情地享受吧。不要浪費一分一秒。一息出入帶來快樂;一步踏出帶來自由。如果我們這樣行走和呼吸,心就不會因為一成不變的生活和工作而覺得被束縛。相反,我們會覺得自由并對自己的生活充滿感恩。
《佛本生經》是最早的佛教文獻集著之一,其中講述了佛陀的前生事跡。在這些故事當中,佛陀以不同的化身顯現,有時候是鹿,有時候是猴子,有時候是石頭甚至是芒果樹。在每一個化身當中,無論是動物、植物還是礦物質,我們都可以看見一尊菩薩,大慈悲的存在。當我們走出前門,腳掌踩在這片哪怕是鋪上了混凝土的大地時,也仍然能夠看見并感覺到周圍的自然,并辨識到自然也是一尊菩薩。當深入觀察一棵樹時,我們能夠看見這棵樹施予我們它的美麗,以及它滋養和維持了生命。樹葉幫助清潔我們呼吸的空氣,樹枝為各種鳥類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庇護之所。我們周圍到處都是菩薩——我們的地球是一尊菩薩。它安穩地承載我們。安忍不動,不加分別。無論我們向大地拋擲什么,它都不加分別地納受。我們向大地拋擲芬芳的花朵或者香油,它吸收并轉化;我們向大地丟棄屎尿,或者其他不凈的物質,它也照樣吸收和轉化。它有大耐心和大忍辱。它施舍太多,這些滋養我們并支持萬物的生存。它施予我們水,它施予我們呼吸的空氣和食物。它是真正的菩薩。每次我們走出家門,即使只是走在去往停車場的路上,我們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去注意周圍滋養和承載我們的地球菩薩。
8路上
或許這個早晨你都是以愉快、放松和正念的方式度過,但一旦出門上班,這些都忘失了。高峰時間開車上班時尤為如此。但如果你坐的是列車或公共汽車,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自己安靜地坐著并覺知你的入息和出息。如果有助于你專注于呼吸,你甚至可以閉上或微閉眼睛。
如果開車上班,進入車內啟動車子前請用一點時間憶念自己的愿心,希望開車時保持平穩、放松和正念的狀態,釋放壓力,遠離匆忙。
啟動車子前,
我知道我的方向。
車子與我融融一體。
車開得快,我行得快。
這一覺知可以幫助你享受整個旅程。把每一個紅燈或停車標志都看作是一次正念呼吸和回歸當下的機緣。你或許習慣于把紅燈看作是敵人,是妨礙你達成準時上班這一目標的障礙。然而事實上紅燈是我們的朋友,它幫助你抵抗匆忙的沖動,呼喚你回到此時此地。
下次你在高速公路上或城市中心堵車時,不要抗拒。接受這一現實,抗拒沒有用。安心坐在位子上,對自己微笑。知道自己活著,知道當下這一刻是生命的唯一。珍惜一分一秒。明白這一刻可以是美好的時光。
如果上下班都能以這樣的心態開車,不去考慮目的地,不去擔憂到達后要做的事,你就可以享受開車過程中的一分一秒。我在一天的講學開始前,不會擔心別人會問我什么問題,而我應該如何回答。相反,從居所走到講學的地方,我全然享受每一步和每一次呼吸,深入地度過行走的每一刻。等到達時,我覺得頭腦清醒并準備好回答別人可能問我的任何問題。
在家里準備上班以及在上班的路上,如果你已經修習了正念,那么你到達工作地點時的狀態將與過去截然不同,你會感到更加快樂也更加放松。你或許會發現自己現在對工作和同事有了全新的認識,或許還能發現意外的滿足與喜悅的源泉。
以上修習指導選自一行禪師《與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