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簡書里看到有一位網友已經簽約第二本小說的時候,我這才想起自己的第一本小說為什么到現在都還沒完稿。
心里有個聲音在問自己,這本書還有沒有必要繼續寫下去,直到大結局?
曾在其他采訪作家的訪談里也看到過被放棄作品的事兒,一部分的作品擱置后,十年或者偶然翻開抽屜的時候才會被發現,有的能續寫和修改,有的是徹底放棄。
出名的作家都有沒寫完的作品,而我為何不能也學著暫且擱置呢,不要讓寫不下去的作品攔住自己前進的腳步,說不定只是這一本寫不好,而其他的作品卻能完成的很好,這都是不確定的。
分析起為何總是在第一本小說上絆倒自己的原因,其實有好幾方面組成。
1是當初設定的字數太高
當時在參加王牌小說課的訓練營時,老師建議第一本小說不用很長,十幾萬就夠了,而我設定的字數是50W,結果別人都完稿了,只有我到現在都還沒寫完。
明確的目標的確能讓人朝著目的地清晰前進,但在這之前先要搞清楚自己的能力上限在哪里,超出能力的事情當然做不到。
2是看與寫之間還差著很遠的距離
修仙小說自認也看的不少,所以第一本就選了修仙類的開始寫,后來在各種建議新手開書的帖子里才知道第一本書千萬不能選玄幻類型的,難度太大很少人能初次就駕馭好。
在寫的過程中有太多不了解的知識造成卡文,而每次卡文都會另寫作熱情遭到打擊。
我這才明白一件事看起來很簡單就能做好,實則不然,沒有人輕易就能成功, 之所以別人的劇情看起來很順暢,背后花時間琢磨劇情時讀者不知道而已。
3是不能一氣呵成導致失敗
好多人寫書的時候每天更新章節,而我在卡文的時候就停下來寫別的東西,直到想好了該怎么寫下去才會繼續動筆,這樣一來,之前寫文的感覺就要重新去找,總不能讓前后文看起來風格差異太大。
俗話說,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若是有三次以上的停筆,當初寫書的那股勁兒就會逐漸消退,大腦總是暗示自己干脆放棄算了。
作為一個新手小白寫小說,正確的打開方式應該是先從中短篇開始嘗試,比如說先寫夠五萬字、10萬字,然后再考慮寫二十萬字以上。
因為如果連五萬字的作品都完成不了,又何談寫長篇小說呢?
昨晚想了好久,新的作品逐漸有了眉目,這次把字數設定的少一點,先寫一本二十萬字的作品,一方面是保證完稿率,更重要的是吸取教訓,不要好高騖遠。
現在也明白了一個道理,有的東西是不能勉強寫完的,當能力還不足以完成它的時候,把它放在一旁并不等于放棄。 正如養成一個微習慣,從少少的開始做起,從一個俯臥撐、讀一分鐘書開始,堅持比突飛猛進更重要。
想起小主群每日打卡的要求文章在八百字以上就可以,有的人每天能寫三千字以上,有的人每天寫八百字都累得夠嗆,這是每個人能力的不同而造成的結果。
有句話說得好,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這句話應用在自己身上同樣適用。
每一次失敗都是一種成長,別把失敗看做一種天大的事兒,跌倒了爬起來就完了,哪有這么多時間為失敗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