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第275窟是敦煌保存下來最早的石窟之一,修建于北涼時期(397-460年)。在這個洞窟的北壁中部,以橫卷形式連續描繪了五個佛本生故事,分別是毗楞竭梨王身釘千釘、月光王施頭、尸毗王割肉貿鴿、快目王施眼等。
佛本生故事畫? 莫高窟第275窟北壁中部
古時候有國王名叫毗楞竭梨,喜好佛法,外道勞度叉說,若國王能以身釘千釘,即有大法宣示;王允諾而得人生空苦無常之法義精髓,證得佛法。
毗楞竭梨王身釘千釘故事畫? ?莫高窟第275窟北壁中部
壁畫中只繪出一個全身釘釘的情節,是一幅單情節壁畫。 圖中勞度叉一手執釘、一手揮錘,正向毗楞竭梨王身上釘釘。國王神態安祥,似乎正沉浸在聽聞法語的喜悅當中,完全忘記身釘千釘的痛苦。
快目王施眼故事畫? ?莫高窟第275窟北壁中部
快目王施眼故事講述的是在印度古代的富迦羅拔城,有一名叫快目的國王,眼睛明亮,心地慈祥,喜好施舍,得到眾人的贊揚。他屬下有一小國國王名叫波羅陀跋彌,天生傲慢,從不服從快目王的命令;快目王派兵討伐,波羅陀跋彌為了逃避懲罰,派一盲婆羅門去要快目王的眼睛。快目王十分高興,說用這雙眼睛進行布施,可以求得佛無上一切智眼,遂令部下將自己的眼睛剜下布施給婆羅門。
此幅為連幅畫的第五幅,壁畫損壞較為嚴重,僅能隱約看見王者端坐,面前有一人刺國王的眼睛。
在莫高窟第302窟窟頂人字坡東坡上段也繪制了這個故事畫。這幅圖是佛本生故事連幅圖的第三幅,畫面中只有兩個人,快目王坐在須彌座上,旁邊一人手執利器剜快目王的眼睛。二人身后各有一棵樹,畫法不同,兩棵樹旁邊還有兩方豎長方形榜題框,二人腳下還畫了三角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