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國家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之后,“創業”這個詞算是在中國的各個階層中算是走紅了,甚至是長期生活在大山深處的阿三也能和你掰扯幾句。
創業之風從帝都傳播開來,從素有“中國硅谷”之稱的中關村到祖國偏遠省市的高校。一路上高歌猛進,轟轟烈烈熱鬧非凡。隨之而來的還有一夜之間就冒出來的各種孵化基地。
創業!創新!導員在喊,身邊的同學也在喊。這兩個詞曾一路被捧到了天上,經過時間的洗禮后,現在更多的卻都是談之色變。
大學生創業失敗率高達99%的現實讓各路英雄止步于創業大潮的河岸邊。看著已經創業成功的高中同學王二狗現在活的那般精彩,整天出現在各種創業論壇上,像個娛樂明星一樣站在聚光燈下開始傳道解惑。作為一個有志向有追求的大學生內心再也不想甘于平庸,想不顧一切為了心中的理想拼一把。
可是第二天睡一覺起來,看看河中央漂浮的創業失敗的同仁們,自己又望而生畏,無數個不去創業的理由瞬間填滿了自己的大腦,搖搖頭回家去了。于是,開始陷入糾結的循環中。創業給人最大的煎熬就是它能披上理想的外衣,給你美好希望的同時,又不斷地拋給你殘酷的現實。
那么,你到底適不適合創業呢?在這里我可以和你一起分享一個有趣的小故事,供你在蠢蠢欲動中對創業者的基本素質多一些認識。
故事講的是美國時代周刊的創始人亨利·盧斯的一生。
他這一生主要創辦了4份雜志,
時代周刊,生活,財富,體育畫報
這4份刊物幾乎就把人們生活中各個方面都包含了,用一周一次的頻率記錄和影響那個時代的人,有一位大學校長就說,盧斯的影響力,在那個年代,遠遠超過整個美國教育制度的總和。
那么它到底做了什么讓他享有這么高的評價呢?
盧斯給新聞報道重新定義了一個制度:編輯制度。就是在一篇文章的下方標注上“本文編輯XXX”。可能現在來看不足為奇,但是在當時,這可是大忌。當時所有的新聞報刊都必須要對事件進行客觀公正的報道。編輯的作用只是給記者整理材料而已。很多的新聞報道長而繁瑣,用詞官方,讀起來索然無味。
自從編輯制度以后,編輯在自己的文章中都會加入自己的主觀觀點,文中也常常出現“大如棒球的眼睛”、“面如桃花”等一些列的夸張修飾詞語。
性格魅力
盧斯的成功當然和他的性格息息相關。而一個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那作為這樣一個創造了出版界神話的成功人士,他的童年是怎樣的呢?
盧斯出生在中國的山東,他童年的生活極其封閉,一直住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別墅里,那棟別墅有個大院子,里面是鳥語花香,但是一出門就是一片貧瘠。這種強烈的反差帶給他很大的影響。從童年開始他給自己的定位就是成為一個為改善世界做貢獻的人。
這種思想可是深入骨髓的,決定了他以后的所有行為風格。
首先,他特別爭強好勝。他始終認為作為一個改變世界的人,怎么能落后呢?
其次,他極度的自律。
最后,他做任何事情的目的性都非常強。求知欲爆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學習任何科目的知識,都像是要在上帝面前炫耀。
機遇
合伙人也是大學同學布里頓.哈登可以說的是盧斯的貴人。在大學期間,他們一直是亦敵亦友的關系,實力相當,相互競爭卻又惺惺相惜。
某天,布里頓.哈登找到盧斯說要一起創辦雜志。盧斯認為他改變世界的機會到了。于是開始四處給人說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親戚,朋友,同學,甚至同學的親戚都借遍了,幾百美元幾百美元的湊,湊了將近一年的時間,終于湊夠了10萬美元。融資成功。
核心競爭力
面對市面上多如牛毛的報刊雜志,怎么才能突圍而出呢?
于是他們打出了自己出版社的競爭力:破壞式創新。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開始:
一是文體的創新。
沒有記者給他們收集信息,他們就從其他的雜志上面扒拉新聞,進行改寫。盧斯認為新聞分為兩種:快新聞和慢新聞。快的供人們消遣,慢的供人們引發思考,改變自己的思想。
當時的新聞普遍的一個特點就是枯燥,而且很長。他們決定要把它改成一種生動簡短的文體,稱為“時代體”。它的特點是每一段新聞的字數嚴格控制在400個字以內,而且必須要用生動幽默夸張的語言。大量的使用夸張的詞語,非常吸引人。
二是觀念的創新。
他們的新聞總要加上編輯的個人觀點。后來時代周刊做大之后,雜志反應的是盧斯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所有編輯的觀點,都反映的是他自己的觀點。
盧斯直接把新聞產業變成了教育產業,不斷的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影響別人。新聞雜志的定位就是在教育茫然無知的讀者。反對者恨的牙癢癢,但是又不能評論留言,這也是單向交流的優勢。
三是更新頻率的創新。
其他雜志大多數都是月刊,而時代變成了周刊,一周出一本。這種變革是針對當時人們日益加快的生活節奏所作的調整。非常符合人們的生活節奏。
四是篩選機制的創新。
信息變的越來越多的時候,時代周刊的編輯們就充當了人肉篩選器,把當時最值得看的新聞,從海量的信息中篩選出來,時代周刊的定位:幫助用戶節省時間。
五是對技術的跟隨。
這個特點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貫穿盧斯整個的商業生涯當中。從一開始的銅版紙印刷到后面的圖片雜志。盧斯總是在新技術出現時第一個沖上去嘗試。每一次技術的升級都會帶來一波機會紅利,他對新技術永遠抱著開放的?態度。
總結:
性格魅力:好勝、自律、做事有目的的性格使他用個人魅力打造了一個超級自媒體帝國,用自己的思想影響了一代人。
機遇:他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他抓住了一個時代性的大機會。這個機會就是美國中產階級的崛起。這個群體的消費能力被釋放出來,他們對知識和信息的需求都在全面的提升,這個機會是百年難得一遇的。我們中國現在就是和盧斯所處的那個時代一樣,面臨這樣的機會,你又要用什么方式去把握呢?
找準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文體和觀念的創新從最根本的地方開始改變人們的思想。調整更新頻率和篩選機制的建立則是抓準了用戶的核心需求,最后緊跟當時先進的技術對產品進行不斷地打磨為產品帶來良好的用戶體驗,于是,一個偉大的自媒體帝國就這樣產生了。
?在糾結中的年輕人,看看以上的幾個條件你符合幾個?不妨在創業之前先看看別人的故事,再對比下自己的優劣勢,想清楚后再上路,你一定會離夢想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