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們,如果不把投資市場里那些讓人防不勝防的套路搞明白,咱就只能像韭菜一樣,被割得嗷嗷叫啦。
第一步,選目標,得挑一個和自己資金實力相匹配的投資標的物。
這就好比你只有一輛小轎車的錢,卻想著去買一架私人飛機,根本不現實。
如果選的投資對象盤子太大,資金根本控不住局面,那之前精心設計的賺錢計劃就全泡湯了。
選好目標后,就要仔細研究這個行業。
看看未來三年內有沒有啥大的風險,千萬不能選那種落后產能的行業,不然就像上了一艘正在下沉的船,遲早得跟著沉下去。
對于企業也是一樣,得考察企業的管理層靠不靠譜,還有產品線不能有重大缺陷。
要是這些方面有問題,那這個企業可就像顆定時炸彈,碰都不能碰。
做完調查,會先小試牛刀,來個預砸盤。
這一步的目的是摸清現在的籌碼都在誰手里,是其他機構、大戶,還是散戶呢?
要是發現籌碼大部分在其他機構或者大戶手里,那這事兒可就難辦了,人家也不是好惹的,搞不定就只能放棄。但要是發現籌碼大多在散戶手里,那就有戲了,可以開始下一步操作。
接下來就是正式砸盤環節。砸盤這事兒,拼的不是技術,而是耐心。
一輪又一輪地砸,咱們這些散戶(也就是大家說的韭菜)一看價格跌了,就以為到底了,趕緊抄底。
結果接著砸,再跌,韭菜們又以為到底了。然后還是砸,這一砸可能就是兩三年,就是要把咱們散戶的耐心徹底磨沒,讓咱們堅持不住,把手里的籌碼乖乖交出來。
為啥要這么做呢?其實砸盤不是為了把價格降得越低越好,而是為了讓咱們散戶拿不住籌碼。一般來說,沒幾個散戶能熬過三年的。
在反復砸盤、價格橫盤的過程中,大多數人都會頂不住壓力,最后把籌碼賣了。你說你就是頭鐵,堅決不割肉?我告訴你,根本不可能。
在砸盤的時候,第一輪砸下去,差不多 3 成的散戶就扛不住了,剩下的人還想著加倉搏一把呢。好,你想加是吧,做個反彈,讓你追進去,然后接著砸第二輪。
這第二輪砸下去,又有 3 成的散戶撐不住了。還玩不玩?還玩就接著來,再來個反彈,再砸,而且一次比一次砸得深。
到最后,剩下的 4 成散戶,能剩下多少呢?可能也就 2 成吧。
這剩下的 2 成散戶,都已經虧得血本無歸了,還不割肉是吧?行,就晾著你。
你想想,回到家里,看著賬戶里那么大一筆虧損,老婆肯定得嘮叨,丈母娘說不定也得埋怨,你能受得了嗎?用不了三年,一兩年你就得乖乖投降。
就算到最后,真有那么幾個特別能扛的,等開始拉抬價格了,剛一回本,他們也會趕緊賣掉。為啥呢?因為他們被折磨得太久了,精神早就崩潰了,一旦回本,根本沒心思再繼續拿著了。
這就是套路。你再看看美國股市,上世紀四十年代之前,美股里全是散戶,散戶比例比咱們現在還高呢。美股漲了一百年,散戶們賺到錢了嗎?根本沒有。
為啥呢?因為在低位的時候,散戶肯定會被洗出去,到了高位,又會被忽悠著去接盤。巴菲特在美股賺錢的時候,那些散戶可沒賺到錢。
美股的散戶是從上世紀 80 年代之后才慢慢退出的,大規模退出是在本世紀。
為啥呢?因為被割了好幾代人,都被割怕了,最后沒辦法,只能認慫,都去買指數了。也就是說,美股漲了 100 年,但散戶們,實際上只能在最后 20 年里賺點錢。
投資可不能憑感覺瞎搞。你要是不把這些市場套路搞明白,和美股前 80 年里那些被割的韭菜有啥區別呢?
人家韭菜好歹還在市場里晃悠,你連策略和紀律都沒有,那不就是瞎折騰嘛。
投資有了好的策略和紀律,就得遵守。
別總覺得自己比市場聰明,市場的力量可大著呢。咱要是能把這些投資套路搞明白,投資的時候就能少走不少彎路,也不至于被割得那么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