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戲作三昧》是芥川龍之介里的短篇小說里稍微長一點的小說,戲寫的是馬琴瀧澤瑣,是日本江戶后期小說家,別號曲亭馬琴。他的文學作品具有濃厚的勸善懲惡主義傾向,以儒教的道德基礎,鼓吹武士道精神,強調佛教的因果報應思想。他的代表作品是《椿說弓張月》,《八犬傳》。
? ? ? 本篇共有15章節,每一兩個章節寫一件事,刻畫一位人物,透徹而又尖銳剖析一種人物性格。
? ? ? 故事從一位兩鬢的頭發發黃得寒磣,眼睛也有毛病,瘦小而又硬朗的六旬老人馬琴,一早去浴客熙熙攘攘澡堂里開始的,澡堂里熱氣蒸騰,透過窗戶射進來的日光,影影綽綽能瞧見一個個濕淋,光溜溜的身子。身無長物的他們,也把自己的人性暴露得徹徹底底。
? ? ? ? 老人手上腳上的皮已經松了,卻透著不服老的勁頭,精力旺盛,有股野勁!他生于武士家庭,后才成為長篇傳奇小說作家,但原生家庭,有深厚的武士淵源,他的骨子里就是位武士,所以無論是他的精神,還是他的形體煅練,都是崇尚武士精神。
? ? ? 雖是武士世家,但是年過六旬的他,一個人泡在水里,搓著又干又皺的皮膚,立生遲暮之感,悵然失意。他不是害怕、忌諱真正的死亡,而是為了年過六旬還在為謀生疲于奔命,苦于寫作,幾十年筆耕不輟,弄得身心疲憊不堪。
? ? ? 正當他暗自傷感的時候,遇到了聽不出弦外之音的梳著細銀杏鬢的江屋平吉,他熱衷于寫俳句,到處應酬,輾轉穿梭于各種詩會,詩社,創作能力一點都沒能長進。但是對于大作家馬琴很是崇拜,對他也十分恭敬。
? ? ? 但他資質平庸,也不了解馬琴,更加不了解馬琴對同一時代的寫俳句,和和歌的人的不屑。他自認不缺少才氣,但覺得和歌、俳句形制過于微小,容納不下他的全部構思。一句和歌,一句俳句,無論敘景抒情有多精彩,所表現的內容,較之他汪洋恣肆的作品,充其量只抵得數行而已,在馬琴的眼里,那是二流的藝術。他對庸碌之輩,更極是傲慢不遜。可惜,江屋平吉沒有眼力勁。
? ? ? 馬琴有種文人墨客骨子里的傲氣,不擅長圓滑處事,也容易招人妒忌,當然更多是一些見不得別人好的忌妒小人。就像一個素昧平生“斜眼兒”從一開始就看馬琴不順眼,聽了馬琴和平吉的對話“回頭瞅瞅馬琴平吉,做了個怪相,朝地上唾了口痰。”從人物出場,就可以知道這是個毫無教養的人,澡堂地上吐痰,猥瑣而又惡心!
? ? ? 后又特意提高聲音對馬琴的作品說三道四,尖酸刻薄的評語。見多識廣的馬琴的心情依然受了影響。一時沒能想通,被人惡意針對,心里是極不痛快的。如蒼蠅在喉,惡心透頂。特別自知一聽到外行人貶低自己的作品,會因此去較勁,大大影響了自己的創作動機,出來的作品都會變得不倫不類、不成樣子了。
? ? ? 人言可畏在哪個年代都是這樣,1800年的惡論也好、現在的網絡語言暴力也好,都足夠推毀一個人的自信心,在不相關的人惡毒的言論面前,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創作自信心會轟然倒塌。好在馬琴想通了:“老鷹叫得再響,太陽也不會停止旋轉!"
? ? ? 但芥川想通了沒?沒有!借馬琴之名,寫自己的所遇。但他依然沒能走出這個語言暴力的困局。“瘋子所生!”四個字根深蒂固鉻在他心里,揮之不去,自卑到極點,惡毒的世人,拿著這把四字利刃一次又一次插進他那早已傷得血淋淋的心,直到他陷入黑暗的深淵,最后自殺身亡!
? ? 而這些插刀的人,收起滴血的刀刃,擦干血水,收入刀梢,藏進懷里。轉過頭來,像是個無事人一樣,假猩猩擠出幾滴眼淚,跟著他人一起搖頭惋惜,敘說著一切關于芥川龍之芥所遇的不值。
? ? ? 第六章節出場的是一位有著一張平板單調的臉的泉屋老板市兵衛,“白臉膛上油光光”,“無論多么小的一點事,他都能信口恭維,表示欽佩,這種人很少見,何況那欽佩又是裝出來的.""多數場合,表里不一。”
? ? ? 寥寥數筆,就把書商泉屋市兵衛的精明、奉承、油滑的形象躍然紙上。為達目的,在所求的人面前又把姿態放得極低,背后又是極不恭敬,直呼大名。同時又很懂,很能拿捏這些作者的心理。拋出他們感興趣的素材,誘惑作家們為他創作俗不可耐的、不入流的小說。
? ? ? 周身散發著銅臭味的書版商人,永遠是利益至上,他們褻瀆了神圣的藝術文學。馬琴沒有被誘惑,毅然拒絕。守住了那條底線,雖然他依舊為了生活忙于奔波,但在選擇月亮與六便士之間,他選擇了在那浩瀚星空中那最亮的一輪月亮。這才有了傳于后世文辭絕妙,引證精博的的巨作《八犬傳》!
? ? ? 后世日本漢文學家依田學海如此評價:“《八犬傳》最著云。書賈雕工,日踵其門,待一紙成刻一紙,一篇成刻一篇,萬本立售,遠邇爭觀。三都七道,邊陬僻邑,公候貴富,士女農商,道小說必稱《八犬傳》為巨擘。
? ? ? 恥與為迎合低俗人胃口而寫了大量情色小說的春水之流為伍!馬琴的態度也是芥川的態度,他的畢生追求也如同馬琴對《八犬傳》的追求一樣,不為迎合世人低俗的口味,醉心于自己高要求的創作,創作當世無與倫比的巨作來!
? ? ? 疲于應付泉屋市兵衛之流的糾纏,嚴詞拒絕并趕走之后。他不由感嘆:“人之所以不幸,就緣于置身這卑劣的人世間,為卑劣所惱,連自己的言行也隨之變得卑劣起來。”
? ? ? 這事使他想起前幾日更卑劣 事來,一個想拜馬琴為師叫長島政兵衛的人,自稱:“二十一歲耳聾,潛心寫作幾年,是《八犬傳》和《巡島記》忠實讀者。”要求馬琴收留他,并給他斧正所作小說。
? ? 長島政兵衛一廂情愿的如意算盤,馬琴沒有答應。誰知馬上收到一封從頭到尾的謾罵信:“你的《八犬傳》和《巡島記》寫得又臭又長,我耐著性子才看完。而你對我的小說,僅有六冊,是連看都不肯看一眼。你人格之低,不是明擺著的事嗎?”結尾更是大肆攻擊:“作為一個前輩,竟不肯納晚輩當門客,真是個吝嗇鬼。”
? ? ? 一個索求而不得便大肆謾罵,惡毒攻擊,自私自利,不懂感恩、道德綁架,我弱我有理的淺薄之徒。前后截然不同的嘴臉,不禁讓馬琴覺得政兵衛和自己的可憐,生活在下等社會的人,其不幸則在于為這種下等而煩惱,從而導致自己也擺脫不了這種下等的言行。
? ? ? 中間段有一句“太陽無憂無慮地照著桂花,香氣四溢。芭蕉和梧桐悄然無聲,葉子連動都不動一下,老鷹也和原先一樣,叫得那么歡快。這大自然,還有這人世間....."道出馬琴有種說不出的寂寥之情,也為下文做個轉折。
文章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