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巴西作家保羅·科埃略的書《維羅妮卡決定死去》。之前并沒有讀過這位作家的書,只是單純被書名吸引,想要看看從一開始便有自殺傾向的主人公的故事是如何寫下去的,寫的又是什么故事。
帶著這樣的好奇,開始走進了維羅妮卡的故事。整本書的篇幅并不是很長,集中精神兩三個小時便可讀完。可是初初看了前幾章,就完全被書里所描寫的主人公的狀態所吸引,我覺得除了我并不想死之外,我也是維羅妮卡。
維羅妮卡,一個二十四歲的女孩,她的生活、家庭、男友、甚至外貌、性格,在外人看來都很是不錯。大家會說:“這真是一個不錯的姑娘“。正是這樣一位在大家眼中十分不錯的姑娘,決定在她人生正美好的年華死去。她選擇服用安眠藥來結束自己的生命。而決定自殺的理由僅僅是因為:她覺得自己在活著的24年里,已經體會了生命中所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家人的溫暖關愛、與男友的愛情、一份或許稱不上是事業但極可能伴自己一生的工作,還有生活中相交的朋友,維羅妮卡認為生活已然重復多次,繼續活著,不過是毫無意義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會與今天有任何變化,于是她決定死去。維羅妮卡決定死去的原因很簡單:生活實在太無聊,不過是在重復著昨天,而她以確信生活在余下的日子里也都將是重復。
故事繼續,維羅妮卡并沒有自殺成功,她的這一次自殺導致了兩個結果:她被醫生告知因為服用大量安眠藥而毀了自己的心臟,命不久矣;其次,她住進了一家精神病院。
故事從這里開始轉折,一心求死的有自殺傾向的維羅妮卡在這件精神病院找到了無比強烈的生的欲望;而本是住院的”病人“也因為維羅妮卡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
《維羅妮卡決定死去》是送給同樣是二十幾歲的我的如醍醐灌頂般的文字。書中的伊戈爾醫生說,很多人都患了一種苦病,但卻不知道自己已并入膏肓。“希望與別人一樣才是個嚴重的病,會引發神經官能癥、精神病和妄想癥。強迫自己與其他人一樣才是個嚴重的病,因為這既違反了人的天性,有對抗這神的法則。在世界的每座森林里,每棵樹木上,神創造的每片葉子都不盡相同。但是你卻覺得與眾不同是一種瘋癥,因此選擇維蕾特來逃避。因為在這里,每個人都與眾不同你也就變得與別人一樣了。“因為人們沒有勇氣與眾不同,只能選擇違抗天性,這樣機體便會產生類礬,或者說是苦病”。
我想這便是問題的癥結,維羅妮卡不想忍受苦病,然后決定死去。但是當她知道生命即將終結之時,她卻無意中發現了生活的樂趣,因為她的生命即將終結,她才開始學會如何真正的做自己,學會不去在意外界的眼光,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正如書中所說“你都要死了,難道還有什么沒有學到嗎?不要成天想你會讓別人不自在。如果其他人不喜歡,他們會提出來的。如果他們不敢提,那就是他們自己的問題了。”
維羅妮卡自殺之前覺得她已經嘗試過生命可能發生的一切,當她自殺未遂,進入維蕾特這家精神病院時,才發現自己對于生活所知的淺薄。之前所體會的生活不過是經過自己約束的,并不是自己內心所有欲望真正的表達。“她從來不知道什么是恐懼,什么是抑郁,什么是幻覺,什么是精神危機,什么是人的想象的變革姐。她認識不少男人,可卻從未滿足過隱藏得最深的欲望,結果連人生的一半都不了解。啊!要是每個人都能學會與自己內心的瘋狂共存,那該有多好!難道世界會因此而墮落?不,人們只會更公正、更幸福。”
維羅妮卡決定死去——致二十幾歲的我
最后編輯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卓普科技了解到:三月前,百度外賣42億元賣給了餓了么,暫別外賣O2O市場,一時間萬眾矚目,百度靠轉手止損,但他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