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寫了很多關于負性情緒的應對方式,人們對于負性情緒的過分關注更像是在過程中去解決問題。當負性情緒產生之后,我們要想辦法去處理它,與之和睦相處。但我們更應該嘗試從源頭去解決問題,那就是更多的去關注積極的情緒,讓自己生活的更加幸福,這樣也就可以減少負面情緒的產生,這不是一筆更劃算的生意嗎?
所以最近開始寫關于積極情緒的一系列文章。說到積極情緒,就必須要提到積極心理學的鼻祖馬丁.塞利格曼。2000年1月,塞利格曼發表了《積極心理學導論》,標志著積極心理學的誕生。從此,心理學的研究者開始用科學的方法去研究人類積極的心理品質,關注人們的健康和幸福。
塞利格曼后續出版了一系列的暢銷書籍《真實的幸福》、《持續的幸福》、《活出最樂觀的自己》、《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教出樂觀的孩子》等。我們將借鑒第一本書的內容來聊聊如何獲得真實的幸福?
NO.1??幸福公式及幸福法則
先來看看塞利格曼給出的幸福1.0公式:H=S+C+V,H是指幸福的持久度,S是指幸福的范圍,C是生活的環境,V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
在幸福的持久度方面,需要我們去區分暫時的幸福和持久的幸福。比如吃巧克力、玩游戲、看喜劇片、聽到一句奉承話等等都可以讓我們獲得暫時的幸福,但是只有那些真正助人、自我成長的事情才能夠讓自己獲得持久的幸福。而我們每個人也需要不斷地去獲得持久的幸福,只有這樣,人生才會更加積極快樂。
同時賽先生也給出了他的3個幸福法則:
過去的東西就讓它過去:沉溺在過去沒有任何價值,即使童年有創傷也并不一定就是你的錯。不要把童年的那些痛苦當做自己人生的詛咒,經常去扒開傷口只會讓傷口更疼更痛,而不會讓它很好的愈合。風會吹走所有的一切,時間也會撫平所有的一切。常懷感恩,選擇寬恕,明天依舊艷陽高照。
未來不全像你想象的那樣:無論何時,生活都應該飽含希望,不要總是把事情想的太糟,仿佛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未來有它獨立的發展軌跡,不會太好,但也不至于太糟。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樂觀的生活,不要讓那些非理性的想法占據自己的頭腦。
抓住現在的幸福:人生最美好的日子是活在當下,專注于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感受那些愉悅幸福的體驗,所有的美好都值得你去發現。
除了這三點幸福法則之外,塞利格曼認為讓自己更加幸福的方式就是主動去控制自己的生活,找到你的突出優勢并且把它發揮到極致。
NO.2? ?尋找并發揮你的突出優勢
現在大家經常會去抨擊一些雞湯文,比如要熱愛生活、要積極上進、要努力拼搏等等。這些文章之所以被稱為是雞湯文,也許是因為太滿大街的泛濫,而且并沒有提出實際的解決方案,只是空喊口號,顯得比較空虛。
但是我卻覺得它們傳遞的觀點并沒有錯,智慧、勇敢、善良、仁愛、正義這些精神都是從老祖宗那里流傳下來的。無論是東方的儒家經典、佛學道義,還是西方的耶穌圣經、猶太法典,都殊途同歸地宣揚著這些最質樸的品德,這可能就是所謂的大道歸一吧!
其實這些東西就是我們可以尋找自己突出優勢的突破口。
你是一個善良的人嗎?你有足夠的愛心去關心別人嗎?
你是一個智慧的人嗎?你會樂此不疲地去汲取知識嗎?
你是一個好奇的人嗎?你會對世界充滿無窮的探索欲嗎?
你是一個勇敢的人嗎?你會在正義面前凜然不懼嗎?
你是一個極致的人嗎?你會努力地追求精神的卓越與自由嗎?
你是一個謙遜的人嗎?你懂得為人處世的克制禮讓嗎?
。。。。
有些東西,之所以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傳播,經久不衰,正是因為它們是人類幸福的真諦。趕緊拿支筆,好好思考一下,我可以對標哪些幸福的指標呢?我的突出優勢又是什么呢?哪些東西可以讓我的幸福之水源遠流長呢?
當我們找到這些優勢,就可以學著在生活中主動運用,發揮它們的最大功力。
在工作中,我是否可以更加多付出一點,而不是各掃自家門前雪?是否可以更熱愛一點,而不是僅僅只盼每月固定領薪水?是否可以更專注一點,而不是事事無所謂的態度?也許當我們投入更多,當我們更加熱愛,當我們更加專注之時,就會發現這份工作也許是自己喜歡的事業,是自己可以為之拼搏、為之努力的驕傲。畢竟它也占據了我們人生中絕大部分的時間,從工作中獲得巨大的愉悅感,失落抑郁的情緒不就會少很多嗎?幸福的體驗也自然是招手即來。
對于婚姻,我是否可以多溫柔浪漫一點?多接納包容一點?多關心愛護一點?如果雙方都可以這樣做,彼此的爭吵是不是會少一點?抱怨是不是會少一點?雙方的親密感會不會更深了一點?
彼此的包容和愛意會讓婚姻更加幸福,而幸福的婚姻也會受益彼此,受益整個家庭。孩子在這樣良好的環境中長大,不也是一種幸運嗎?都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與其在外拼命砸錢,不如從家庭關系開始,讓你的孩子從小就在幸福生活的浸潤中長大,這樣,你還會擔心他的未來嗎?
只要你愿意抓住,幸福就不是虛無縹緲的白云,也不是稍縱即逝的馬車,它真真實實地可以握在你手里,化做你生命中的甜蜜音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