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后,終于可以給出我的評價:鐘躍民是一名優秀的項目經理;遺憾的是,在人生中,大多數人青睞的角色往往與終身雇傭制有關。所幸,種種毀譽,鐘躍民們早已釋然。
一
算起來《血色浪漫》已是十二年前的老劇集了,也是我繼《大時代》之后的第二部完整看過的連續劇。
故事的主題非常簡單,類似于凱魯亞克《在路上》的中國版本。大概是編劇都梁擔心大家不夠清楚這個主題,在劇中還專門借男主角鐘躍民的口中表述了一下。
“我要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如果一種生活方式過膩了,那我會馬上再換一種生活方式,在我看來,當年插隊時要飯和現在當兵只是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無所謂哪種好哪種不好,這兩種生活方式我都會高高興興地投入進去,我把它當成游戲。如果這兩種游戲都玩煩了,我會再換一種游戲玩,總之,要玩得高興。”——鐘躍民
故事唯一的真正主角,無疑是劉燁飾演的鐘躍民這一個性人物,其余的女一、男二什么的,都不過是大綠葉罷了。
據說都梁當年對劇組選定劉燁主演,其實頗有微辭,好像是認為劉燁稍嫌陰柔,和他筆下相對彪悍的鐘躍民有反差。
不過在我看來,外表逗比內心憂郁的火華社長對角色詮釋的其實頗為精彩,將血色和浪漫兩種看來不搭的氣質融合的相當到位。要是真的換成了《亮劍》中的李幼斌大叔,所謂的浪漫即便有的話,也必然是極具人間煙火氣的那種。
二
故事的主線并不錯綜復雜,歸結起來無非就是五零后大院子弟鐘躍民同學的職業與感情史。
先看職業發展,鐘同學三十年左右的職業生涯中,擔任的職務依次有:京城頑主、插隊知青(兼職討過飯)、軍人(從大頭兵到副營級)、煎餅攤主、公司高管(順便入了個獄)、飯店個體戶、反偷獵志愿者。在個人選擇相當有限的時代,頻繁跨界的鐘躍民,也著實算是夠能折騰的人了。
鑒于鐘同學的不凡資質,他的履歷中自然不乏高光時刻,比如頑主時代和張海洋突襲小混蛋,讓這位“京城第一殺手”狼狽而逃;比如軍人時代在演習中智取敵方指揮部,憑一己之力扭轉結果;再比如從商時代與洋鬼子歐文斗智斗勇,在武場和商場上都讓后者滿地找牙。
不過,如果從純粹的結果導向觀點出發,用了大約三十年的時光,鐘躍民從四九城的頑主變成小飯店的個體戶,本尊漂泊在可可西里,說不定那天把老命也送在哪兒,這樣的職業經歷實在不算勵志。和劇中更為安分的幾位兄弟:官至少將的袁軍、刑警隊長張海洋還有大學教授鄭桐相比,鐘躍民甚至可以算的上HR眼中的反面教材了。
三
感情方面:除了短暫擔任公司高管時期的那些風華雪月,鐘躍民的人生中主要有三個女人:
第一位是將門之女周曉白,由當時還沒有如今火爆的“甄嬛娘娘”孫儷扮演。
曉白是個一個敢愛敢恨的女生,相比鐘躍民,她有著更為正常的人生理想:與心愛的人攜手一生,相夫教子。
她的“軸”和鐘躍民的不羈,注定是兩條平行線,雖然癡戀半生但也只能分道揚鑣。
第二位是秦嶺,文藝工作者一枚。和鐘躍民一樣,秦嶺也是一個典型的“在路上”之人,而她也許是整部片子當中唯一能夠駕馭鐘躍民的人。
秦嶺曾經有過為很多人不齒的“小三經歷”,不能算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女人,但卻是一個至情至性之人,也是她的同類鐘躍民一生最刻骨銘心的回憶。
第三位是高玥,海軍轉業女兵,小鐘躍民十幾歲。這個相貌平平、資質平平的女孩,甚至直到看完整劇,也沒有太多想法了解演員姓甚名誰的角色。
但卻恰恰是她,成為最接近俘獲浪子鐘躍民心靈的女人。體貼又包容,無私奉獻而又無所求。
當然,這種過于高風亮節的性格,也讓人多少感覺,高玥大概是編劇為了不讓劇情太毀三觀而設置的角色,因過于理想化而略不真實。
四
雖然有一副還不錯的皮囊,雖然幽默風趣吸引粉絲無數,雖然在組織和朋友需要時也未必不能出生入死,但鐘躍民,和“好男人”幾個字確是相去甚遠。
首先,他辜負了周曉白同志的一片深情,讓一位情竇初開的少女自此抑郁半生;
其次,他辜負了組織對他保境安民的召喚,在當打之年轉業回去賣煎餅當個體戶;
更可惡的是,他顛覆了人們的慣常認知:儀表堂堂、談吐不俗的鐘躍民,終究還是沒成為所謂的棟梁之材,也未做出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業。
當劇中的曉白一次次撕心裂肺的喊出“鐘躍民,你這個混蛋!”的時候,我似乎聽到劇里劇外有巨大的和聲相應。而所有的詬病,確是鐘躍民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
五
多年后,在重新學習管理時,我突然領悟到,如果把人生類比為事業,鐘躍民其實更像一個優秀的“項目經理“。對于一個有目標、有期限的具體項目,鐘躍民甚至可以算得上是相當卓越的,他的智慧和毅力非常人所及,甚至也不惜為之付出生命。
只是,畢竟不同于CEO或合伙人,項目經理鐘躍民們不愿也不能把一份事業或感情升華成自己終身的信仰,項目結束,也就該是曲終人散的時候。他們的信仰有的在路上、有的在江湖之間,有的在鴻蒙宇宙中。好吧,這些或許都是借口,可能他只是愛自己更多一點,這看上去有點自私但也無可奈何,本性使然。
至于感情,把心愛的人的理想當成自己的理想,然后去奮斗?別鬧了,這是石康筆下”改良版“陸濤的信仰,卻斷然不會屬于鐘躍民。
六
現實生活中,老板往往希望有十幾年忠心耿耿追隨的下屬,朋友總是期待有二十年通家之好的密友、女人熱切祈盼從青春到白首相依相伴的終身愛侶。而這些,往往是鐘躍民不能承受之重;一生,對于鐘躍民們,終究是太長了。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對于可以路邊討飯、可以浪跡天涯,也可以馬革裹尸的鐘躍民們,各種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房產政策、學區政策,對于他來說,幾乎毫無意義。
而有所希冀、有所恐懼,殷切執著生活“越來越好”的個體,恰恰是各種組織形成穩定秩序的基數。從這一點來看,異數鐘躍民,是注定得不到太多祝福的,因為可變,所以不可控。
七
從直立行走擁有所謂智慧的那一天起,人類就給自己本來簡單的生活賦予各種各樣的意義。而總有一款意義,屬于鐘躍民們。
年輕時春種秋收,到什么點兒干什么事兒;功成名就后坐著搖椅,和愛人一起變老;看著兒孫滿堂,笑的合不攏嘴;傍晚坐在熟悉的小店,叫上一碗熟悉的面,作料幾十年分毫不差,這叫“道兒”,也是由農耕時代延續至今的生活理想。這種理想平凡而值得尊敬,它屬于張海洋和鄭桐們。
但對于鐘躍民和他的同類們,即便不能浪跡天涯,每天寧可要把床更換一個位置,或者不時搬到另一個房間,只是為了早上醒來,能夠看到窗外與昨天不同的風景。按部就班的、規劃好的人生,哪怕有再多的鮮衣怒馬,哪怕得到無數人的嘖嘖稱贊,鐘躍民們也依然會無比焦慮,甚至氣急敗壞。浪費天賦和才華來換取流浪的自由,這在他們看來,恐怕是筆再劃算不過的交易了。
對于張海洋們,有時也會為三點一線生活的枯燥而感慨,也可能會為了一些言不由衷而略感沮喪,但天倫之樂和社會的肯定是他們的動力;而對于鐘躍民們來說,孤獨終老,詬病纏身是極有可能的,卻也因為過程的斑斕和任運的純粹而落子無悔。每一種人生,如人飲水,各有各的悲喜,無法卻也不必互相替代。
八
無論于工作還是生活,卓越的項目經理鐘躍民都更像一把雙刃劍。擔心“一見楊郎誤終身”的靠譜女性,本著珍惜生命的原則,自然應該果斷遠離之;而希望打造穩固企業文化,希望員工一呼百應、眾志成城的傳統企業,也最好不要給他發offer。
不過,對于高玥以及智慧包容如高玥的Boss來說,對于鐘躍民們也未必要敬而遠之,以他們的不羈、創意和熱情點燃生命的光彩,為組織提供一個空前絕后的大大idea并保質保量的實施完成。然后?然后,就放他興高采烈的去流浪吧,也許某天他會回來,也許……誰知道呢。
十二年后,終于可以給出我的評價:鐘躍民是一名優秀的項目經理;遺憾的是,在人生中,大多人青睞的角色往往與終身雇傭制有關。所幸,種種毀譽,鐘躍民們早已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