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
今天的這本書,恰是我沒看完的書。不知道當時是因為什么事,看了一半就擱置了。感謝貓叔的濃縮總結,我想我會在周末一口氣把剩下的讀完,再寫一篇讀書筆記什么的。
先來說說第一部分吧,推遲滿足感。在看這一部分的時候,簡直不要太有共鳴,身為一拖延癥晚癌患者,先把簡單的任務完成后做復雜的任務時,心理一直備受壓力,朋友聚會都還想著,有時候直接把電腦帶去,效率也極低。玩也玩不好么,睡也睡不好。一直在心里不停的鞭打自己:“叫你拖,再拖被罵死"。推遲滿足感就指明了方向,先把難的干掉(一般相對復雜的也是重要的),再去做其他的!
第二,給予并不等于愛。感謝我那精明能干的媽,讓我不要凡事都煩她,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造就了我現(xiàn)在相對獨立的性格。小時候得不到滿足的要求會和我媽生氣,一屁股坐地上不起來,結果換來的往往就是一頓打,嘴里還念念有詞地說:”給你點顏色你就開染坊啦“。感謝我媽的愛的教育,讓我沒有一身的公主病。
最后,如何處理沖突。世界上有65億不同的個體,有65億多不同的想法,人的相處難免發(fā)生沖突,客觀認識人無完人,尊重多元價值觀,人人平等,避諱指責與視而不見,運用正確的溝通方法去解決沖突(借用《非暴力溝通》里的觀察、感受和請求三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