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3了,看了魚老師的介紹連接。還真有些慚愧。
這兩年算清醒點。前些年真的是稀里糊涂,被時間推著走。
01?
自己一直很平凡,拿著不溫不火的工資。但唯一好的是一直沒有沉迷于刷劇。一直還是想學點什么。2016年加入微商,做了短暫的大半年。說實話,還真不后悔。微商并沒有讓我賺到錢,骨子里就認為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但微商里有培訓,我覺得我加入那個微商里培訓是比較系統與全面的,不是單純的洗腦,見識了很多人,才知道,哇,原來很多人和你不一樣。信念價值觀不一樣、家庭條件不一樣、生活經歷不一樣。她們敢想、敢做、有想法有魄力。現在微信里都還有幾個我很欣賞的帶領人,喜歡看他們的朋友圈,他們身上真的有很多東西閃閃發光,影響著別人。也是在那個微商群里我知道了剽悍一只貓。
于是加入小灶群,又見識了一批人。他們利他、分享、感恩、演講、寫作、閱讀、鍛煉、創業......
完全刷新了我的三觀,我才看到我多么井底之蛙。我不知道羅胖、邏輯思維、喜馬拉雅、得到、成甲、秋水老師、武志紅老師......他們說的我全都不知道,然后瘋狂搜他們的公眾號,下載APP,半夜悄悄私信群里的指導員問蕭秋水老師的公眾號......
我在那個群里基本沒有存在感。因為我提供不了價值,我無法利他,我壓根就不自信。我只有默默關注。
但我知道了閱讀、寫作、演講的重要性
那一年我買了很多書,也看了很多
群里一起打卡,一起排版石墨要聞、一起組隊PK寫讀后感并分享,一起成為同桌,一起給彼此送禮物、一起聽分享......
真的 很謝謝那個團體,我接收到了很多新東西。
讀了書、寫了讀后感。但打卡的期限一結束,我又回到原型,好像生活并沒有啥改觀與不一樣。
我內心對自己有很多不信任以及我不知道我喜歡什么,我能做什么。所以,小灶群結束后,我并沒有哪里不一樣。
道理我都知道,但我就是做不到。沒有原始的推動力,以及內心對自己的認可。
但一件事不得不說,小灶群里一位伙伴的分享讓我接觸到了心理學。謝謝她的分享。
02?
2018年年初接觸到了心理學,當時內心有一個很大的恐懼,于是開始一步步走上這條路,甚是喜歡。
也正是心理學,我去到廣州、很多次去成都。線上線下的學習。買了很多心理學的課程。喜歡聽,喜歡做筆記。
現在手機里也有很多心理學的群,看到他們身上的能量,被深深吸引。又見識到一群優秀的人,真的讓人興奮,他們熱愛學習,開始自我認識,看到自己的信念,為自己做很多工作給自己很多很多愛。通過他們我知道了樊登讀書會、孫瑞雪老師的愛和自由學習群等等等。
每天最愉快的事就是學習這些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邊學邊記筆記。
認識自己的路上,真的值得走。
03?
綜上,是這兩年對我影響比較大的事,而且好像一環扣一環。沒有微商我就不會知道貓叔,沒有貓叔我就不會知道那些心理學,也不會知道碩博老師,然后就不會知道魚老師的寫作群。
越來越認識到寫作也是能力,我平時還是喜歡寫,但圈子小、見識少,寫的東西自己都不想看,完全就在自己的心情里繞圈子。我想加入寫作群,也是自己的一份經歷,會認識到誰,看到什么、學到什么都值得期待。
以前加入過另外的軟文學習群,那個完全是沖著學會了投稿能掙錢去的,沒學幾天老師有事就暫停了。我發現學習那種軟文廣告我太痛苦了,完全憋不出來。我只有寫自己感興趣的有感觸的才會想寫,才會寫得出來。沒有感觸的我就東拼西湊,為了完成而完成。完全為了應付。
我想當一件事,缺乏熱愛,完成的質量也不會很高。
我看到魚老師的基礎班要求每天400字的打卡,心里頓覺沒有壓力。
充滿期待這寫寫的日子。
謝謝大家
? ? 小米萬? ?2019.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