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上偶然點開了一個音樂類視頻:是徐佳瑩和一個十一歲的小女孩兒在唱《身騎白馬》。
歌手徐佳瑩,是去年參加《我是歌手》才認識的,一直到現在,都挺喜歡聽她的《不醉不歸》,副歌部分酣暢淋漓的唱法,真是來勁兒…
在微博里聽到她唱《身騎白馬》,立馬切換到網易云去下載,我聽歌有個不好的習慣,一遍又一遍地聽,喜歡單曲,要不就是隨機,近來這段時間總是單曲循環一首歌,小伙伴調侃的說我總是要讓她們聽一首歌聽到厭倦。。。。。
我喜歡《身騎白馬》里面那段像少數民族語言的那一段,特別喜愛。
打開網易云音樂的評論,才知道那不是少數民族特有的語言,是閩南語,閩南語中的歌仔戲,歌仔(zǎi)戲又名薌劇,發源地在閩南漳州。后傳播至廈門臺灣等地。歌曲中的非國語片段是閩南語,不是粵語,出自歌仔戲著名劇目《薛平貴與王寶釧》。情節為唐宰相王允之女王寶釧不顧父母之言,下嫁貧民薛平貴。薛為考取功名出走,王苦守寒窯十八載。待薛功成名就時,王僅與薛度過十八日幸福生活便死去。
不知道評論的真實性,但是看了評論,就更加喜歡那段閩南語了,王寶釧,一傲嬌的烈性女子,為愛堅守十八年,我看過一段野史,與戲劇里的劇情相差甚大:說是歷史上的王寶釧最后并沒有等到他的情郎,等到的卻是他再娶的信息和他的不待見,看到這兒的時候,我不禁臆想戲劇中王寶釧與薛平貴那十八天幸福日子,其實是王寶釧留在世上的最后十八天,用十八天去消化十八年的愛和等待,烈性女子,她可以苦等,她甘愿苦等,但怎么輕易接受變故?烈性女子,怎容自己的不振作?索性,抑郁而終,十八天。
野史的真假,我都無從去分辨,但劇,總歸是美好的,人們追求美好的愿望一點兒都沒有削弱,如歌詞所唱:身騎白馬 走三關 一心只想 王寶釧。
《身騎白馬》
演唱:徐佳瑩
我愛誰 跨不過 從來也不覺得錯
自以為 抓著痛 就能往回憶里躲
偏執相信著 受詛咒的水晶球
阻擋可能心動的理由
而你卻 靠近了 逼我們視線交錯
原地不動 或向前走 突然在意這分鐘
眼前荒沙彌漫了等候 耳邊傳來孱弱的呼救
追趕要我愛的不保留
我身騎白馬 走三關
我改換素衣 回中原
放下西涼 沒人管
我一心只想 王寶釧
而你卻 靠近了 逼我們視線交錯
原地不動 或向前走 突然在意這分鐘
眼前荒沙彌漫了等候 耳邊傳來孱弱的呼救
追趕要我愛的不保留
我身騎白馬 走三關
我改換素衣 回中原
放下西涼 沒人管
我一心只想 王寶釧
滿身傷痕累累 也來不及痛
那是指引我走向你的清楚感受
不管危不危險 都要放下一切跟你走
只要一起承擔 只要你不放手
我身騎白馬 走三關
我改換素衣 回中原
放下西涼 沒人管
我一心只想 王寶釧
嘿~
我改換素衣 回中原
放下西涼 沒人管
我一心只想 王寶釧